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冰花男孩”仅得500元 这是最恰当的处理方式
2018-01-25    来源:腾讯大家

       “冰花男孩”的照片和故事刚出来时,立刻就刷屏了,很多人在为“冰花男孩”的事迹而感动,同时也在通过这个故事,想警醒自己或者身边的孩子或者学生等等,应该知足常乐、努力生活。

       我觉得一些公众条件发生式的感性解读和正能量套路的升华是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只有到这个层面的思考的话,显然是不够的。除了老友孙旭阳所说的“赞美苦难有多残忍”这个我也深深赞同的观点之外,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案例去解读很深刻的一些社会原因与背景,如果有在农村生活经验的就可以知道,这个故事背后,学生们长途跋涉去上学的“励志故事”,背后是关于中国“撤点并校”的一个重大问题。

       同时,公众对于“冰花男孩”爱心捐助,其实也走入了误区,在看到“冰花男孩学校获捐10万,81名学生每人发放500元的暖冬补助”新闻后,认为钱没有全部给这个孩子的家庭和个人,孩子仅得500,就开始骂当地政府。这其实又是更深的误解和错误认知了。



        “冰花男孩”绝不是正能量励志故事


       资料显示,这是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具体说来,就是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从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全国减少小学371470所,其中农村小学减少302099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

       由此我们就可以想象,为什么这些小孩要每天步行这么远的距离才能去上学,因为在他们的村里,基本上就没有学校了。这种现象不是个例,现在在很多农村是普遍的。以前在没有中午营养午餐的时候,还有很多孩子是饿着肚子或只能啃些冷窝头、冷馍等上下午课的,因为家太远,根本没有时间来回跑回家吃饭。现在基本上这些乡村中小学校,都有了营养午餐,解决了这个午餐的大问题。但上学路途遥远的问题,远没有解决。

       当然这个政策本身是有很多理由去推动的,就比如说很多村小的师资力量比较差,公办的老师太少或不愿去艰苦的村里,很多都是素质较差的民办教师代课,确实有必要进行资源整合。同时随着父母进城打工,村里的生源也越来越少,有时候一个班级可能也就三五个人,一个学校就二三十个人。这个时候如果每个班级安排一个老师,这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但如果一个学校就一两个老师,教学质量也堪忧,所以这种改革本身有很大的合理性。

       但同时这些年来,很多人也在反思这个政策是否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是我们当初没有考虑周全,比如有些更偏远分散的地区,不可能每天往返学校和家里,而过早地让小孩成为寄宿生,远离父母的陪伴和照顾;或者说父母要搬到乡镇进行陪读,也增加了很多贫困地区家长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有可能会加剧一些儿童的辍学。这些都是政策导致的一些可能的后果。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应该也要回过头来好好反思下这个政策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同时要出台一些政策能够弥补这些负面影响所造成的某些社会新的问题。

       只有从这个更深入的层面去看待这个问题,可能才会避免有更多的“冰花男孩”现象出现。也就可以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正能量或者说值得感动的事情,它本身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要通过这个现象去发现背后的问题,应该要从简单的感性认识提升到更理性的社会层面的思考。



       爱心善款分配更要兼顾社会公平


       在感动了众多公众之后,故事自然而然走向了爱心捐赠的环节。仅一天已收到来自社会各界逾30万元人民币的捐款,并且还在增加。云南官方1月9日发布通报称,将由云南省青基会和昭通市青基会统一接收捐助,并用于救助当地更多的贫困学生。已把首笔10万元的捐款交予“冰花男孩”的所在学校及附近位于高寒山区的学校。而据报导,“冰花男孩”现场仅领到了500元暖冬补助。

       没想到通报一出,立刻引发很多人的不满,人们质问:赞助钱能到孩子手里多少?为什么不让直接转?是不是想雁过拔毛?面对这样的走向和公众担心,尤其是一些评论者和记者的无知在误导公众,我就特别着急。这些质问是可以理解,但不能只停留在这样的简单质疑,而是要去思考一下善心本质,难道就是为了一个孩子,还是无数和他一样境遇的孩子?如果有精力和能力的公众,更鼓励自己介入去真正监督善款的使用,比如进到云南基金会官网,看看项目的筹款进展和使用情况,再批评也不迟。

       其实就本次事件来看,官方的做法的正确的,首先是具有公募资质的青基会接收善款(而不能直接汇给个人,否则根本无法监督善款使用情况),然后冰花男孩与其他同学,以及所在学校和附件的学校一起得到善款补助(而不能只有一个人享受,否则是对其他相同境遇的同学、学校是不公平的),所以也只有这么做,才是符合社会利益最大化,最为公平的方式,能够来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这个社会的关爱,因为对其他孩子来说,他们的境遇是一样的,他们应该有平等的接受这种社会关爱的一种权利,也只有这样的话,社会的关爱的价值才能更大的凸显出来。

