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中,有一句话特别值得关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之后,在全国性会议上全面阐述、明确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到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重大工程,再到开展排污许可、实行河湖长制、禁止洋垃圾入境,“十三五”时期,我们锚定建成美丽中国,向污染宣战,成为世界上污染治理力度最大的国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思想和实践的“中国方案”。
向着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目标,打赢蓝天保卫战。前不久,生态环境部通报3月和1-3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3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0.9%。但蓝天保卫战是一场大战、硬仗、苦战,绝不是吹上冲锋号、打几个冲锋,就能大功告成。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更需要有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自觉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唯有如此,我们的“蓝天幸福感”才会一年比一年强。
向着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目标,打好碧水保卫战。我们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持续推进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等标志性战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奏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久久发力,才有累累硕果。十多年前遭遇太湖水危机,如今太湖留住万顷碧波、培育成片湿地。我们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环境容量,提升生态“颜值”;我们植树造林种草,国土绿化面积持续扩展……公园、绿地、江河、社区依次串联在一起,也串起了一个个看得见的“幸福空间”。
向着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目标,推进净土保卫战。“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干净的土壤,是保障农产品质量、人居环境安全的根本。我们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到2020年年底,已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洋垃圾”被挡在国门之外。全国有30个省份已依法建立并公开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相关部门联合部署应用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从建立地块清单到调查、评估、管控、修复等流程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共享。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这些“曾经的景象、中途的向往”,变成了“如今的寻常、身边的远方”。以“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选准自己的“奔跑”姿态、“追梦”路径,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就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