公益中国网讯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1268万人。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其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老年人在生活保障、养老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渴望得到更多关心帮助以及具体有效的保障措施。
应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所需,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日前专门起草“尚善暖心计特家庭养老调查问卷”,旨在收集、了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与实际需求。截至2023年1月14日,共收到全国145个地市的2086份问卷,其中68.26%的受调者为60岁以上老年人,77.33%已退休受调者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养老金,已入住养老机构的受调者仅占0.34%。
独生子女一旦离世,其父母年老后可能面临较多养老方面的困难。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养老规划缺失、保险保障不足、监护方式尚未确定是参与本次调研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40%的受调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对自己的养老无明确规划,68.31%的受调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并不了解相关养老政策。
与此同时,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存在的困境决定了其需求的特殊性。“为计特家庭设立专项医疗救助项目、建立计特家庭补助金动态调整制度、设立专门服务计特家庭的养老院机构或特设区域”在调查中排名前三,占比均高于70%。
这些年来,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毛爱珍发现,在真诚接纳、陪伴支持、引导重建的过程中,计生特殊家庭老人正努力走出困境。然而,由于赡养人缺失,养老、医疗等问题依然让这一群体普遍感到焦虑。
《中国失独家庭调查》一书作者韩生学调查,国内专业的失独养老机构并不多见:广州一家养老院设置了“失独养老专区”,北京一家福利院改造成了“失独养老院”。相比问卷调查中80.3%的受调者倾向于选择“计生特殊家庭集中入住的养老机构”,目前的床位总数明显杯水车薪。
2019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吉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郭乃硕在提交的《关于加大失独老人救助力度的建议》中提出,帮扶失独家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扶助、医疗救助、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多个领域,亟需发挥各方面的合力,完善失独老人的救助机制,特别是加大经济方面的救助力度。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台盟中央递交《关于进一步解决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建议》,提出构建失独家庭多元化养老模式,成立针对失独家庭的专项帮扶基金,加强心理救助,为失独老人的生活提供更多服务保障。
对于面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更加行之有效的养老模式,毛爱珍同样抱有期待。在她看来,完善监护人制度、动态调整扶助金标准、优先接纳失独老人互助式入住养老机构等,是回应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养老需求的主要方向。
(责任编辑: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