       所以现在有人质疑说爱,这个孩子就只拿到500块钱,其实这种恰恰是对公益的一种初级的认识,把公众的认知带偏到沟里去了。试问,难道把这个30多万都给这个孩子就是解决问题的吗?这样制造一个个体和家庭暴富就是合理,能解决问题的?显然不是的。更何况,在云南青基会的主页里,这个项目的筹款,本来就是为群体而募款的活动,这个公益活动叫“青春暖冬行动”,是要号召社会爱心人士,通过云南青基会为孩子们捐赠爱心善款,帮助他们温暖过冬。收到善款后青基会将以每名孩子500元的补助标准给予困难孩子一次性的“暖冬补助”,并及时通过当地团县委将温暖的爱心送达到急需孩子的手中。在云南青基会官网上,项目的进展和筹款来源明细都有日常更新,透明度上是方便公众监督的。这也说明,500元是筹款时设定的,同时筹款的目标也不是为了冰花男孩,而是类似情况的孩子们都可以享受到的关爱,并没有违背捐赠者意图和更改用途。公众质疑,其实是不了解实际情况或者被误导了。

       当然,现在也有人了解到,其实冰花男孩家庭经济状况在该村属于中上等水平,不属于低保户,此外他父亲名下有两辆车,一辆是北京现代小轿车,另一辆是五菱荣光面包车。因此又有些人开始略感上当受骗的感觉。其实这大可不必,首先这个事件的善款是大家主动发起的,其家庭并没有像“罗尔事件”那样发生了筹款。当然,这个也再次说明,指向个人的社会爱心捐赠,其实都多么容易出现问题啊。

       要学会相信公益专业机构并监督之


       这几年关注公益比较多,所以类似的事件其实已经屡见不鲜了。这些故事都有一个类似的路径,就是因为某一个偶然的因素,让某个体或者一个群体或者一个区域,在网络上火爆了然后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于是就有雪花般的爱心和善款纷沓而来。那这个群体或者个体就会短时间内受到的大量的关注。

       但这个大量的关注有时候会到导致另外一个结果,就是过度的关注,这个个体、群体和区域的这个需求过分地被满足,或者说已经超出他们的需求。其实这本身也是中国公益行业的一个一直值得我们反思的,尤其是公众应该有不断地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公益太过于依赖于这种大爱无疆感动式、煽情式或者一时热点性的这种模式,而不是一种常态的、长期的公益的方式。

       第二个问题就是公众对于公益关注,更多的是在乎只关注某个个体,而忽视某个个体背后的庞大类似的群体。这种情况是不利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因为在全社会都关注下,某个个人的需求其实是有限的,但是整个群体的需求,却往往被一个人的需求而掩盖,所以大家公众反而会忽视的一个群体的需求,然后大量的物资和善款都集中到某个个体的身上。这反而制造了另外一种不公平的现象的出现。我一再举例的就是前三四年发生的杨六斤事件,就是因为大家只关注个体,而且绕过了专业公益组织而最后成文闹剧的。

       2014年,广西卫视公益节目《第一书记》扶贫活动报道了贫困学生杨六斤的故事。报道说,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弟弟改嫁。爷爷奶奶去世后,他就住在亲戚提供的空房子里,独自生活。他每年只能从堂哥那里领500元生活费,常吃野菜充饥。

       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媒体将杨六斤的个人账户公布在电视上,一个月时间里收到的善款达到500多万元。但随即又传出:杨六斤的亲戚及镇干部为图谋巨额捐款,准备将在外的杨六斤强行接回;获得巨额捐款的杨六斤成为了香饽饽。可是试想,当初要是又一个专业公益机构接收善款,除了满足杨六斤的基本的需求外,把剩下的几百万给其他类似困境儿童群体,既可以避免杨六斤成为唐僧肉,还可以更更多人受益,不才是最好的结局吗?

       所以每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大家的爱心是值得赞扬的,但是大家应该要不断地在这种初级的感性冲动基础上,能够有更深刻的思考,能够把自己的爱心转化成一种社会真正的公益推动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关怀,而不是简单地被感动,然后想着条件反射式针对个体的爱心捐献,这种模式显然不是一个公益的健康、合理模式。那通过“雪花男孩”的案例,其实不仅可以反思这背后小孩的个人困境的问题,同时要反思大家对于类似的这种帮扶行为本身,是否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责任编辑:徐小刚)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