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1)》,提出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开拓创新的原则,明确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13个重点领域和创新投入方式、打造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环境的具体措施。
完成“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财政优先支持,而且需要金融和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应聚焦哪些重点领域?怎样强化创新驱动,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如何创新模式,做好让利于农?
聚焦两个要害不断发力
“两年前,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好,我们却苦于没有资金,急得团团转。好在通过财政惠农信贷通从银行贷款40万元,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曲濑镇长乐村文羽菌类种植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张邦文说,惠农信贷通帮了他的大忙,现在,专业化、现代化的菌类种植合作社正蓬勃发展。
融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活水之源。在乡村振兴中,更多像张邦文一样的农户正在因金融支持而获益。
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实现后,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加快形成财政优先支持、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金融活水作用将更加凸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几亿农民同步迈向现代化,能够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在双循环新格局下,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农村可腾挪的空间、可投资的领域、可激发的动能巨大。这是未来我国金融发展的潜力所在,是一片巨大蓝海。”在5月7日举行的全国金融服务“三农”工作视频会议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指出。
“金融服务‘三农’要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着眼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发力。”刘焕鑫说,今年将聚焦玉米、大豆及白羽肉鸡、生猪、奶牛等重点种源育种技术研究,推动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揭榜挂帅”,支持种业龙头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金融机构应给予关键技术、核心企业、重点区域更多金融支持。今明两年要建成2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既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增加投入,也需要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增加投入。
13个重点产业和领域“虚位以待”
金融投资“三农”领域应如何投,投向哪里?
为此,《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1)》明确提出了鼓励投资的13个重点产业和领域,包括现代种养业、现代种业、乡村富民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新型服务业、生态循环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业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对外合作。
“要聚焦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借金融之力助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借金融之力助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借金融之力助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借金融之力助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有效衔接。”刘焕鑫说。
“金融服务‘三农’,要体现在投放量上,2021年农发行力争全年贷款累计投放2万亿元,全年净增5500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徐一丁介绍,农发行将积极支持乡村建设行动,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动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关键枢纽等全链条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力度。
“农村地域广、各地差异大,金融服务‘三农’不能一刀切,不能齐步走,而要结合各地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创新特色服务。”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王浩说,建行已在内蒙古奶业、广西糖业、云南普洱茶、山东寿光蔬菜、贵州猕猴桃等产业开展了生动实践,助力实现“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因地制宜创新投入模式
今年春耕时期,邮储银行黑龙江分行“三农”服务触角继续向黑土地延伸,“订单+期货+保险+贷款”产业链贷款新模式连续两年在黑龙江省北安市成功落地,为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铺起一条致富路。
“做好‘三农’金融服务不能依靠银行单打独斗,必须协同共进、协同创新,才能行稳致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邵智宝指出。
在乡村振兴中,金融机构应深耕“三农”沃土,将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延伸至农村,用金融活水浇灌万亩良田,用普惠政策润泽农村经济发展。
刘焕鑫介绍,近年来,在农村金融实践发展中,一些地方会同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成熟模式。甘肃省建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黑龙江省开展“农业大数据+金融”,浙江省开展“无感授信”服务,2015年以来建立全国农担服务体系等,在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满足农村信贷需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农村部支持各省开展了一批金融支农创新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将联合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联动试点、乡村建设综合开发投贷结合试点、农业产业供应链金融试点、产业融合项目业务撮合平台试点等,通过政策支持增信心降风险。”刘焕鑫说,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聚焦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瞄准突出问题,联合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三农”方式方法创新,通过小切口实现大突破。(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