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1日电(孙慧)“深入16个县区,举办22场活动,行程近2万公里,培训乡村医生4000人,通过远程会诊诊断疑难病例60……”乡村医生是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主力军。通过送培训上门、送技术下乡、送服务到家、送温暖到人,来保障农村百姓,特别是贫困地区人群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11月20日,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主办的“乡村e康工程—中恒乡村医生培训”项目阶段总结会暨优秀乡村医生北京大学研修班开学仪式在京举行。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会长李金华表示,乡村医生培训项目通过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平台,将爱心企业、医疗专家、行业媒体、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等多方资源整合在一起,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而开展的一项健康扶贫公益活动。利用现代化的互联互通、远程医疗等手段,培训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夯实医疗卫生网底,提升基层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水平,助力健康扶贫攻坚和健康中国建设。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郝林娜指出,乡村医生培训注重公共卫生服务、常见病、地方病防治,适宜技术等,培训期间举办义诊和科普知识宣教活动,对当地群众进行诊疗服务,增强卫生健康理念。安排专家深入乡村、慰问贫困家庭,送医上门并现场指导乡村医生开展工作。具有特色的是引进远程医疗综合服务,如流动的基本体检(DR、B超、心电、生化、血常规等)、远程会诊,让贫困、偏远地区的百姓受益。项目自2017年12月开展以来,已在广西、山西、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地先后举办了22场活动,涉及国贫县、省贫县、“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培训乡村医生近4000人,通过开展义诊活动,上万群众受惠。
“下一步重点工作将紧密围绕国家卫健委的健康扶贫战略布局,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大胆创新,拓展升级,打造范式,稳步推进。”郝林娜表示,在乡村医生培训项目中主要立足以下几点:一是让乡村医生真正掌握适宜技术;二是让村民每季度能见到三甲大医院专家;三是在村医建起中医专区;四是开展深度贫困地区手拉手活动,助力深度贫困地区的卫生室升级改造,推进项目的远程代教,探索、体检、会诊远程医疗服务的全覆盖,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000年起年担任乡村医生,18年来骑坏了15辆摩托车,跑遍了28个村,谁家欠了多少医药费我记不清,但是谁家的老人病该复查了,谁有什么慢性病,我心里清清楚楚。”山西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党支部委员,乡村医生贺星龙代表全体学员汇报时表示,乡村医生最大使命就是做好基层患者的健康守门人,个人的素质能力至关重要,希望对乡村医生的培训长期且持续的进行下去。作为此次培训班的学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提升自己,更要通过传帮带将知识逐级传递下去。
会上,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向参加该项目的专家和为该项目提供支持的医院分别颁发了证书和奖杯。此外,还举行了优秀乡村医生北京大学研修班开学仪式。据介绍,本次进京研修活动,是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多家三甲医院联合举办,是为乡村医生们提供的一次免费培训、深造进修的学习机会,通过系统学习,使其能够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技能本领,更好的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据悉本次乡村医生代表进京研修时间为二周。学员均来自贫困地区的优秀乡村医生代表。
李金华表示,希望进京参加研修的乡村医生能够抓住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集中精力,圆满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回去后能在工作实践中总结、运用,为更多百姓提供医疗帮助。此外,希望在新的一年,可以将乡村医生培训项目打造出健康扶贫的新模式,在原有好的经验基础上,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在重时效的同时,充分利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平台,精准扶贫,建立典范,做出品牌,使项目发展能够在全国进行推广,为农村基层医疗队伍打造出更多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