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南通大学、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南通博物苑、南通市美术家协会、南通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南通市个簃艺术馆承办的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本次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何加林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南通籍艺术家周京新特意为本次展览发来贺信预祝本次展览圆满成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生,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张士军,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长、主编、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研究处处长冯令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延宁,及来自江苏的嘉宾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通大学副校长董正超,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标,南通市政协副主席陈宋义,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葛锦坤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姜平,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原常务办公室主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原副秘书长袁峰,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创作处处长金捷等嘉宾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此次研究展,集中呈现了南通籍艺术家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群体面貌,以及他们在艺术探索上的多维化、美术门类的全面性,体现了他们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持续发力与观念维度。本次展览共遴选出65位南通籍艺术家共123件作品参展。
展览以三个版块展开,其中《千面沧海》—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文献研究,梳理了南通美术现象的地域生态特征和文化价值。《艺脉寻踪》—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南通现象江海艺脉研究,探究江海艺脉的根基和发展脉络。《丹青代有》— 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传承研究,追溯了南通美术现象的传承与创新。三个版块集中展示了南通籍艺术家在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等领域呈现出的突破与创新、守正与实验的多维艺术观。此次研究展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探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中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现象,研究南通美术在艺术风格和创作观念上的多样性、先进性及其在中国美术发展之路上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担任学术主持,尚辉指出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转型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所建立的新的人文关系的一种审美形态建构,这种现代性形态既是引进西方美术、靠文化外力促发中国传统美术变革的结果,也是这种外来美术被中国社会现实与传统文化重新选择并进行改造与化合的必然。因而,20世纪中国美术的这种现代性演进便必然会与某些地缘文化发生紧密的关系,以至形成现代性转型的某些独特的地缘文化现象。所谓南通美术现象,是指酝酿于新时期之初而爆发于新世纪的、由南通一地而发散全国的美术创作现象。南通籍艺术家这个集群并不以传统的、具有某种相似性特征的艺术面貌出现在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连环画、艺术设计、艺术史学等这些门类,呈现出人才领先的优势以及传统与现代、承传与创造、守正与实验等多元艺术价值观。这种全局性立体式的南通美术现象改写了我们以往有关地区性美术现象的定义。
南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葛锦坤表示南通这个地级城市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取向——融通和开放并举,多元文化交融共存。在这样的文化精神引领下,南通地区艺术家们,始终具有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在艺术创造中贯穿了一种饱含“历史意识”的创新。百年以来,一代代南通籍艺术家的自觉探索使得南通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有文化品格的城市。他们的作品,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涵括了社会的变迁、文明的进步、精神的传承。从这个角度来切入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南通所代表地域的文化征候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典型性。
在江海地域文化的背景之下,南通艺术家大多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在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同时能够兼容并蓄,敢于变革创新,创立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在近现代书画艺术、公共美术、美术教育等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和影响。“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这一命题逐渐成为美术界的共识,并最终被确认为一种意义深远的地域文化现象。深受南通文化土壤滋养的艺术家范扬代表南通籍艺术家发言。他深情回顾了成长岁月中对家乡的情感及艺术根脉的传承,并总结了南通籍艺术家的集体艺术风貌在于能够突破师承,兼容并蓄,敢于变革创新。在近现代书画艺术、公共美术、美术教育等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和影响。
作为2019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之一,本项目主体单位南通大学的副校长董正超总结了本次项目的筹备和策展特点,董校长指出历史与文化,不仅是抽象的文献记载,也是生动可感的物品——尤其是艺术品。南通籍艺术家的作品承载了江海文化的精华以及他们人生理想,从他们笔下的山川风物我们可以领略江海文化独特的精神气质。本次展览是针对20世纪一百年以来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在面临传统与继承,守正与创新这些重要发展节点中的艺脉的梳理与展示。这场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富含高校学术精神的展览是丰富而严谨的,厚重而全面的。新时代语境里,艺术发展的多元格局中需要不断批判和创新,因此这场展览也是富含学术精神和历史意义的检验和展示,我们期待以多元融合的视角共同推动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新一轮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已经引起美术界的高度关注,得到邵大箴、薛永年等美术史学界权威专家的肯定,这一现象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为中国近现代画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地域文化艺术现象的亮点。南通籍艺术家代表之一,中央美院教授袁运生宣布本次展览开幕。
开幕式后,中国美术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学者、评论家、展览主创人员、国家艺术基金及相关职能部门等众多专家深度解读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这一富有学术价值的地域文化现象并就南通美术的多元化发展与传承模式等内容展开研讨,以期不断提高南通美术创作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并引领其生产出更多富有文化特色和时代风格的精品力作。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长、主编尚辉主持,与会专家们从地域文化的视角考察南通美术的创作实践;探究南通美术在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贡献;研究南通美术在艺术风格和创作观念上的多样性、先进性以及探索南通美术在中国美术发展之路上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此次研究展旨在对2019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项目从学术的角度做一个深入的总结和剖析,以南通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为切入点,探讨先进艺术教育思想引领下的南通美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为南通美术现象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探索新的路径。
(图片由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提供并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