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网讯 近日,从湖南省文化厅网站公示名单中获悉,衡南县泉湖镇农耕民俗“赶二八”榜上有名,荣获“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为创建特色文化品牌,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全省民间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省文化厅于今年3月启动“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申报评选活动。经专家评审并公示,共有45个县(市、区)和乡镇入选2018—2020年度“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衡南县泉湖镇农耕民俗“赶二八”,始于明朝,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传说明初年间,衡阳连年干旱,百姓民不聊生:寿佛爷于泉湖显灵,施法降雨,普救众生衡阳人感 恩戴德,特在泉湖庙山筑庙,于寿福爷生日的这天,也就是二月初八,举行朝拜盛典,同时举办舞龙、唱戏等庙会文娱活动,泉湖二月八民俗庙会便由此而来,传承至今。
二月八节日期间,酬神诵佛的歌舞沸腾,吸引八方远客,商贾便借此机会展开民间贸易活动,交易各式农耕物种与器具,慢慢演变为开启春耕生产的衡阳农耕文化节会:每年的二月八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繁荣的见证,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宛如一幅朝朝代代的清明上河图,见证着衡阳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每到这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贩汇聚泉湖镇,人数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泉湖街方圆5公里,摆满了各色农具、草药、树苗、蔬菜种子,全景展示衡阳先民独特的发明创造与特殊的农林牧副渔耕作方式,是衡阳地区的魅力名片。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步被机械化取代,传统农具渔具也日渐失传,从2011年开始,泉湖二月八变 民间自发为政府主导,开始树立文化品牌。每到节前,花鼓、唢呐、渔鼓、杂技、魔术等戏曲曲艺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轮番上演,酃酒、烧饼、红豆腐、七巧龙等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地方特产在这里展示,泉湖二月八也自此名声大震,一跃成为衡阳市文化品牌。
2016年,“泉湖二月八”被正式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以来,新一届泉湖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集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观光、休闲、体验的农耕文化特色小镇,进一步擦亮“泉湖二月八”这块金字招牌。县直文化部门也正积极备战“泉湖二月八”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农耕文明之火,光照四海,让泉湖镇二月八流传千古,惠及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刘先卫、罗诗斌)
(责任编辑: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