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企业责任
60年风筝老手艺遇传承困境 连上互联网这根线才能飞得更高
2018-05-09    来源:公益中国网
    公益中国网讯 我国传统文化众多,但传承境况堪忧。老祖宗留下的手工风筝扎制技艺,传下去竟成了最大难题。金氏风筝第四代传人王赤峰对此颇有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很难坐得住去坚持一项手艺,让他们把做风筝当事业更是困难,等老一代走了,这条脉不能断。”

5月8日,在百度主办的中国企业智能营销创新峰会上,百度启动了文化遗产守护者计划——百度匠心中国行行动,王赤峰来到现场,这是他“触网”的一次尝试,也是传统手艺人借力互联网重现价值的必趋之势。新的时代里,老手艺不联网,只能越来越小众。

千年风筝历史,60年手艺传承却成了问题

王赤峰今年68岁,做了60多年风筝,从七岁开始就与风筝结下不解之缘。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他做的盘鹰风筝不论大小都可以在无风情况下滑行,甚至形态已经做到以假乱真,所以在风筝界又有“鹰王”之称。

既有传统民间文化韵味,又兼具现代力学理念,王赤峰传承的金氏风筝在业内堪称一绝。‘扎’、‘糊’、‘绘’、‘放’,每一步都有讲究,王赤峰说,有时候只是扎一只鹰架,就得2个月时间。他还将风筝带出国门,在国际大舞台上和外国友人交流老祖宗手艺。老爷子的风筝也曾在国外被拍出高价,有时甚至一个难求。

手艺虽好,传承却成了问题。现在的孩子们已经没那么耐心,很难坐得住去坚持一项手艺,更难把做风筝当做事业。手工风筝的技艺会不会因此慢慢消失在历史洪流?随着岁数增长,王赤峰对风筝的热爱也慢慢成了对手艺传承的担忧,尽管他的女儿王寒冰现在已经成为了金氏风筝的第五代传人,但风筝文化的受众仍然有限。

王赤峰逐渐意识到,在这个时代里,东西好仍不够,还得会吆喝。

看到年仅 4 岁的外孙女都会接听智能手机、玩平板电脑时,王赤峰着急了,“现在年轻人都在网上,但我们找不到。很多人愿意买街边地摊的风筝,以为那就代表了风筝,其实那不能体现中国风筝的手艺,风筝文化要博大精深的多,但我不知道怎么告诉他们。”

互联网能不能帮老手艺重新讲故事?

王赤峰的焦虑并非个案。熊氏珐琅的第三代传人熊松涛同样坚守着珐琅技艺的匠心,53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制胎、打磨、掐丝、点蓝……但同样苦于不懂宣传,在业内赫赫有名的“熊氏珐琅”品牌对于大众市场却始终鲜有人知。杨梅竹斜街里的老北京兔儿爷店同样如此,老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人张忠强说,整个北京还在坚持做兔儿爷的手艺人已经不到20位,而他也已经50多岁了。

“必须和这个时代融合、和年轻人融合。”王赤峰越来越明白,主动拥抱这个时代,老手艺才能传播出去、传承下去:“我年纪大了,但为了传播风筝文化,我必须学上网,我用‘一指禅’学打字,就是希望能和更多人沟通。”

手艺人个人的力量有限,百度决定启动“百度匠心中国行”计划,帮助这些老手艺人“触网”,将他们口中讲述的故事,通过百度信息流更精准地传递到有兴趣用户的眼前。

数据显示,一周之内,金氏风筝的内容出现在周边20万人以上的百度App信息流中、获得超过2000多个点击。兔儿爷、珐琅文化的故事也同样在一周内引发20万以上网友关注,网民的热情出乎意料。此外,百度还通过AR技术还原风筝制作过程,让更多人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原来还是有那么多人想了解我们的。”收到反馈后,熊松涛很是感慨,“我觉得信息流的优势就在于它虽然看似没有刊登在一个明显的地方,但是能看到这条信息流内容的,一定是筛选出来的,有意愿看到我这个内容的用户,这个机制我目前还研究不透,但效果好就是硬道理。”王赤峰则看到了更实际的变化,他在现场表示:“现在经常有陌生电话打进来,说是王老师吗,能和您学做风筝吗?一点一点的,关注风筝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

有消费者感慨,其实大家对传统手艺都有一种情怀,但是苦于这类信息太少,平时根本不知道这些老手艺人藏身何处。因此,通过互联网的技术能力,确实让传统文化有机会、更大化地贴近年轻人。

用新技术给老文化“换装”

这些尝试提示我们,唤醒老手艺,不妨多参考商业营销的思路,利用最新技术和传播手段,让传统文化在商业社会中找到新的位置。据了解,此前百度还曾采用AR技术复现中国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用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感知到老手艺的技术,并借助百度搜索、百度百科、百度输入法AI表情包等多种形式,帮助木板年画文化实现上亿级别的曝光。

可以看出,百度正尝试利用自身流量、资源、技术、大数据等全方位优势赋能传统老手艺。百度搜索公司市场部总经理陈志峰表示:“中国有很多老手艺,外国人喜欢,但我们自己却不知道,这是很可怕的。百度有技术、有产品、有流量,曾经帮助很多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重焕生机,这种能力同样可以用在文化救助上,用新技术激活老手艺,促进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是互联网平台在这个时代的一份责任。”

新技术的加持给了老手艺人信心。在王赤峰看来,只有更多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参与到观赏、制作、创作的过程,成为日常喜爱的消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及工艺传承的问题。中国文化的传承之路依然漫长。想要重塑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还需在借鉴商业营销思路,在传播上与时俱进。只有国内市场的兴旺发达,让手艺人守得住那份骄傲,让传承人的辛苦担得起养家糊口,才能让中国文化真正传承下去、真正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徐小刚)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