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2022年度首份老年听障社会问题调研报告显示:老年听障患者助听器佩戴率仅5%-10%
2022-09-25    来源:公益中国网
       公益中国网讯 “什么是听力障碍?以及,衰老是否一定伴随着听障? 大部分人认为“听不清”是伴随人老的“小毛病”,“听不见”才是“大问题”;实际上,“听不清”和“听不见”都是老年听障的体现。另外,听力障碍与高血压、关节炎一起,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三大老年疾病,严重影响老年生活质量。”这一结论摘自腾讯天籁行动2022年度发布会上发布的国内首份老年听障社会问题调研报告《敢问天籁|关于老年听力健康的十个问题》(简称“报告”)。

       报告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作为指导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腾讯研究院、腾讯银发科技实验室、腾讯会议天籁实验室、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等多个团队的研究人员,经过几十次实地调研走访、采访数十位业内专家,以科技人文视角出发,通过“十问十答”形式,从人群现状、行业政策、技术赋能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较为整体地呈现了中国老年听障群体现状、社会问题及解题思路。
 

 
(图:《敢问天籁|关于老年听力健康的十个问题》发布仪式)

       报告指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75岁以上老年人中这一数字上升到约1/2。然而,目前助听器的使用率在中国只有5%~10%。病情进展慢、自我重视不够、依赖家人支持且不愿接受助听器的使用,是我国听障老人的共性。在绝大部分人的意识中,更是将老年人的“听不见”与“听不清”当做自然且正常的事。

       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和城市生活节奏加速,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更有可能选择性忽略老人的需求。有研究表明,交流障碍会导致老年人长期情绪低落,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孤独感,甚至改变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形成老年性抑郁症。长期缺少对外沟通,将导致老年人脑功能退化,增加认知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

       报告还记录了几位听障老人的真实故事。退伍老兵唐臣爷爷自1970年退伍后,被部队调到韶关,此后三十年间,都在一家铝厂的水泵房工作,24小时不间断发电的嗡嗡声,导致他的听力受到了严重损伤。即便如此,他与世界沟通的愿望也从未停歇。闲时,他就靠着指法记忆自学弹琴,琴声成了他与外界沟通的独特方式。在接受天籁行动团队的采访时,老人弹起了《流浪歌》,他说:“我弹这首歌吧,无声的生活真的太无趣了。”



(图:退伍老兵唐臣爷爷靠着指法记忆弹奏三弦琴)

       住在韶关市新龙村的刘日香奶奶受听障问题影响,经常“独坐一隅”,脸上也缺少了笑容,甚至没有太多的表情,脾气也变差了许多。



(图: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新龙村听障老人刘日香奶奶)

       实际上,上述两位听障老人的例子已非常普遍,目前我国已有1.2亿老人正在逐渐失去听力,为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报告指出,我国早在2006年就开始针对老年听障这一群体出台了各类政策措施,从预防、康复等方面完善相关顶层设计,并在近年来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优质企业引育、产学研协同创新、老年人听力健康筛查等行动,然而在认知和产业发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报告指出,相比于视力障碍和口腔健康问题,个人、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听力障碍的关注与重视都明显不足。如何预防、检测、辅助治疗、康复等相关知识的科普宣教,成为解决老年人听障问题的关键。

       在听力障碍的认知上,我国仅有5%~10%的中、重度听障老人使用助听器,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30%水平。报告分析指出,一方面,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知道有助听器的存在,并认为“耳背”不需要治疗;另一方面,助听器价格贵、效果达不到预期、使用麻烦和外观不佳都会使老年人不愿使用助听器。

       同时,我国助听器验配师存在较大缺口,许多听障老人较难得到专业的验配服务,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不合适的助听器戴上后会产生“啸叫”,大大降低使用率。为解决这一难题,腾讯会议天籁实验室推出完全自研的助听器核心算法解决方案,大幅度提升复杂场景下语音清晰度和可懂度超过85%,让千元级的国产助听器,也能媲美万元进口助听器的性能,让听障人士在“听得见”的基础上“听得清、听得真”。

       目前,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对改善老年助听器音质、验配流程等起到关键作用。但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助听器上的应用还处在技术适应和改造阶段,其标准化需要进一步通过更具体的方法、体系和流程实现。比如,如何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助听器降噪中的功能、降噪程度和在某些场景下使用的效果等。同时,技术需要与“人”的深度融合才能成为重启老人听力世界的钥匙,因此也需要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以及基层医疗健康系统的有效衔接,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地区。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下,针对老年人听力障碍这一社会问题,以及老龄化事业未来发展方向,报告也给出了建议:社会支持、学科建设、国际经验借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公益和商业化的齐头并进,才能共同推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保障并提升听障老人群体的整体福利。

       在发布会现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申琦对报告进行解读。她表示,数字科技有望推动学科从基础理论到听力服务的全方位发展,这也是未来的创新亮点和难点所在。这意味着在提升老人听力健康水平上,需要从实际国情出发,继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听力无障碍环境建设落实本土,引起国内各界社会面人士的重视。同时,以腾讯天籁行动为范本,未来期待更多科技企业能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助力。



(图: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申琦)

       作为腾讯技术公益的一次创新尝试和标杆,腾讯天籁行动自2020年国际聋人日启动以来,就在面向听障人群社会责任领域的开发者、厂商及合作伙伴免费开放腾讯天籁音频AI技术,助力公众提升爱耳护耳意识,改善听障人群的生活处境。

       今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上,天籁行动聚焦老年听障群体帮扶设立了“天籁银发关爱基金”,致力于推动全社会对老年人听力障碍问题的关注,开展老年人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的科普,开展听力障碍等相关老年性疾病的筛查和预防,为困难听障老人提供听力辅助设备。同年4月,在韶关民政部门支持下,腾讯“天籁银发关爱基金”试点落地广东韶关,开展包括老年人听力障碍预防、康复知识科普、听力筛查等工作,通过技术公益帮助听障老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

       未来,天籁行动将继续以技术公益为基点,持续开放AI技术,惠及更多厂商和合作伙伴,并聚合社会各界资源,积极为听障人士融入数字社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将科技向善的温度融入每一个未来可持续发展社会价值的路径中。

(责任编辑:徐小刚)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