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5日电(何凡)车票开售,高铁站内人头攒动,全球一年一度最大周期性运输高峰——中国春运的脚步近了。
2019年春运将从1月21日开始,3月1日结束,共计40天。经相关部门会商预测,2019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9亿人次。下面用6个关键词“两点四招”梳理今年春运形势,带你提前知晓今年出行的新变化和应对的新举措。
特点:客流呈现“前紧后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圆满完成春运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意义重大。
近期,国家发改委等9 部委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19年春运工作的意见》,并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在京联合召开2019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分析2019年春运形势,对春运工作作全面动员和部署。
总体来看,客运总量增速放缓但结构发生变化,铁路、民航运输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预测全国旅客从不同渠道的发送数据显示,道路24.6亿人次,下降0.8%;铁路4.13亿人次,增长8.3%;民航7300万人次,增长12%;水运4300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
节前学生流、务工流相互叠加,客流高峰来得早、持续时间长,节后客流相对平缓。
2019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认为,运输供需的总量矛盾进一步缓解,客流呈现“前紧后松”的特点,高峰时段部分铁路线路还难以满足出行需要,高速公路部分区段通行压力较大,人民群众对出行品质有更高期待,春运保安全、保畅通、保秩序的任务很重。
难点:自驾出行明显增多
今年春运期间,预计自驾出行明显增多,将给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带来繁重任务;今冬明春煤炭、粮食等大宗物资运输需求旺盛,“以客为主、客货兼顾”难度较大。
对此,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展开谋划部署,提出建立疏堵保畅工作机制,提前开展易拥堵路段治理,对有车辆滞留和拥堵苗头的路段要早发现、早提示、早处置;同时加强路网运行动态监测,及时采取综合性应对措施,加大ETC推广应用力度,努力避免在出行高峰期间进行养护作业,切实保障道路畅通。
今年,各部门将着力优化运输衔接,增强协调性和互补性,相互配合共同满足旅客出行需要。特别是要强化道路客运班线、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与铁路、水运、民航干线运输在客流、班次、时刻上的对接,科学调配出租汽车运力,及时疏运到站(港)旅客,畅通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在统筹兼顾客货运输方面,上述文件要求各地区提前摸清重点物资运输需求,及时制定运输保障方案,统筹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安排重点物资运输。铁路部门也要优化运输组织,充分利用春运前和春节客流低谷时段,采取突击抢运等措施,努力增加货物运量,确保满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
检票:铁路推广“刷脸”进站
推动售票、检票更便捷,是回应各界关切、持续提升春运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今年的相关部署如下:
在售票方面,该文件要求铁路优化售票组织,创新服务举措,进一步扩充互联网售票系统处理能力,改进售票方式,提升旅客购票体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技术防控,遏制恶意抢票和倒票行为,维护公平购票环境。要求道路客运进一步优化联网售票服务,提高可售率、网售率。
在检票方面,要求铁路推广自助实名制核验通道,实现“刷脸”进站,增设“绿色通道”,方便时间紧张的旅客快速进站;要求民航在重点机场进一步推广电子登机牌,实现“无纸化”便捷出行。
安全:紧盯重大隐患治理
安全是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部门正层层压实安全责任,紧盯重大隐患治理,加强违法违规公示,严防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各部门提出多项部署,包括要求对重大隐患要建立台账,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到位;要求车站、机场、码头、重点通航建筑物要严格执行安检制度,全面优化旅客进出线路和乘降组织,防止出现拥挤踩踏事故;要求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强化运行风险管控,严格规范派单管理,规范车辆安全要求,保护乘客信息安全。
应急:完善预案预报预警
关于应急工作,该文件要求重点加强低温、雨雪、冰冻、大雾等恶劣天气的预防、预报和预警工作,并建立恶劣天气应急联合指挥机制和路警联动处置机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总结往年应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细化完善恶劣天气、设备故障、客流激增、延误晚点等各类应急预案,落实好应急运力,组织好应急队伍,备好备足应急物资和铲冰除雪、应急救援设备。
秩序:严惩“高铁霸座”等行为
据悉,今年要求交通运输部门鼓励乘客参与运输安全保障,勇于制止影响驾驶员正常驾驶、侵扰公共运输安全的旅客违法行为;配合公安部门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依法予以惩处。民航、铁路部门则要依法依规对严重扰乱运输秩序、危害运输安全的失信人分别采取在一定期限内限制乘坐飞机、火车的惩戒措施。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说,2018年民航局公布了6批共4209名被限制乘坐飞机的严重失信人名单,铁路总公司公布了8批共1793名被限制乘坐火车的严重失信人名单,起到了很强的震慑作用,在春运中要进一步扩大影响,扩大应用。
他表示,公安、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要持续加强信用记录建设,依法依规对严重扰乱运输秩序、危害运输安全的违法违规违章当事人和失信人采取惩戒措施。此外,加强对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的信用监管,加快推进相关制度建设。
(责任编辑: 陈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