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东中西部多地高校走访了解到,在疫情防控有序进行的背景下,校园线下招聘正常开展,就业市场不断回温,但疫情后续影响仍未消退,对毕业生就业心态影响较大,学生就业选择更加趋稳,“慢就业”“缓就业”现象持续。
与去年相比,今年校园线下招聘已基本恢复正常。2021年上海市春季人才招聘会暨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择业招聘会是疫情发生以来长三角四地联合举办的最大规模线下招聘活动,950家企事业单位带来2.2万多个岗位,其中近200家来自苏浙皖的企业“组队”前来上海“抢才”。
大连工业大学就业管理科负责人徐润生说,学校春季“双选会”提供了8000多个岗位,跟去年相比企业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位居西北内陆的宁夏师范学院,自3月开学以来也已举办多场招聘会。
“企业岗位需求变多了,我们选择也多了,今年有的企业来招人甚至都招不够。”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应届本科生彭飞说。去年,他所在专业30多名学生仅13人正常就业,而今年有意向就业的25名同学基本都已签约或有了着落,他自己也通过校园招聘签约一家国企,起薪5000元左右。
多名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认为,今年高校毕业生较去年增加35万,政策性岗位却同比减少,就业形势仍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尤其是对于二本院校,还面临“双一流”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挤压”,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不同专业就业形势差异很大。
整体来看,在二本院校,特色鲜明、就业方向明确的专业就业压力小;“万金油”式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山东一所普通高校学生处负责人介绍说,该校工科专业毕业生供需比为1:3,管理类、文史类专业供需比为1:0.8,不同专业就业形势差异很大。
《经济参考报》记者深入走访部分高校发现,今年毕业生就业呈现三个新趋势:
——疫情后续影响持续,更多毕业生就业选择趋稳。中小型民营企业是校园招聘主力,但受疫情影响,学生看到这些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求职心态变化明显,“公考”队伍明显扩大。宁夏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马娟说,以往学校每年报考自治区级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也就二三百人,今年翻了一番。
贵州一高校毕业生说,前几个月他一直奋战在各种“公考”考场,能考的都考了,就想进政府和事业单位,比较稳定,身边很多同学也是这种想法。
“一些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来参加的应届生寥寥可数,企业和学校都感觉有些受伤。”齐鲁工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邵丰说。
——“慢就业”“缓就业”现象持续,学生不急教师急。齐鲁工业大学对本届毕业生进行的摸底调查显示:27%的应届毕业生离校前就业意愿不强,打算毕业后再落实工作;首次升学不成功的毕业生超过半数选择“二战”;78%的“慢就业”毕业生父母表示可以为未就业孩子提供经济支持。
受访高校人士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研究生学历成求职“硬通货”,“考研热”不断升温,不少学生倾向于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和学校层次,“二战”“三战”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二是当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相对偏高,但满足条件的岗位又有限,在生存需求逐渐淡化的情况下就业意愿不强。有高校教师表示,一些学生考研、考公务员既是受父母影响,也存在盲目跟风,从众心理。
——显性歧视较少,但大型企业学历筛选等仍难避免。如今,招聘简章或公告上已经很少出现关于性别、民族、院校或学习方式(是否全日制)等“显性”歧视性要求,但部分学生和教师反映,普通高校毕业生能够得到的就业机会仍然比较有限。比如,部分大型企事业单位只到重点院校宣讲、选聘,不给普通高校学生机会;有的企业就是来一趟走个过场,实际并不招人或仅招很少的人。
武昌理工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齐歌说,学校周边国企、央企不少,但是这些企业很少进校宣讲招聘。山西太原一所普通高校就业处负责人也说,一些大型国企、央企愿意把所有“双一流”高校都跑一遍,但却从不到他们这样的二本高校,“招聘的人数越少,这样的现象越严重”。
受访高校师生认为,当前的就业困局既反映出高校人才供给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现状,也揭示引导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应尽快落实招生、专业设置与就业率联动反馈机制。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薄晓菲说,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看,高校专业设置和育人效果同企业需求并不十分契合,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令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都觉得“拧巴”。多名高校人士建议,成立由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高校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论证委员会,结合专业调研和社会需求分析等资料,对学校的专业结构以及拟新增的专业进行“把脉会诊”,充分论证,以保证专业结构科学合理和新增专业健康发展。
同时,普通高校应加速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大力引入企业资源,同时推广建设实验室,加大就业实习力度,增强学生实操能力,提升与企业需求“适配度”。
其次,通过将就业实习向低年级拓展、加强家长教育等,对大学生及家长就业观念加强引导。一些高校教师表示,整体来看就业市场上供应端已经有较大改善,如果毕业生适当降低期望值,就业不成问题。北方民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振宁说,去年北方民族大学充分调动教师资源挖掘就业岗位,实际供需比为28:1,就算其中有少量岗位重叠或质量较差,但20:1是有的,可最后仍有11%毕业生未就业。
太原科技大学本科应届生禹成业5月中旬签约一家民营企业。他觉得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还是自身问题比较大,不认真看学校推的招聘信息,定位不清,对工作挑挑拣拣。
山东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同国说,家长的态度往往影响学生做出就业决定,目前的“考研热”和“考公热”,不仅是学生美好愿望,更是家长的期待和要求。应加强宣传教育,积极转变家长观念,同时将就业实习向低年级拓展,尽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期望值。
再次,针对部分用人单位“唯学历论”的用人观,需采取措施加以扭转。齐歌呼吁,政府部门应带头引导用人单位合理设置岗位学历需求,对所有高校毕业生一视同仁,减少动辄要求研究生学历或只看院校的一本、二本分类的招聘惯性,给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参与竞争的机会。
(记者艾福梅、萧海川、李伟、王菲菲、骆飞、王莹、杨思琪、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