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重实干,各界人士畅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公益中国网讯 近日,由北京东方乐活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州岭南教育集团与岭南书院、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中心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大会”在广州举行。300多位学者、教育家、企业家围绕“政策解读、生活国学、健康食育、练功养生与跨界创新”等主题,就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展开交流研讨。
第一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大会
会上,中南大学国学研究中心刘孝听教授做了题为《好雨知时节:解读两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与两会传统文化教育最新精神》的报告。刘孝听系统梳理了我国各个时期传统文化相关的方针政策,重点解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的核心要点,强调中央的号召,配套政策的出台,需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放心干,马上干”,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他会嘉宾则围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的两个重点——“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与“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做了精彩的报告与互动。
中南大学国学研究中心刘孝听教授发言
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幼儿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开端,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应该从幼儿园阶段的启蒙教育开始。幼儿园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创新主要表现在独特的“儿童食育”上。来自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厦门天竺幼儿园、河南商丘实验幼儿园与东莞道滘贝比兔幼儿园、河南春兰养生机构与北京恒星学校等单位的园长和负责人分享了如何以健康饮食为载体,把中医养生、传统天文地理、人文历史、饮食文化、传统农耕、礼仪等多方面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食育中去,丰富学前教育内涵,创新幼儿特色课程,扎扎实实地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认为,学前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主,而健康饮食与儿童的日常生活无缝衔接,因此儿童饮食是在启蒙教育阶段落实传统文化的最佳抓手。幼儿园依据节气研发的针对不同体质儿童的二十四节气营养菜谱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孩子们的滋养。
河南商丘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秀勤、河南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与厦门天竺幼儿园园长蔡一娉发言
厦门天竺幼儿园是我国南方第一家落实食育的幼儿园,蔡一娉园长坚持以食育为核心的特色办园,从食育教室、健康菜谱、食育用具等各个方面融入传统闽南文化,“传统文化可以融入生活,融入教学实践”,蔡一娉说。
膳食营养专家朱春兰老师指出,很多健康问题的源头在于儿童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她利用中医养生的理论,结合二十四节气的周期性规律,指导幼儿园为每个儿童制作“天人合一”的营养养生菜谱,把传统文化与食育落实得每个孩子身上,降低了带药率,提高了出勤率,儿童的体质与健康水平获得很大改善。
膳食营养专家朱春兰发言
河南商丘实验幼儿园是以中医为特色的示范性幼儿园。园长张秀勤总结了在幼儿园落实中医文化教育的经验:一是基于药食同源的原理在校园种植食材与中草药,让孩子们熟悉当地常见食材与药材;二是区角、墙壁、楼梯等在幼儿园的区角、墙壁、楼梯等空间,通过图文与器物展示中医的阴阳、五行与五脏六腑等知识;三是让儿童扮演中医,编创以《药王孙思邈》为代表的儿童剧。
河南商丘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秀勤演示道家养生功法《金刚功》
郑州森林湖公民学校教学总监穆培华分享了周游世界考察华德福与蒙特梭利学校、遍访国内外教育界名师的经历,以及在民办学校开展融合中西优势的教育实践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穆培华说,“例如利用华德福教育体系中艺术化的教学方法,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儿童学习传统文化。”
郑州森林湖公民学校教学总监穆培华发言
在岭南教育集团创始人贺惠山带领下,岭南教育集团已经建立起了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岭南书院常务副院长梁彩云系统介绍了岭南的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岭南幸福家园工程”的八大模块:人文教育、人文关怀、绿色环保、健康促进、慈善公益、志工拓展、人文记录与敦伦尽份。
岭南书院常务副院长梁彩云发言
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
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是《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的另一重点。
“传统文化及其弘扬不应该是高高在上,深藏殿堂的形象。传统文化必须要走出象牙塔,走出殿堂,融入穿衣、吃饭、待人接物,要落实到家家户户的客厅、厨房、卧室、书房、儿童房间与菜地,要具有人情味,通俗易懂,化民成俗,深入人心,把每个中国家庭都建成书香门第。”最早参与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学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的沈立博士说。他还提出,读经典教育要升级成为以文字为核心的汉字与文化教育,不能培养只读经不识字的“经典文盲”。
幸福书院泓如发言
芭学园创始人李跃儿指出,“经典读诵”并不能保证孩子具有“圣贤”的人格,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融入生活的圣贤教育,应该通过深怀爱心的良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为每一个儿童设计适合其天性的教育,把自信、淡定、从容、宽恕、慈悲等圣贤的人格塑造成孩子的个人人格。
小悟龟公益书吧创始人赵其兴一直致力于把全民阅读与传统文化融进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他通过众筹经费与书吧管理者的方式,“来了,你就是主人”的理念让每个书吧都能独立管理与自主运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七不原则——第一24小时不关门;第二晚上不熄灯;第三不收费;第四不看管;第五不设防;第六借书不限量;第七还书不限期。这个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与“天下为公”的公益书吧,无人看管,夜不闭户,历经四年不但没有倒闭,而且还把书吧开到深圳、东莞等地,堪称文化传统实践中的奇迹。
曲阜孔子学苑创始人朱正耀倡导“吃亏是福”的传统文化理念,在曲阜开拓了使用自然农耕的有机农场,同时建立了孔子书苑,耕读并重,给更多企业家提供传统文化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中国幸福教育研究院院长、原北京大学中国幸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金向群倡导企业家落实传统价值观,“要看清唯利是图的风险与危害,走有道有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他说。
峨眉丹道医药养生学派传人张明亮发言
峨眉丹道医药养生学派传人张明亮说,文化不仅在书本上,更要落实到自己的身体上,落实在自己的呼吸间,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避免书本上的传统文化与自己的身心行为脱节。张明亮带领大家聆听春天养肝的音乐,练习“一分钟养生功”,体会中医阴阳五行理念与身体的关联。
“用于大会现场布置的花菜树木都是从北京、河南、江苏、广东各地田野中,连根带土由各地参会代表带到现场的。青青的麦穗、金黄的油菜花、白色荠菜花、紫白相间的蚕豆花、嫣红的豌豆花在会场争奇斗艳,主席台两边是硕大的春笋、果实累累的桑葚树与挂着橙黄枇杷的枇杷树。这是我们实干精神的最好体现!”一位参会代表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与会者一致认为,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必须“从说教走向实干,从殿堂走向厨房,从书本走进身体,从道貌岸然走向活泼自在”,需要更多接地气,重实干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