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12万人因为“心情不好”进入同一个在线文档,写下超过5000条吐槽,试图用这种互联网方式互相安慰,这是继今年河南水灾触发的应急“救命文档”之后,在线文档又一次被发掘成为“心理互助”工具。
这个由腾讯公益发起的公益心理互助活动,将网络树洞、社区互助、信息共享放在一个在线文档中,十几万网友的“创作”形成了巨大的情绪信息,再一次将全民精神健康议题摆在大家面前。
18~34岁青年人成最焦虑群体 心理健康亟需重视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国人的重视。2020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披露,18岁至34岁青年已成为成人中最焦虑的群体。
报告同时发现,月收入水平中等与较高人群之间并未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主任陈祉妍表示:“这显示收入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并非线性关系,过低收入不利于心理健康;但在中等收入以上人群,收入的升高并没有使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改善。”由此表明,心理健康并不完全依赖于收入的提升,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我们同样需要关注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作为英文单词emotion的缩写,“emo”一词火遍全网,正是如今多数现代人生活与工作状态的写照——在社会节奏加速的当下,青年人一方面亟需找到情绪的正确疏导方式,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
“临时哭泣点”,正是对这类社会痛点的一次创新性尝试。
网络表格设立“临时哭泣点”,12万网友线上心理互助
这个文档,允许所有人浏览、编辑,陌生人在这里诉说着悲伤和烦恼,也可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疗愈自己。
打开“临时哭泣点”首页,网友可以在「今天有什么好哭的」栏目写下自己的烦恼,也可以在「如果你有话对Ta说」栏目留下对“楼主”的安慰。而在第二页,临时哭泣点鼓励人们通过助人积攒正能量,网友可以通过支持「儿童心理健康行动」、「走出迷茫启慧职场」、「抑路前行2021」等在腾讯公益平台发起的公益项目,帮助拥有相似经历的求助者,也可以分享私藏的心理健康相关公众号、书籍、影视作品,丰富彼此的心理健康知识。第三页目前显示正在筹建中,发起方表示,希望有专业资质的机构能够为网友提供心理帮扶,已有不少相关机构表示愿意提供公益咨询服务。
“临时哭泣点”,如同实时进行的心理疗愈互助现场,编辑者、参与者、旁观者都在浏览、参与文档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疗愈。有网友评价:“原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很丧的地方,带着满满的情绪进来,看了几行后,发现自己的烦恼根本不算事了。”
今年河南水灾救援中,网友们首次发现在线文档可作为应急使用,一个小小的文档,为信息流转及共享搭建了快速通道。而“临时哭泣点”12万网友在线互助现场,则见证着在线协同工具已被自发应用于更广泛的社会场景中,激发出善意和正能量。
从生命救援,到心理援助,以腾讯文档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在公益领域的创新应用,充分展现科技向善的潜力,以及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实践方向。
腾讯基金会秘书长葛燄表示,技术+公益的运用方兴未艾,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腾讯公益将持续与公益组织、爱心人士一道,共同参与、推动技术和公益的融合以及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苏荔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