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保护成果
惠及民众生活
作为本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主席国和东道国,中国一直致力于世界遗产保护,大力推进世界遗产保护事业。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的基本原则写入宪法,颁布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330余件,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监测和研究工作体系;目前已建立自然保护地11800多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正在推进长城、大运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建设。
在此过程中,中国在遗产有效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包括将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生态产业发展特别是减贫事业紧密结合,使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培育“遗产+旅游”“遗产+传媒”“遗产+制造”等跨界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创新传播方式,努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推动交流互鉴
共同应对挑战
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复杂形势是参会代表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气候变化、人口过快增长、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来自武装冲突和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对遗产保护构成严峻挑战。中方表示,应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倡导理念共通、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遗产合作,传播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促进多样文明和谐共生。
发展中国家蕴含着丰富的遗产资源,但目前还有20多个国家没有一处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这其中绝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同时,濒危世界遗产也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中方强调,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落实《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国愿以实际行动承担国际责任,与教科文组织共同建立世界遗产教育平台,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支持在世界遗产领域落实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全球事项,为全球遗产保护事业特别是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遗产保护能力贡献力量。中方表示,将在未来5年提供100个奖学金名额,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小岛屿国家培养世界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从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线发表了致辞。她指出,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即将在2022年迎来50周年。本届大会提供了一次重新审视公约执行情况的机遇,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阿祖莱认为,评估过去50年来的发展过程,意味着梳理所有缔约国对超过1100处世界遗产在保护和利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此举非常清晰地表明了该公约的核心诉求,即通过国际社会共同携手努力,更好推进遗产保护事业。
阿祖莱强调,实现平衡又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名录目标,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非洲有深厚的文化历史传统与独特的自然风貌,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占全球人口的1/4,但是非洲目前只有96处世界遗产,还不到遗产名录总数量的9%。阿祖莱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2021年底前与会员国特别是非洲国家进行评估和协商,以便提出促进实现平衡的新解决途径。
达成广泛共识
通过《福州宣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此次“加长版”世界遗产大会将审议2020年和2021年两个年度的世界遗产项目。世界遗产委员会已开始审议上一届大会工作报告。除非洲优先、可持续发展与世界遗产进展、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影响等议题外,大会将持续讨论世界遗产保护状况并对《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现状进行审议。这些评估又与后续的申遗和建议列入濒危项目议程相互关联。
此外,世界遗产大会首次采用线上为主的方式举办。在线讨论,尤其是在线进行申遗项目审议,需要技术支持,更需要缔约国相互团结合作,才能顺利、高效完成各项议程。
在7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田学军介绍说,在第一天的会议中,世界遗产委员会各成员国就世界遗产能力建设等项目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果的讨论,达成了广泛共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田学军表示,“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通过努力工作,密切合作和公开、真诚和包容的对话,此次大会将成为一次成果丰富的大会。”
田学军说,此次大会的成果将会体现在多个方面。新列入的遗产项目将有助于增强世界遗产的代表性,改善平衡性;同时,大会希望通过审议遗产地保护状况,敦促缔约国认真履行公约义务。田学军透露说,大会正在审议世界遗产公约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影响等政策性文件。这些重要议题将对世界遗产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田学军宣布,在本届大会全体会议上,代表们一致通过了《福州宣言》,重申了遗产保护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以及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特别指出世界遗产可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强调妥善应对各种传统、非传统的挑战,呼吁在多边主义框架内,开展更密切的国际合作。
预计从7月24日傍晚开始,大会将启动申报程序,缔约国提交《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大会将连续4天逐项审议2020年和2021年新申报项目。中国提交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预计于巴黎时间25日上午进行讨论和审议。
丰富的主题边会
关注可持续发展
除先期举行的“2021年世界遗产青年专家论坛”“世界遗产地管理者论坛”外,世界遗产大会还举办丰富多样的主题边会。
7月17日—19日间,“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文化传承、能力建设与地方可持续发展”“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世界自然遗产与生物多样性:滨海候鸟栖息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空间技术助力遗产可持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与申遗”“分享与保护:中非世界遗产申报筹备经验交流”等边会同时亮相。
此次大会是世界遗产大会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线上会议为主的方式召开。在大会现场,代表们通过大屏幕与世界各地参会者进行交流。“各位代表,大家早晨好、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这是在各个会场内都能听到的独特致辞开场白。
“可持续发展”成为各边会集中出现的代表性主题。“世界遗产青年论坛”是世界遗产大会的常设项目。在今年的青年专家论坛上,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青年代表也在围绕“世界遗产与可持续生计”开展对话。
202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一系列报告,揭示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领域的影响。其中《新冠疫情下的世界遗产》显示了遗产地关闭后对当地社区的严重影响。在疫情最严重时,90%的国家被迫完全或部分关闭其世界遗产地。2020年,遗产地的访问量下降了66%,相关收入下降了52%。
在此背景下,关于世界遗产与社区的可持续生计策略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各国青年代表认为,发展旅游业非常重要,但其关注点却不尽相同。
来自秘鲁代表克劳迪娅·其伦更关注提升社区居民教育。她认为文化遗产尤其是考古遗址的管理与旅游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需要通过加强对社区的教育来促进遗产价值传播,才能促进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她的观点是:旅游过程中,不仅消费方可以发声,也要通过公众教育传播遗产价值,让卖方或遗产所有者、社区等相关方都能发声,才能达到可持续的目标。
匈牙利代表艾拉·博科西则关注遗产地旅游目标市场。她发现许多社区无法通过自己的文化遗产来维持生计,此时发展旅游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但在一些国家,遗产地过于重视国际市场,会导致国际游客与当地遗产的文化产生脱节。
中国青年代表则关注旅游如何促进社区居民的遗产认同。中国代表杨雪珂以世界遗产地西递和宏村为例,描述了在旅游发展前,当地人憧憬城市里的现代生活,不愿意住在当地的传统民居中;但是当旅游发展起来,当地居民逐渐认识到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参与到遗产保护中,吸引更多青壮年返乡就业。
从苏州到福州大会
中国遗产保护跃升
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举行,为《世界遗产名录》新增29项文化遗产和5项自然遗产,其中也包括中国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大会通过的《苏州宣言》呼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要更加重视青年人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加强针对青年人的世界遗产保护教育。
2004年和2021年,中国两次成为世界遗产大会的举办地。这17年间,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经历了巨大变化,不仅在遗产总量上进入世界前列,更在遗产理念、全球视野、遗产实践、保护方法与能力等诸多方面逐步赶了上来。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告诉本报记者,从苏州到福州,他认为中国界遗产专家的对话能力和协调能力显著提升。作为中国世界遗产事业发展的经历者,吕舟主持了鼓浪屿申遗文本的编制,目前承担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工作。“世界遗产保护需要国际范围的充分讨论和对话。我们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做法、经验,通过连续多年的参与和观察,我发现中国取得了长足进步。从之前接受别国的援助,到现在我们走出去援助别人。“吕舟说。
在本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吕舟不仅组织了“分享与保护:中非世界遗产申报筹备经验交流”边会,还参与和筹备了“世界遗产地管理者论坛”和“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中国专家的积极参与为大会的成功和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吕舟举例说,此次大会将继续讨论申报的“前置程序”并有望纳入到更新的《操作指南》中。“前置程序”旨在帮助缔约国在提交正式申遗之前对项目进行审查,提高缔约国申报的水平、提高申报的成功率。中国专家认为应该支持这项议程并贡献智慧,因为这在一定程度能够帮助大多数缔约国更好地把遗产价值讲述出来。
本报记者 齐 欣《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19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