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企业责任
1379个村子每村一个童伴站点,阿里公益五年帮助75万乡村儿童
2022-09-29    来源:公益中国网
       公益中国网讯 戚鹅今年35岁,家住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是三个孩子的妈妈,2016年底,她加入乡村儿童服务公益项目“童伴计划”,成为一名乡村儿童服务准社工,如今,她是热水田社区235个儿童的童伴妈妈,这些孩子中,有38个留守儿童,7个困境儿童,1个残疾儿童。

       2019年底,罗应凤25岁,辞职回家备考过程中,她成了贵州省惠水县新民社区童伴社工,从此成为1500个孩子的“罗姐姐”。她所在的社区是一个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们从西南地区石漠化非常严重的麻山、瑶山和月亮山“三山”迁来,新村里孩子很多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
 
 
罗应凤在家访

       “童伴妈妈”计划由是由阿里公益和原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一项针对乡村儿童服务的公益项目,由阿里“公益宝贝计划”筹资定向支持,机构在项目地招募培训一线社工,采取“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为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开展关爱服务活动。 



江西安远童伴之家的社工和孩子们

       童伴妈妈的另一个说法,是乡村儿童守护专员。 

       这些童伴社工们经机构选拔、专业培训之后,日常主要工作分为几类,首先要给所在社区0-18岁的孩子们入户建档,她们需要逐一上门,摸清情况,按照真实信息如家庭情况、经济收入、学习和身心健康等登入相应的表格,并按照严格的标准,将被服务的孩子们被分为一般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针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工作方案和跟踪服务。

       在完成全村儿童建档的基础上,童伴社工们还需要定期家访、申报特殊情况、为部分孩子申请儿童福利津贴和其他专项帮助。

       此外她们需要布置好村里的“童伴之家”,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玩耍、有心理归属感的场所,并以各种主题活动和日常陪伴,解决孩子们的陪护和身心健康问题。

       在9月29日的乡村儿童发展论坛上,阿里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说:“做为一线社工,童伴妈妈的作用贯穿在乡村儿童福利保障到心理关怀的方方面面。”



9月29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在乡村儿童发展论坛演讲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主办、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的 “2022乡村儿童发展论坛”,目的是讨论在乡村儿童服务领域,如何做好人才的发展和长期建设,进而把类似童伴妈妈这样扎实解决儿童问题的方案和方法,在更多的省份,更多的领域落实和实施。让乡村儿童也能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同步于时代发展速度。

       “要让人才留在乡村,不管是儿童服务领域还是其他领域,首先还是要解决乡村发展环境,让他们能够找到有价值的工作,并有充满希望的自我发展可能性”。孙利军说。

       罗应凤已做为童伴妈妈工作了三年,幼年有过被弃养的经历,她有一个愿望,将来结婚之后她一定要领养一个孩子,并让孩子感受到完全的爱。戚鹅已经是六年工龄的资深社工了,她自己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如今她在家乡找到了一份既可以陪伴自己的三个孩子,又能帮助更多孩子的工作。

       孙利军在论坛上公布了童伴计划截止2021年底的五年成绩:在爱心商家公益宝贝支持下,阿里公益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合作打造的童伴妈妈计划,自2017年实施以来,已覆盖四川、贵州、江西、云南、湖北、安徽、陕西、山西、河北、河南10省1379村,惠及近75万名儿童。

       自去年起,童伴计划已成为天猫母婴亲子行业“中国妈妈公益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此外在更多的乡村儿童议题上,阿里公益在探索更多可能性。湖畔魔豆基金会针对0-3岁乡村儿童低龄照护的项目“养育未来”,自2017年以来,已在陕西宁陕和清涧、江西寻乌、贵州紫云、广西环江这5个县域落地,共建设39个养育中心,培养了190多名养育师,累计服务0-3岁儿童近9000名、家长近14000人。

       阿里公益还将在儿童发展领域带动更多品牌和用户参与,并利用好阿里乡村振兴特派员模式在基层县域的优势,和专业的公益机构伙伴、社会力量一起,在政府儿童工作基础上,聚焦和创新更多乡村儿童服务和发展方案,用技能能力和平台力量解决更多问题。

(责任编辑:徐小刚)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