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网讯 自2015年10月项目启动以来已经覆盖四川、贵州20个县203个村,其中9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受益儿童达10万名。解决儿童福利问题包括儿童户籍、儿童大病救助、辍学儿童返校等25000余例,将国家对儿童的福利和保护政策零距离链接到每个留守儿童,满足其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社会融入等方面的需求。这是启动两年来的中国扶贫基金会童伴妈妈项目交出来的一份“成绩单”。
2018年1月16日,“中国扶贫基金会童伴妈妈项目进展发布暨罗霄山、乌蒙山片区项目启动仪式”在京成功举行。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江西慈善总会副会长朱和平、云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陈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高玉荣、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长江以及来自云南省、江西省地方政府代表,关心与支持童伴妈妈项目的爱心企业代表、机构代表、媒体代表近百人参与了此次活动。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奎、中国扶贫基金会助理秘书长秦伟共同参加了活动。
根据2016年11月民政部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不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902万人。庞大的留守儿童数据的背后是儿童监护人缺位而造成的诸多问题。针对此社会问题,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15年10月,发起 “童伴妈妈”项目,陆续覆盖四川以及贵州两省,接下来项目即将推广至云南及江西的贫困地区。云南和江西是我国贫困面较大的省份,尤其罗霄山区、乌蒙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由于地理和经济条件的原因,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了当地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分布广、与父母联系少等问题。
两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童伴妈妈项目与四川省团委和贵州省民政厅合作,累计筹集资金2300多万元。项目在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项目覆盖四川、贵州两省11市20县203村(包括9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受益儿童近10万人。童伴妈妈累计收集并解决项目区儿童福利需求25000余例。参与童伴之家活动的儿童达41万余人次,家长达9.6万余人次。项目开展得到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和儿童及家长的欢迎和肯定。在地方合作伙伴的支持下,项目模式在四川、贵州复制到600个村。
童伴妈妈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佟丽娅、易烊千玺等明星以及加多宝集团、敦和基金会、徐工集团、卡特彼勒基金会、凯德集团、兴业慈善基金会、天狮集团、途牛旅游网、西门子家电、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公益宝贝爱心网商支付宝爱心网友、淘宝充值公益随手捐爱心用户、善行者爱心队员等企业及公众的大力支持。2017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王名老师基于对童伴计划模式实践的实地调研和经验的总结,在两会期间提交了《推广“童伴计划”经验,加大贫困地区儿童福利递送力度》的建议案。
中国扶贫基金会助理秘书长秦伟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童伴妈妈项目进展及未来规划”,秦秘书长表示,童伴计划是中国扶贫基金会首个专门瞄准儿童福利保障与儿童保护的项目。项目以“童伴妈妈”为抓手,以“童伴之家”为平台,以县级横向联动机制为保障,建立村级留守儿童监护网络。通过对童伴妈妈持续进阶的培训,建立了一支扎根基层、专业水平较高的妇女社会工作者。接下来,童伴妈妈项目将决战精准扶贫主战场、向深度贫困地区复制项目模式,让更多留守儿童受益;同时动员各方力量,有效配置资源,增强项目持续发展能力。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记者长江老师在了解到童伴妈妈项目后,和栏目组拍摄团队赴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绥阳县采访童伴妈妈和那里的孩子们。活动现场,长江老师分享了她采访的几名童伴妈妈以及孩子的故事,她希望能够通过媒体人的力量,把善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支持留守儿童的发展。
活动上,中国扶贫基金会助理秘书长秦伟与云南省民政厅、江西省慈善总会共同签署了童伴妈妈项目合作协议。随后,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高玉荣、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奎、以及来自云南省、江西省政府代表共同撒下爱的源泉,标志着童伴妈妈项目正式走进罗霄山区、乌蒙山区。
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在活动总结时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贫困地区儿童健康、儿童教育、儿童保护、儿童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童伴妈妈”项目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实践,形成了 “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落地实施模式。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探索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多方面共同努力,构建并凝聚多方力量:有效配置资源,面向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特殊需求的社会服务工作。
(责任编辑: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