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网讯 6月28日下午,大型电视访谈节目“两山路上看变迁,绿色中国十人谈”在陕西省旬邑县举行。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永利,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侯立安少将,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研究员王春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主任周宏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黎祖交教授,陕西省林业规划院副院长葛安新,咸阳市林业局局长邢步宜,中国演员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著名表演艺术家、绿色中国形象大使刘劲等8位领导专家组成的嘉宾团队,与本期节目主讲人中共旬邑县委书记高玉峰和担任现场主持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刘栋栋就“绿色发展,生态惠民”进行了现场讨论。
节目现场
访谈嘉宾合影
“两山路上看变迁,绿色中国十人谈”电视访谈节目是绿色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旨在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绿色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和实践,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一个践行“两山”思想的优秀地域作为案例,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当地主要领导的介绍下,请8位领导专家从实际出发以理论的高度进行剖析,最终达到思想、路径、实践、成效的总结提炼,使之能从理念和操作上对其他地区践行“两山”思想起到借鉴和示范意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永利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侯立安少将
旬邑是革命老区,红色马栏是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曾长期作为关中特区、关中特委、关中分区和中共陕西省委首府所在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特别是习仲勋同志在马栏主政关中6年,在进行艰苦革命斗争、浴血奋战的同时,看到旬邑沟壑纵横、黄土漫天,念念不忘林业生产建设。1940年4月,他以分区专员名义致信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写到“由于关中生产条件的限制,同时又是战争环境,而部队却要急于生产,因此滥伐公树甚至群众私树的事情便非常之多……对关中的保护森林及整个经济建设工作的影响,都是很大的”,保护森林、珍惜资源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流淌笔端。1941年春,关中分区机关迁址前,又亲手栽下了一棵核桃树。今天,一走进马栏革命旧址,在纪念馆门前右侧的核桃树,树冠如伞,枝繁叶茂,77年的沧桑岁月里,既经受了炮火的洗礼,见证了马栏的光荣,更激励旬邑儿女世世代代为建设绿水青山、改善老区容颜,再造山川秀美的新旬邑而努力奋斗。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研究员王春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主任周宏春
红色基因代代传,绿色发展在行动。旬邑历届县委、县政府沿着革命先辈足迹,大力弘扬马栏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要求,坚持生态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用百年的坚持去树木和树人,大力开发绿色生态资源,加快优化人居发展环境,从2004年提出新村建设,2005年提出新农村建设,到2006年提出“努力把旬邑打造成为渭北高原绿色生态产业基地、渭北高原休闲宜居魅力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生态发展模式,确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再到十六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森林旬邑”,切实凝聚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绿色正能量,使县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共旬邑县委书记高玉峰
中国演员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著名表演艺术家、绿色中国形象大使刘劲
在两个多小时的畅谈中,领导专家针对旬邑在“两山”思想的生动实践进行了充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旬邑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精心谋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两山”理论,统筹推进生态文明,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充分结合旬邑自然、经济、文化、历史特点,提出了建设“关中最美县”的奋斗目标,涵盖产业美、城乡美、生态美、社会美、人文美、生活美等六个方面,立下了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的雄心壮志,并按照“东部森林化、中部园林化、西部果园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强叫响“渭北明珠·高原绿肺”生态品牌,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具有旬邑特点的绿色、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发展不仅是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前行的需要。我们要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这正是旬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顺应时代潮流,践行“两山”思想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