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展经验 振兴乡村经济(国际视点)
本报记者 姜 波摄
核心阅读
当前,不少国家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乡村发展经验,取得一定成效。吸引更多年轻人到乡村创业定居,因地施策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是一些国家发展振兴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
利用农村现有资源激活内生动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通过教育培训为农村吸引更多人才,并激发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尊重各地自主性,积极出台创新举措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国家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因势而动,努力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农村发展难题。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从马德里出发,乘坐一趟“中世纪铁路之旅”列车,一边观看中世纪表演,一边品尝特色点心,游客便抵达位于西班牙中部卡斯蒂利亚—拉曼恰自治区的小镇锡古恩萨。这里下辖28个各具特色的村落,城堡、哥特式教堂、传统民居等大量历史文化遗迹得到完好保护。游客可在古堡酒店下榻,也可体验农家旅社,各式风味的餐厅更为旅行添彩。当地风景秀丽,自然公园受到徒步爱好者青睐。若能赶上一年一度的“中世纪文化节”,则另有一番趣味。
镇长玛丽亚·赫苏斯·梅丽诺介绍,锡古恩萨常住居民不足5000人,是西班牙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一度面临严重的人口流失、经济乏力等问题。为重振经济社会活力,当地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与铁路公司、文化机构等合作,开发出以文化、美食和生态游为代表的旅游产品。如今,旅游业已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年接待超过11.5万名游客,很多年轻人回乡工作、定居。
锡古恩萨的很多餐厅由返乡年轻人经营,在餐厅环境和菜品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2017年以来,两家本地餐厅入选米其林星级餐厅,不仅提升了当地餐饮业整体水平,还成为美食集聚的“磁铁”,吸引了更多餐饮从业者前来。餐厅强调选用本地食材,带动了本地有机小麦等产业的发展。
据数据统计网站斯塔蒂斯塔的报告,疫情前西班牙乡村游客年接待量达440万人次,乡村游在西班牙农村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农村地区在政府主导下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展现乡村风俗风貌,同时推陈出新,打造亲近自然的精细化项目,如徒步、攀岩、滑雪、水疗等。不少乡村地区成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经济繁荣。
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办公越来越普遍,更多人选择暂居或定居乡村,亲近乡土和自然,农村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一些乡村因势而动,创新发展模式。以锡古恩萨为例,市政府与当地大学合作,设立共享办公中心,对创业活动予以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希望吸引更多人前来定居,为当地振兴发展注入动力。
注重教育,培养新型农民
法国东南部城市芒通每年都会举办柠檬节,50多万人汇集到这个海边小镇,享受柠檬和柑橘的香甜和欢乐。芒通出产的柠檬香气浓郁、酸度适中,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被列为欧洲“受保护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芒通市与法国国家农艺研究所合作,开发和提供相关技术培训,鼓励扩大柠檬和柑橘种植,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归“田园生活”。
阿德里安·甘纳克便是其中一员。大学毕业后,阿德里安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经营柠檬果园。通过参加当地政府和柠檬促进发展协会提供的农业知识培训课程,阿德里安系统学习柠檬种植技术课程,获得了“农业技师”证书,和父亲一起将果园经营得有声有色。
法国重视对农民的职业教育。从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到高等农业教育,再到农民职业培训,法国建立起覆盖农民职业生涯各阶段的教育体系,并提供完整的农业职业准入和教育评价机制,培养了农业工人(持有农业从业资格证书)、农业技师、农业工程师、硕士科研人员、农业博士等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士。农民也可通过培训和考试取得文凭晋升,并据此享受国家补贴和优惠政策。2020年,法国农业部投入13亿欧元用于农业教育,占总预算的27%。
依靠这一教育体系,法国为农业相关行业输送了大量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根据法国农业部发布的《2020年农业教育报告》,2019年法国共发放了包括农业工人、农业技师等在内的8万份证书。在法国乡村地区,技术型农民活跃在食品、畜牧、园艺等多个行业,为法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增光添彩。
现在,阿德里安正在学习线上销售和物流储存相关课程,准备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开发线上销售平台。他说:“我的目标是2022年将果园柠檬树增加到1000棵,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尽快拿到‘农业工程师’资格证书。”
创新发展,推广地域特色
为激发地方经济活力、解决人口流失问题,日本政府提出“地方创生战略”,鼓励激发地方发展的内生动力,振兴小城镇和乡村经济。
在这一政策下,日本各地采取了多种尝试——开办或搬迁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加快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服务功能;改善育儿环境,满足年轻一代的结婚生子需求;促进地方城镇、乡村之间携手合作等。长野县立大学教授田村秀茂指出:“一些地方政府致力于培育充分利用该地区固有资源的产业,取得了成果。”
西粟仓村是日本冈山县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森林覆盖率达95%,其中85%为人工林。当地盛产的桧木轻便耐用,制作成品后散发天然光泽。面对人口日益稀少的危机,西粟仓村注重可持续发展,采取科学的减量开采方式,以间伐替代大片采伐,减小林木密度、促进树木生长,并对乡村河流开展治理。该村还制定了将能源自给率提升到100%的目标,村内的3个公共温泉全部改用柴薪锅炉,以碎木材加热温泉水,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这样的环保理念获得肯定,成为外地居民移居到此的重要吸引力。随着温泉、手工作坊等旅游项目的成熟,越来越多游客也慕名而来。
2014年,西粟仓村抓住都市消费者追求个人手工制作的潮流,如装潢板材、木质家具、玩具、杂货等,诞生了一批木材加工企业,许多年轻人纷纷到此创业。2015年起,西粟仓村创办“本地风险投资企业”项目,目前已孵化45家企业,创造220个新工作岗位,事业规模达到约21亿日元(约合1.2亿元人民币)。
冈山大学特任教授中村良平认为,西粟仓村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推广地域特色吸引外地人才移居,提供了很好的乡村发展范本。日本《读卖新闻》编辑委员阿部文彦认为,地方政府有必要总结经验,与当地企业、大学等合作,踏踏实实地探索更有效的乡村发展政策。
(本报马德里、巴黎、东京6月3日电)
(责任编辑: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