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2022-07-05    来源:山西日报

       乡村振兴的深度推进,内蕴各种产业的赋能助力、内生的动力集聚、潜在的效能提升,而这种效果的聚拢呈现,文化产业不可或缺。

       文化资源厚植乡村特色,打造独具内涵的舒适体验场所。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注重挖掘乡村丰厚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的保护传承、红色资源的挖掘阐发、村规民约的丰富发展、人文资源嵌入耦合的自然资源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资源,分类要有条理并进行有区别的传承保护。注重挖掘乡村中不同特色,有针对性地分类施策对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形成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衍生的饮食文化、餐饮文化和茶文化,并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市场机遇、力求产业兴旺的新路。注重挖掘乡村中具有历史底蕴、流传广泛的民间音乐、手工艺品、服饰装饰、节庆习俗和风俗习惯等独具资源禀赋的文化资源,对接文旅融合、品牌打造、产业需求,提升内涵品质,形成生态环境美丽、生活富足、人民获得感明显提升的美好图景。注重挖掘乡村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巧妙契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风貌相契合。文化产业一方面要感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重视乡村文明新风尚,推动具有更多文化艺术元素融入乡村规划建设,在保留原有特色风貌下,制定乡村建设标准、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高人民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也可留得住乡村、记得住文化、守得住传承。

       非遗传承珍视乡土情怀,营造活态形式的保护传承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在传承人的代代坚守下,形成一条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在乡村形成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承载历史演进、依附亲情纽带、传达乡土情怀的应有使命。力求非遗能有更好的传承,应有以下举措:首先,对非遗传承人的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其次,通过文旅融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服务于乡村振兴。根据非遗传承保护实际,结合非遗现有场所,支持并推进诸如非遗工作间、非遗体验中心等场所,针对旅游发展状况和游客兴趣点,打造一批具有历史底蕴和娱乐观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从而更好领悟非遗精髓,更好继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形成非遗传承长效机制。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成长空间打造,吸引更多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各类艺术人才、产业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共同构成对于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同时,制定适合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引领塑造新型业态,激发各项动能的联动示范效应。乡村振兴内蕴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使乡村文化产业兴盛,自然需要有创新这一重要的助推动能。一方面,需要将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在保护传承中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乡村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需要培育更多乡村发展新动能,从而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具体来看,首先,需要各项动能的协调联动,推动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社会组织的全方位持续推动,促进乡村产业的优化升级。其次,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范畴,内有音乐、美术、影视、设计、出版等等具体的形式,将文化产业中的资源禀赋,以人才、科技为支撑,强有力地助推乡村产业的发展,并且文化产业与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最后,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始终以农民为主体,多方参与,用智力、资金、志气久久为功、接续推进。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找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与努力方向,在产业引领下,走出一条生态保护、提升效率质量、更可持续的乡村科学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子规)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