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现身光明网、B站,和高考考生聊“令人心动的大学”
2022-07-01    来源:公益中国网
       公益中国网讯 6月30日,由科普中国、光明网、哔哩哔哩、未来科学大奖联合举办的《令人心动的大学——院士说专业》系列直播活动落下帷幕。活动自6月21日起连播10天,10位来自天文、地质、医学、物理、食品、化学、农业等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等多个领域的科学家院士现身直播间,向广大高考考生与青年学子介绍相关专业的阶段性学习方向与就业趋势,分享科学家们的高考故事和求学、科研经历,为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指点迷津,同时也为青年学子们打开一扇走进科学的大门,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



       系列活动中,冯小明院士、彭实戈院士、张杰院士、张启发院士4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有机分子合成、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快点火激光聚变和高能量密度物理、水稻基因组研究等细分科学领域的发展,并向青年学子分享他们的科研历程与人生思考。活动由光明网记者主持,光明网、科普中国、B站、未来论坛进行直播。

       冯小明: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基础学科 产业发展成熟,就业前景广阔

       2018年,冯小明教授与马大为教授、周其林教授共同荣获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表彰他们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

       在本次“化学是生活的催化剂”直播活动中,冯小明院士与B站UP主方人也,以及冯小明院士母校四川省武胜中学的学生们展开交流。



       回忆自己进入化学领域的初衷,他直言是为了给国家争一口气。“1993年,当时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科研水平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为了能够与国际化学同行平等对话,我想我应该做出具有自己标签的原创性、系统性的科研工作,到了2000年左右,这个目标就达成了。同时我也希望在世界科学发展中做出中国人的贡献,给国家争一口气!”

       当被问到网络上“化学劝退”的观点,冯小明院士指出,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基础学科,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化学。同时,化学学科细分专业方向十分宽广,与之相关的产业多是国家支柱产业,发展也很成熟,未来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同时,他也表示,目前全球都在谋求在基础学科进行突破,尤其是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只有发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产生原创性的技术,我国科技发展才能更为顺畅。

       此外,冯小明院士也寄语青少年,希望更多青年朋友热爱、学习、从事科学相关工作。“从事化学这一中心的、实用的基础学科,为人类的美好生活创造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欢迎同学们进入化学领域,助力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

       彭实戈:“提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技巧 是探索未知的动力所在

       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授予彭实戈教授,以表彰他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中的开创性贡献。

       在“发现数学之美”直播活动中,彭实戈院士与B站UP主所长林超展开交流。



       活动中,彭实戈院士忆起年少时对于数学的“偏爱”。“在下乡插队期间,我就自学数学,这套《高等数学教程》一共有6册,都是在书店花几毛钱买到的,是前苏联科学家斯米尔诺夫的著名教材。白天我们下地干活、挣工分,晚上我就用自己自制的煤油灯,借着微光看书,这段经历还是非常难忘的。”



       不论是进入山东大学物理系,还是后来做供销社工作,彭实戈从未放下对数学的热爱。在图书馆读到《热力学》时的突发奇想,促使他探索数学界未被人涉及的崭新领域,凭借这篇《双曲复变函数》的论文,31岁的彭实戈终于正式进入“数学圈”。在随后几十年中,彭实戈先后创立了世界著名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彭最大值原理”、“彭一般原理”、“巴赫杜(pardoux)-彭方程”等。1993年,他的敏锐发现和建议更避免了我国在衍生金融交易方面的重大损失。

       面对“研究数学是否枯燥”、“数学很难怎么办”等问题,彭实戈院士多次强调了“提问题”的重要性。“被考试框住思路,会让年轻人忽视了提问题的重要性,提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学习技巧,可以很好地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因为是你自己问出来的问题,你就有动力去探索背后的一系列知识。”他说道。

       张杰:物理探索永无止境 青年学子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张杰教授于2021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以表彰他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高能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

       在此次“学习物理学发现更大世界”直播活动中,张杰院士与B站UP主理发师肖邦展开交流。



       回忆起自己的高考经历,张杰院士谈到,自己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是史上最特殊的一届高考考生。“其实我报考了化学和中文这两个专业,因为我感觉自己化学学的最好,高考化学差一分满分,自己也非常喜欢文学,我也曾经想象过将来成为记者或者文学家。1977年考大学,我被录取到物理系,其实是个机缘巧合,但正是有了这次录取才有我今天在物理领域的发展。”

       在他看来,从沧海一粟,到微观粒子,物理学家的使命是为人类解决物理问题,探索自然界最不可思议的未知并为解决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提供科学答案。而探索未知,激发出自己的无限潜力,也是张杰院士推荐青年学子选择物理学专业的原因。

       张杰院士也建议,进入大学校园之后,青年学子要有意识的培养科学思维,尤其是培养课外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你看不到问题,科学研究就无从谈起,因为你对世界没有好奇,这对于与万物相关的物理专业学习来讲是不可取的。”张杰院士分享,很早以前他在煮牛奶时,经常会好奇为什么牛奶沸腾会“噗”出来,后来他试图使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如果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无法用现有物理学知识来解释,那么或许你的发现将为物理学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而且,用探究的心态对待日常生活也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不尽的快乐。

       张启发:人生要有所建树 青年学子当强壮“志”商,激励“勤”商

       2018年,张启发教授与李家洋教授、袁隆平教授共同荣获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以表彰他们通过水稻基因组学及杂种优势和杂种不育性分子机制的研究提高水稻产量的重大贡献。

       在“了解植物遗传学的秘密”直播活动中,张启发院士与B站UP主佳佳_LotusDream,以及张启发院士母校湖北省荆州中学的学子们展开交流。



       在他看来,当年“学农”是人生中的偶然,而一旦选择了一个领域,就要追求有所建树。“我们已经可以吃饱肚子了,接下来我们要提出新的问题,找到新的奋斗目标”。23年前,李振声、张启发等一批科学家共同提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第二次绿色革命”。随后,张启发教授致力于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作物改良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开发和推动了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和产业化,为中国水稻育种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被问到如何做到30年如一日的坚持科学研究,他提到,扎根科学研究有很多乐趣,在研究水稻杂交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基因间的奇特现象。“我们观察到有的品种杂交会产生不育的性状,是由于基因间的互相绞杀,一些基因甚至配合其他基因来杀死自己,探索过程就像警察破案一下,非常有趣。”正是凭借着实验中的蛛丝马迹不断地讨论、实验,再讨论、再实验,科学研究才能做真学问。

       同时,张启发院士也寄语同学们要“强壮‘志’商,激励‘勤’商”。他提醒青年学子,“年轻”是十分宝贵的资源,青年人要把握大好光阴,尽早确定人生目标与理想,在追求人生建树的道路上勤思好学。不仅要在大学4年期间,打好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根据自己的志向积极自学。他回忆起过往的求学之路,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都是他根据自己的求学需要自发学习,同时对于科研有帮助的文献和书籍也要多看多读。他提到,学无止境,青年人要有自学意识,不断扩大认知范围,提升认知水平。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旨在奖励在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促进科学事业发展,以创新的科学精神影响中国、影响世界、影响下一代,用科学点燃青春,唤起全社会对科学的热爱和关注。

(责任编辑:徐小刚)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