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担负“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国家特困山区——安康市,最近迎来两大喜讯:
一个是全域九县一区宣布脱贫摘帽。这意味着占陕西省近五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历史性告别贫困。
另一个是全市经济增长速度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最新数据显示, 2019年安康GDP增长7.9%,继续“领跑”全省各地市。
不仅是主要发展指标,核心生态环境指标也稳居榜首。近几年来,安康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地表水环境质量、公众安全感等,连年排名全省第一。
一个深度贫困市经济增速何以5年领跑全省?如何破解生态和发展“两难”矛盾?又如何求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课题?带着一连串疑问,《经济参考报》记者近年来两次深入实地调研。
安康实践表明,欠发达地区必须以“二次改革”精神对标新发展理念,克服被动扶贫、因循守摊的等靠要思想,千方百计破解“三难”选题,努力走出一条 “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四则运算”:破解“两山论”发展难题
戴在安康头上的一连串“帽子”,一直被认为是贫穷落后的注脚——川陕革命老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其背后的传统逻辑就是生态限制发展。
记者调研发现,从过去盲目追求“金山银山重于绿水青山”,到后来纠结“要绿水青山还是金山银山”,再到现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安康的理念之变,结出不同的发展果实,有的苦涩有的甘甜,折射出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方向和路径。
正是在创新求变中,“秦巴明珠”再放异彩。近年来,安康打出“转存量、优增量、控总量、减量置换”的组合拳。首先通过“加减法”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同时加快培育绿色产业。近些年来,安康累计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300余家,这直接减少工业产值三四百亿元。
但关停“两高企业”置换出的生态产业,却带来发展新动力。治理77平方公里的瀛湖,堪称安康破解“两难”的缩影。2017年以来,安康清理库区养殖网箱和经营船舶,关闭沿线工矿企业几十家。唐汉邦是库区一家养殖合作社的理事长,原有23户社员入股。拆了网箱后,他们在村后建起五六百亩茶园,搞起观光体验式茶庄。目前,大批渔民在山林经济、乡村旅游、护河公益岗位上有了新选择。
另一个是做“乘法”运算,“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错位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形成指数级绿化增量。
安康市委主要负责人郭青曾提出“四个浪潮”的概念,主要内容是立足实际,精心培育富硒产品、包装饮用水、生态康养、现代物流四个新兴产业,以此为抓点推动绿色工业提质升级。
“我讲一个故事。”郭青说,中国人营养结构中普遍缺少硒元素,而安康是全国著名的富硒地区,70%的农作物达到中硒以上标准。为此,安康全力做大富硒产业链。目前,以富硒水、富硒茶、绞股蓝、魔芋为代表的安康富硒食品,连续6年实现高增长,年产值已突破500亿元。
“我们的富硒水,装进矿泉水瓶子就能卖钱,简直就像挖金矿!”汉滨区区长范传斌说。据介绍,目前以绿色、循环、低碳为标志的生态友好型产业,已占安康市GDP达65%。
“飞地经济”:破解贫困山区人地矛盾
安康GDP增速领跑,固然与较低的基数和底盘相关,但背后更彰显改革创新精神。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现状限制了安康经济发展,如何破解人地矛盾?安康的探索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飞地经济”模式。
据介绍,安康10县区中有9个被列入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区。从2013年始,安康打破县区行政区划限制,在土地资源集中的恒口镇和高新区设立“飞地经济园区”,让各县区项目在此落地。
“飞地园区实行县区合作共建。”安康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飞出地”负责落实建设用地指标及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飞入地”负责落实园区建设用地报批、征迁,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管理园区涉及的教育、民政、计划生育等社会事务。目前,白河、紫阳等5个县的“飞地经济”已签约招商项目84个, 全市基本形成了“加工生产在飞地、种养基地在县区、品牌塑造在全域”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借助“飞地经济”的发展,安康高新区成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秦巴山区唯一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中已跃升至中上游,令人刮目相看。
“拿到什么牌重要,更重要的是把牌打好。”郭青说,基于深山区的地理局限,安康的招商引资不能全面开花,只能“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换言之,就是整合全域可用的优质土地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最后一公里”:破解贫困山区精准脱贫难题
作为陕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安康10县区都是贫困县,其中4县区属深度贫困县。如何加快补齐脱贫攻坚短板?
据安康市扶贫局局长郭德林介绍,近几年来,市委立体施策,实行社区工厂促动、创新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园区牵动、旅游景区互动、合作组织联动,把全市427个现代农业园区、192个扶贫龙头企业、1290个农民合作组织、80个社区工厂、26个A级景区、1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1848名致富带头人聚集在党旗之下,促使相关主体与贫困户抱团发展,形成正向效应。
“长效脱贫靠产业,如何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上要靠市场,也必须依靠基层党组织推动资源整合。”汉滨区恒口镇致富带头人唐小明说。
移民搬迁“搬得出”容易,“稳得住、能致富”难,这是很多地区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问题。汉滨区区委书记王孝成表示,在易地扶贫搬迁时,汉滨区注重与经济社会和人口产业布局相协调,从2014年始在新社区开办绿色工厂,探索出产业扶贫新模式。
据了解,安康发布了全国首个《新社区工厂地方标准》,推进100户以上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实现新社区工程和新社区工厂贷“两个全覆盖”。从2014年至今,全市建成390家新社区工厂,获得约6000万元贷款,吸纳约2万人就业。在平利县药妇沟移民社区工厂,加工手套制品的移民吴丰珍说:“政府办社区工厂,省了我们外出打工的花费不说,关键是能照顾一家老小。”
为把农村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落细落小”,汉滨区政法委探索提出“3个清零法”,即村民小组每季度召开见面会,做到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不欠账;脱贫攻坚等任务不欠账;群众重大利益诉求及时处理不欠账。区政法委书记罗俊康说:“机关干部包村民小组,任务不清零干部不撤。”
脱贫工作很艰苦,如何调动基层干部攻坚积极性?2018年以来,安康市提拔重用了160多名县处级干部,其中90%来自脱贫一线或有扶贫工作经历。
“脱贫攻坚胜利在望,下一步要理顺深层次问题。”安康市一些干部建议,2020年在惠农政策落实上,应将特殊性和普惠性政策相结合,在决战深度贫困的同时,适当加大对相对贫困的扶持力度,同时兼顾非贫困村投入,多方协同发力,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宋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