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网讯 新疆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中学位于美丽的天山以南。两年前,蒋伟以特岗老师(新疆从内地招聘老师的一种方式)身份从甘肃来到这里——一个“从乌鲁木齐坐火车要16个小时”的地方。作为一名毕业于甘肃政法大学的本科生,蒋伟从来没想过有一种回答学生提问的方式是“等你长大了就知道”。
歌舞民族的音乐课困境
多来提巴格乡中学有4000多名学生,全部是维吾尔族,超过八成家中务农,除了两百多个走读生,其他均为寄宿学生。
蒋伟老师在这里担任8年级的语文老师。
来新疆前,蒋老师对学校有很多猜想,但到了这里,发现都成了意外。
其中,好的意外是“这里不像我想象的那么艰苦,学校的条件跟内地相差不大,教室环境啊,该有的教学器材啊都有。”
但随之而来的意外,则是压力。
与全国多数偏远地区学校一样,多来提巴格乡中学也面临师资匮乏的困境,学校虽然有200多位老师,但由于中学课业较多,老师们的课时量高达每周20多课时。语文、数学、物理、英语等主要课程老师已很短缺,更不要提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老师数量的稀缺。
“师资量缺口大概有百分之四十左右。”蒋老师说。
由于师资严重不足,每个老师不但要带很多班,跨科教学也是常态,有的数学老师同时还要教地理和体育。
专业力量的匮乏,让能歌善舞的维族老师在上音乐课时也犯了难,由于不懂乐理,除了入门级的一点点知识,老师们往往无法深入教学,只好带着学生唱歌,但整堂课都唱歌会有些累,因此,在这里音乐课的情况往往是:前半节课唱歌,唱累了后上自习。
“等你长大自己去就知道了”
与师资匮乏相比,另一个“意外”则让蒋老师不只觉得有压力,更觉得有些揪心, “这里的孩子们对外界了解得太少了,全校4000多个学生,大多数学生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里,去过乌鲁木齐的屈指可数。”蒋老师说。
刚接触来自外地的蒋老师时,学生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那里什么样?你们都吃什么?有手抓饭吗?有树吗?树有我们这里多吗?
外面的世界什么样?走不出家乡的学生们只能用想象去努力触摸。
与学生陷入同样困境的还有当地老师。
蒋老师经常听到老师们遗憾而无奈的教学经历。
人文地理课上,学生们在看到新疆以外的地方经常会问老师“那些地方怎么样”,老师的回答往往是:我也没去过,等你们长大了自己去就知道了。
在七年级的自然地理课上,当学生们学到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时,会问老师“既然地球在转为什么我们却不动”,老师只能说“等你们上高中就知道了。”
事实上,学生们并不是真的都没有去过“外面”。
援疆政策这些年一直助推着新疆的发展,巴楚县的援疆对口地是上海,近年来,每年寒暑假期,上海都对支持多来提巴格乡中学一些学生到上海参加一个短期的活动。
之前,由于对外面的世界太陌生,这种陌生甚至让他们无法做出“好不好”的评价,加上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语言障碍的影响,学生们除了见到内地来的人会好奇的问问题,对于自己真正“走出去”并没有动力。
“去上海”这个机会和经历,似乎在学生们中间从来没发生过,几年间,同学和老师几乎没有听去过上海的同学做过太多的分享,偶尔有人问上海怎么样,回答只是“还行吧“,此外再无下文。
“我的学生都是好学生”
作为语文课老师,蒋老师在这里的教学要比内地辛苦很多,很多简单的词学生们听不懂,上课时,需要不断解释词汇,虽然学校是初中,但语文水平在蒋老师眼中相当于内地小学三年级。蒋老师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黑板上写下乌鲁木齐四个字的时候,下面的学生一脸茫然,虽然每个学生都知道乌鲁木齐,但他们并不认识这四个字。
但即便如此,蒋老师说自己特别喜欢这里的学生。
刚来时,学校给蒋老师发了床,但需要自己组装,由于刚到学校,要收拾布置的东西太多,蒋老师有点手忙脚乱,学生们主动跑来帮忙,蒋老师看着组装手册有点懵,学生们把手册要去,“他们看几眼就懂了,开始装时出了点小问题,再稍一调整就好了,这里的孩子真的特别聪明。”
