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网讯 数字公益极大降低了公益参与门槛,让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更加普及。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蚂蚁集团研究院、支付宝公益平台联合发布的《中国数字公益参与者行为洞察研究2022年度报告》显示,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捐款、捐步、捐能量等形式参与数字公益,人均单笔捐助金额2.2元,数字公益让一角一分都可以成为爱心。
据介绍,上述报告基于上万名支付宝普通用户的随机调研样本统计结果发布,旨在观察社会公众数字公益参与情况。这也是国内首份针对数字公益参与者行为的研究报告。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徐菁在报告分享时表示,这份报告全新定义了公众的公益参与行为,将其分为在线助捐、线上捐赠、志愿服务、线下捐赠4种形式,其中在线助捐和线上捐赠是数字公益参与的主要形式。报告定义的在线助捐行为是指用户通过线上化工具以点赞、转发、捐能量、捐步、捐积分等行为,帮助“募捐信息、求助信息或捐赠信息”扩大传播面、影响力,进而触及、吸引、鼓励捐赠人进行财物捐赠的行为。线上捐赠是指通过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或慈善组织官方网站进行慈善捐赠的行为。
图表1:公益参与行为四种类型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96%的受访支付宝用户参加过以上某一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其中线上捐赠用户数已接近线下捐赠的两倍。
报告指出,在线助捐和线上捐赠是数字公益参与的主要形式。在支付宝平台上,在线助捐类中,蚂蚁森林最为普及,92%的行为公益参与者在过去一年通过蚂蚁森林参与公益;其次为捐步,为82%;第三为蚂蚁庄园捐鸡蛋,为74%。越来越多的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创造社会价值。
此外报告还观察到,超80%的受访者认同“勿以善小而不为,随手公益”等积极向善的价值观念,公益理念与公益行为紧密相关,“人人随手做公益”从生活方式普及为日常习惯。
综合报告多项数据可看出,数字化对公益慈善行业带来极大的拥抱和改变。
蚂蚁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表示,借助数字技术和平台之力,极大降低了公益参与的门槛,“在支付宝公益平台,平均每个人的单笔捐助金额是2.2元,人均捐助额其实并不高,但是2021年度通过支付宝公益平台捐款的网友达5.98亿人次。数字技术让一角一分都可以成为爱心,让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公益。”
除了参与门槛降低,数字技术也使得公益形式越来越多元化、趣味化,比如公众参与度较高的捐步、捐积分、捐爱心、捐能量等多种形式。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院长程刚认为,“支付宝公益平台及其他互联网公益平台的不断创新迭代,给年轻的用户以及公益行业从业者带来了很多新鲜感,让人们的善念更多转化为善行。”
在行业人士看来,数字技术带给公益行业另一个重大影响是,提升了行业透明度,尤其是互联网公益平台引入区块链技术,使得项目每一步都被及时记录,大大提升公众的信任度。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人们普遍较为信任支付宝公益平台等线上平台,以及公益平台合作的公益组织。
图表2:选择公益平台的原因
不过,公益数字化并不是简单地把线下活动或项目搬到线上,其对公益机构乃至整个行业的认知体系、知识体系、人才体系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会不少专家表示,数字化不是公益行业独创,而是整个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任何行业也不能避免。
因此,对众多互联网公益平台而言,其作为连接慈善组织和社会公众的纽带,如何与各方一道打造有序开放的平台生态,让产品和服务持续贡献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持续推动公益行业更健康、透明发展,也成为一道必答题。
据了解,支付宝公益平台已发起成立“支付宝公益平台共建委员会”,与生态伙伴持续进行平台规则和产品共创。除了平台共建,依托蚂蚁集团研究院的开放研究平台,支付宝公益平台还将与蚂蚁研究院一起汇集学界业界力量,丰富慈善公益理论基础,共创行业发展共识。
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徐永光谈道,数字公益的发展,为破解行业面临的信任痛点以及如何引导更多公众参与提供了参考,也有助于推动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转型。“例如,利用蚂蚁集团研究院的开放研究平台,能够解决大数据面前隐私保护和公益参与者数据共享的难题,也可以给其他互联网数字公益平台及公益机构提供参考借鉴。”
(责任编辑: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