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它与春节、清明、端午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由三个月组合而成——仲秋、孟秋、季秋,中秋是在仲秋月的十五日,为“仲中之中”,故名中秋。中秋之夜,皓月丽天,澄如玉宇,家家户户在庭院里边赏月边吃月饼,团座畅叙、温馨和谐、亲情无限、其乐融融。作为极具历史根基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我国的整体社会功能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现代社会中凸显出诸多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演变,中秋节俗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服务与社会调节功能,在当代的社会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由月亮崇拜到中秋佳节
中秋节源于古老的月亮崇拜。随着秦汉时期赏月活动和月亮神话的融入,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节俗庆祝活动日益丰富。及至唐宋时期,中秋节作为重要的节庆逐步确立。在唐宋变革的历史进程中,面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变乱,于民众而言,对团圆、和谐、美满的情感诉求愈显强烈,中秋节所蕴含的团圆美满的人文因子因而逐渐凸显。明清之际,中秋节庆进一步发展壮大,并最终演化为我国的传统四大节日之一。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耕立国,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历代帝王都将观相授时作为富国兴邦的重要举措。《尚书虞书尧典》有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尧帝任命专职人员观察、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进而制定出专门的历法指导农事生产。久而久之,逐渐形成对于日月星辰的崇拜。“悬象著名,莫大乎日月”,古人对于日月的崇拜尤为突出,以致“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惢,号曰祭月”。由以上文献记载可见,先秦时期我国已经具有崇拜月亮、并有在秋季祭祀月亮的国家祀典。秦汉魏晋时期,祭月仪式一直隶属于皇家祀典,民间祭月拜月的习俗并没有流行起来,不过与月亮崇拜有关的神话传说却日益丰富。比如,晋代傅咸《拟天问》载:“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唐宋时期,随着基础天文知识的拓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与月亮相关的神话故事逐渐流行开来,中秋节庆逐步确定。相传,唐玄宗在中秋之夜畅游月宫,忽听宫内仙乐阵阵,《紫云曲》清音悠扬,返回人间后即命人赶制《霓裳羽衣曲》。文人墨客于此月圆之夜,多有举头望月,妙笔抒怀的雅兴,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名篇,成为华夏儿女世代传唱的精神之歌。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北宋年间,社会逐渐安定繁盛,中秋节俗逐渐演变为世俗欢愉的节日。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明月”“在人间”“把酒”等中秋节俗具象的描写,将作者胸怀“天地人”的宽阔情怀尽情舒展,也将诗人在中秋之夜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们可以从史诗的角度理解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中秋节庆的欢愉场景。及至南宋,面对国家山河破碎,南北分离的破败状态,百姓向往团圆、渴求团圆的心理更加浓烈,中秋节的团圆主题也在该历史时期得以凸显,中秋节的节期逐渐固定在了农历八月十五。人们看到天上“月圆”,往往想到了人间“团圆”,并进而联想到家庭的团圆幸福、国家的圆满昌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为极具家国情怀的诗词文化符号逐渐融入了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之中。
简析中秋节庆的社会功能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承载,集中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源远流长的节日民俗仪式往往承载了人们独有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归宿,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发展和社会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个民族整体文化系统中的独特子系统。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整个传统节日文化系统中又以团圆主题闪烁着独特的光辉。历经长久的历史积淀,中秋节庆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节庆文化符号象征系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的节日文化产品,并通过一定的文化仪式将中秋节所蕴含的伦理观念、思想情感、审美意识等直观地表现出来,中秋节的文化氛围和意义在文化符号系统、文化产品系统和文化仪式系统三位一体的综合作用中最终得以完美呈现,调节着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
在中秋节俗文化符号系统中,嫦娥、后羿、西王母、玉兔、蟾蜍、月宫、桂树等为民众熟知;文化产品系统中,包括月饼、兔爷、灯笼、水果等物质文化产品,也包括诗歌、舞蹈、赏月、旅游等精神文化产品;节日仪式系统中更有祭月、拜兔爷、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丰富事象。后羿与嫦娥的爱情传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期待;玉兔、桂树等文化符号寄托了人们对健康、美满生活的向往;月饼既可以使人们享受美食、享受甜蜜,也可以相互馈赠、联络感情;祭月则是农民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学子渴求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孩希望家庭团圆、和谐美满的重要仪式承载。
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流变,中秋节已经不再局限于汉民族节日的单一呈现模式,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彝族、傣族等都在过中秋节,中秋节已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节日。共同的节日,表明我国各族人民对于中秋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于中秋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内涵的认同,这种认同是构成共同民族记忆的重要基因,在汇聚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秋节俗的当代演化与文化自信
毋庸讳言,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下正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和挑战,传统节日文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衰微的态势。这种挑战,既有来自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后带来的文化挑战,也有新兴文化对于传统文化自然替代所带来的冲击。虽说面临诸多挑战,但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在当代社会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通过自身的多样态变革积极适应着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中秋节的生成、发展、成熟壮大的全过程根植于我国农耕社会的传统。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壮大,我国社会实现了由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传统节日文化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最重要经济根基。比如,现代人们坚信,农业的丰收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而绝非依仗传统的祭祀,祭月祈求五谷丰登当然没有必要。就节日文化情感感知而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多体会到的是竞争、效率、价值等可以“直接感知”的“现实观念”,对于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人际交往、社会调节、和合美满等“传统观念”则很难实现“常态化感知”,即便在节日假期这一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能够“短暂感知”,等特定节期时间节点过后这种“短暂感知”也很难“长久留存”。现代社会饮食结构的调整,使得人们的食品日益丰富多样可口,对于节日美食的期待较之传统社会已经显然弱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弱化了人们对于节日的期待。现代社会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的传统社会的节日娱乐调节功能。加之,西方文化以及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冷遇”。
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前提下,中国民众的文化觉醒意识也日益强烈,并在文化上表现出更多的自信,这为中秋文化的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国家层面而言,中秋节已经正式纳入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假日的增多既为民众提供了宝贵的亲朋团聚、休闲娱乐的时间,也为民众品味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提供了专门的“档期”。在社会层面,商品经济的发达也使得众多商家开始瞩目“假日经济”,商家在中秋节往往会打出各种团圆的噱头,推出多款以团圆为主题的文化产品,并采用打折促销等活动促进假日经济的活跃。时下,在我国的太空探索实践中,“天宫”“嫦娥”“玉兔”等与中秋节庆相关的文化符号已经为民众熟知,加深了百姓的中秋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进步,见月思乡,渴望团圆已经成为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重要的精神根脉,成为所有人内心难以割舍的乡愁。基于特殊的民众社会文化根基,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依旧发挥着服务民众生活、调节民众心理的重要作用,具有其他假日所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应该积极发掘中秋节庆的文化内涵,让传统节日活起来,建构起更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中秋节日文化,助力文化建设,服务百姓生活。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苏荔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