不上课的时候,学生喜欢跟蒋老师问东问西,能歌善舞的学生们还会主动教蒋老师唱歌跳舞,但由于实在不擅长,在这方面,蒋老师觉得自己跟学生的师生关系始终要互换。
学生们的运动天赋也很高,蓝球、乒乓球、排球、足球每样都很擅长。
汉族学生在向别人介绍同学时通常会说“这是我同学”或者“这是我朋友”,但多来提巴格乡中学的维族孩子们则通常会说“这是我的哥哥”或者“这是我的弟弟”。“他们关系特别亲密,互相就像兄弟姐妹一样。”
至于近年新闻中常出现的校园霸凌事件,蒋老师用西北口音重重的说了下:嗯!没有!“偶尔的欺负一下有,但学校管理得很严,同学间有一点小矛盾就会马上解决,所以很快就好了。”
“除了学习成绩不好,孩子们其他地方都特别好,但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外部条件不理想,所以我觉得,我的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蒋老师说。
令人期待的星期二
如何回应学生们旺盛的好奇心,如何让学生们提问时少些失望,两年来,蒋老师一直很着急,但似乎一直找不到解决办法。
上个月,蒋老师意外接到一个“任务”,学校里要引进“松果公益”课程,由他负责具体执行。
“当时我跟其他老师心里其实是有些抵触的,因为不知道松果公益是什么,毕竟我们是初中,课程任务太重太多,老师人手严重不足,所以对再增加教学‘任务’心里有些排斥。”蒋老师说。
当天晚上,带着完成任务想法的蒋老师组织了6个班的学生到大教室看松果公益课程。
“视频刚播时学生们以为是电影,还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很快就看进去了,边看边兴奋地讨论。”虽然听不懂学生们说的民族语言,但从学生们的手势表情上,蒋老师看到了孩子们的开心和激动。
蒋老师随后了解知道,松果公益是一系列主题分别为英语、科普、自然、美学及我的祖国五大类的线上影音课程,由阿里巴巴整合内部的文娱资源、社会公益资源共同打造而成。
当晚看到视频内容和学生们的反应,蒋老师心里一下子轻松起来,两个视频结束后,他大声对学生宣布:以后每周二下午专门开一堂课的时间,看松果公益课!
孩子们欢声一片。
熟悉的、陌生的,都是有趣的
没走出过家乡的学生们,终于可以透过屏幕,重新打量这个世界。
松果公益第一季中有个课程讲了很多关于星星的知识,由于学校所在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沙尘暴很多,即使不吹沙尘暴天空也是一片灰黄色,很难看到繁星闪耀的星空。因此,当在视频上看到了浩瀚美丽的星空后,学生们很震撼,而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原来北极星不止一颗!
同样陌生而好奇的不光是自然环境,还有人。
对于从内地来的蒋老师,已经让学生们充满好奇,因此,当他们第一次在视频中看到外国人时,更连连惊叹,原来外国人是长成这样子的人啊!
学校所处地区是维吾尔族聚居地区,对于其他民族文化学生们以前不了解。有一集松果公益课介绍汉族的春节,学生们研究了半天什么是春节,讨论的结果是,大家把春节跟维族最盛大节日做了番比较,才心满意足地找到了感觉。
而熟悉的场景也同样让学生们兴趣昂然。学生们都去过沙漠,自认为对沙漠很熟悉。在一集介绍沙漠花朵的视频里,学生们一见到日常熟悉的沙漠突然出现在视频里都觉得很开心,但随着视频的推进,发现自己好象没见过这种沙漠中的花朵,便开始议论起来,彼此商量着下次去沙漠要好好观察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视频中的沙漠之花。
喜欢松果公益课的不只学生,由于见惯学生们承受学习压力的样子,松果公益给学生们带来的欢笑、昂扬的精神和热烈的讨论,让老师们从心底里觉得高兴,老师们会主动找机会给学生放松果公益课程。
有时一堂课讲完还剩点时间,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情绪或者缓解疲劳,老师们就会放一个松果公益视频,有时晚自习看到学生学习累了,或者没有很重要的课业要做,老师也会给学生放段松果公益课。
学校有个维族老师负责上 “体育与艺术科技活动课”,每周一次。以前由于不知道这个课该上什么,每次都只能组织学生们上自习,看了松果公益课程之后,这位维族老师如获至宝,“这正是我们这堂课应该学的啊!”于是,这堂原本让学生们觉得最枯燥的课现在变成了学生们的最爱。
