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如何从“质”上下功夫
2022-03-03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于金融服务保障方面的表述与前两年存在一些不同,从内容上来看,除了注重“量”的描述,更突出了对“质”的要求。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保持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表述是,“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稳妥化解风险”。再如,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对农业信贷担保放大倍数的量化考核,提高农业信贷担保规模”,今年则提出,“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与此同时,今年还特别强调,“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统计制度,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

  事实上,针对“三农”的金融服务的“量”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2020年末高0.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57万亿元,同比多增6343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3.47万亿元,同比增长14%;农业贷款余额4.57万亿元,同比增长7.1%。

  当前,从“量”到“质”的侧重说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更加精准,更加高效、更加扎实可持续。

  从精准的角度来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实施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这是从政策倾斜的维度来突出精准性,与此同时,涉农金融机构总体的金融供给在乡村是比较充分的,但实际情况是,“量”的充分并不完全代表精准的匹配,例如,在构建新型农业产业生态过程中,金融如何在补链强链中更好发挥作用,要秉承“补短板、填空白”的原则,针对很难获得贷款的“三农”和小微主体发放信用贷款。再如,农业生产经营周期有其特点,农业经营主体在信贷需求方面往往体现为“短小频急”,因此,如何让贷款审批更有效率,让信贷资金能够“赶上趟”,从而减少信贷资金在农业生产时序周期上的错配。

  从市场的实践来看,智能化数字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实现更精准高效的涉农金融服务助力。例如,传统的种植养殖业要想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当卫星遥感、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运用在这些领域后,相关经营主体获得信贷资金的机会就会大大提升。再如,一些农信机构为了能够让信贷资金投放更精准、更足额,为“三农”和小微主体建立更全面的信贷“评分体系”,例如,在浙江部分地区,当地农信机构联合村两委,为农户评级授信打分指标中,将绿色行为、诚实守信、家庭和睦等“软信息”也列入评价体系之中,以此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让信贷资金更顺畅、更足额地到达农户手中,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从农信社改革的角度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和“稳妥化解风险”,并未再强调“机构数量的稳定性”,这也说明,农信社改革未来的方向更要注重“质”的优化,而非“量”的守恒。基于近期省联社改革的一些情况来看,农信机构的确正在走区域重构的路线,而且,这种结构性优化与城乡融合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求紧密关联。

  “提质”会带来“增效”,而这个“增效”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为对“三农”及小微服务的“增效”;另一方面,是涉农金融服务主体自身的“增效”。以农业银行的惠农e贷为例,这是一款线下调查,线上放款的产品,2021年,该产品在全国普遍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记者在多个省份采访中发现,虽然农业银行在地市级分行及县级支行的人员数量一般都比当地农信机构人员数量少很多,但在惠农e贷的持续发力下,各地农行的涉农业务增长迅速,不良贷款率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是一项中长期的工作,需要扎实推进,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不仅要在“质”上不断优化,还要创设良好的县域金融发展环境,这同样需要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协同推进,在政策制定与落实过程中,注重投入产出分析与评估,同时,不盲目贪大求快,稳步推进,让金融服务的质量更高、效果更长远。

(责任编辑:子规)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