补上木桶最短那块板
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提出过一个木桶理论,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在蒋老师眼中,“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学生们身上唯一的短板,让他想不到的是,松果公益课在学校落地后,不仅让学生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同时也悄悄地修补着这根短板。
有一集松果公益课内容是讲“平凡而伟大的老师”这个主题,蒋老师发现有些学生看着看着,拿出笔记本开始做起了笔记,走到跟前一看,原来学生在抄写着字幕上的话。
“学生们写作文经常会写‘我的爸爸妈妈、我的老师’这样的主题,孩子们汉语不好,写作文难度大,字幕上有些句子他们觉得可以用来写作文。”孩子们的举动让蒋老师惊喜又感动。
开始看松果课时,由于汉语不好,学生们有些内容看不太懂,需要问维族老师,老师用维语再翻译一下,慢慢看多了后,这样的提问越来越少。
让蒋老师清楚感觉课堂“减负”的是,学生们学会了很多新单词。比如他们会形容“一个人在原地来回走”,通过看松果公益课他们学会了“徘徊”这个词;在看了跟柠檬有关的一个视频后,他们明白了“神奇”的意思,之后每次说起自己不懂又有趣的事情,就会说“很神奇”。
“每次看视频学到新的词汇,他们会特意地反复使用,而如果是一个难忘的事情,他们也会时常讨论。”蒋老师说。
“松果公益”像是推开了一个看向外面世界的窗户,学生们经常会希望通过这个窗户来打量世界。
在日常的课堂里,学生们也会寻找松果这扇“窗户”。
一次蒋老师在自己的语文课上讲石拱桥,有学生举手问:松果公益课上有没有讲石拱桥的?将老师说:没有石拱桥,但有港珠澳大桥。
还有一次,蒋老师在讲一篇关于三峡的文言文,课文中有一段话说天上有猿猴在鸣叫,学生又问:猿猴什么样子?松果公益上会有吧?蒋老师说:我回去找给你们看。
发现学生们对松果公益课程这么喜欢,蒋老师灵机一动,把松果带到自己的课程中来。
蒋老师认真看了几遍松果公益课,截取了一些跟自己课程相关的内容,放到自己课件里,学生们听课果然更有兴趣了。
其他老师看到蒋老师的做法后,也开始纷纷效仿。事实证明,加入了“松果元素”的课程,都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喜爱程度。
从“松果”走向世界
类知识的积累大多源于好奇,而认知空白不断得到填补的结果,则会激发更多的好奇。“松果公益”课程让孩子们推开了一扇窗,但在这个窗边看久了,孩子们进而会希望有一扇门,可以让自己走出去。
“松果公益”虽然还没让学生们亲自走出去,但他们的心似乎突然“懂了”外面的世界,而汉语水平的提高,也让他们对与外面世界的交流有了更多信心。
几天前的一节课上,有个同学在蒋老师讲完课文后突然举手:“老师,你知道今年寒假去上海怎么安排吗?我想能去。”其他学生听完,也马上瞪起眼睛盯着老师。
“这是第一次听他们说想自己去外面看看。”蒋老师说。
在看松果公益课程之前,多来提巴格乡中学的学生们对未来的态度自然而随意:初中毕业读高中,高中毕业考上什么学校就读什么学校,考不上就回家干活。“未来”和“理想”是两个不在他们思考范畴的词汇,但当他们通过松果公益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并进一步有了走向外面世界的想法后,“未来”,突然出现了。
八年级语文课有一篇讲中国的石拱桥,学生们在看完松果公益中的“港珠澳大桥”后再看这个课文,有一个学生对蒋老师说:“老师,这些桥太好看了,我想以后做一个桥梁专家。”
“松果公益”给蒋老师带来了很多见证学生与外面世界连接的“第一次”,类似“我想做个桥梁专家”的话,对很多城市老师来说如同轻风拂面般不经意,但听到自己的学生说出这句话,蒋老师突然觉得:一切,都是新的了。
“我希望他们有机会能真正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外面的世界,孩子们有那么多的好奇心,他们应该走得更远。”对于学生,蒋老师开始有了新的期待。
(责任编辑: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