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疏解首都功能的重要行动之一,北京市全年计划疏解提升市场120个,其中农副产品市场68个,包括升级改造43个,疏解清退25个。
伴随着菜市场的疏解清退,带走的不只是一部分人的记忆,商家、顾客等人的命运也随之变迁。政策希望要疏解非首都功能,也要保证首都人民的“菜篮子”。
八里桥市场外迁
或暗红或深蓝的布袋与便携小拖车穿插于人群中,两米宽的过道五六个人挤着缓慢移动,柜台式的商铺堆上半米高的蔬菜水果,商户以近乎呐喊的声音叫卖着,这是地处北二环的新民菜市场每天上午进行的场景。如今这样的菜市场在北京城中心乃至四五环外都已难寻踪影。
在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的背景下,北京菜市场正经历着摊饼式的外迁或自我升级。
电动小三轮、小型货车载着来自河北的蔬菜、天津的牛羊肉等货物从四面八方涌入八里桥市场,海鲜、肉类等气味混杂着喇叭声打破黑夜的宁静。
清晨,市场周边的居民在这里开始他们一天的生活,八里桥市场也开始显现出它真实的一面。工艺品厅、百货厅等经营区的商户已经搬离;服饰厅刚被拆毁,废墟还没来得及运走;卖餐厨具的商户把存货杂乱的堆放在店铺门口的道路上,贴上一张红底黑粗字的“拆迁甩货”;还在运营的水产、蔬菜等商户对于何时搬迁充满着不确定,只知道必须得走。
2016年《通州区产业调整退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给全面完成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不符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产业调整退出任务定的时间节点是2017年底。
按照规划,八里桥批发市场需先清理周边小商品及建材等低端产业,进行农产品(7.620, -0.06, -0.78%)批发市场选址,异地搬迁。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官网显示,八里桥市场将外迁至30公里外的滁县镇大柳树村。大柳树村位于京津冀交界处,紧挨着天津武清和河北香河。这个营业面积达20万平方米,曾拥有66个规范化交易厅、棚的交易市场,在延续着它最后的繁荣。
《通州区八里桥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集体土地非住宅地上物搬迁补偿实施方案》显示利用棚房经营的商户,补助费为300元每平方米,在规定期限签约的给予150元每平方米奖励。而提前搬迁奖励截止期限为2017年8月8日。
“补贴的钱终究弥补不了这期间的收益损失,所以八里桥三分之一的商户还在持观望态度,能拖就拖,趁着这段时间多挣点”,一位已搬离八里桥市场的工艺品商户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八里桥市场客流量那么大,一下子搬走,新的市场培育起来得一两年时间吧”,他在合美渔都商城咨询着租商铺事宜,对比考虑租金和客流量的问题。
张敏在半个月前租下了合美渔都商城一个厅入口处的两个商铺,一个卖古玩,一个卖饮料酒水。“现在就是在做亏本买卖。这边都是空的,基本没什么人。但八里桥市场迟早要搬,而这边大小远比不上八里桥,所以先抢占先机,否则那边商户一涌过来,那时再想租就没那么容易了。
据合美渔都商城招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商铺还没商家入驻,但一半商铺已被预定,“最近前来咨询的人很多,基本都是从八里桥市场过来的”。
疏解、腾退
在八里桥市场做生意快十年的水果商胡一伟对于之后去哪里做生意还不确定。他说,“家庭生活关系都在这,不想去离家太远的地方做生意,未来转行也不可能了,目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对于要搬迁的商户,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生活在市场周边的人,逛菜市场采购是生活必需,尤其在一些老年人集中的社区,“遛弯逛菜场,买菜当锻炼”,周边菜市场的搬迁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变革。农副产品市场搬走后,周边环境得到整顿和改善,但是买菜也不方便了,这次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堵”住了一些方便之门。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后,疏解非首都功能开始在四大领域铺开。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机构,部分行政性、事务性服务机构成为疏解的重点,菜市场、农贸市场均在疏解之列。北京市商务委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明确,“区别对待农副产品市场,以规范、改造、升级为主”。
今年6月,商务委联合发改委、规划国土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完善便民商业设施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中,对现有的两类菜市场(农贸市场)分类进行疏解。符合生活性服务业行规范的菜市场进行升级改造,要撤除菜市场的依据“撤一补一”的原则提前规划采取替代措施。
像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八里桥农副产品中心这种区域性批发市场需要部分搬迁,而新民菜市场、崇文门菜市场等暂时关闭进行改造升级。
根据指导意见,疏解腾退的空间优先让位于蔬菜零售、便利店等便民服务设施。但是建的没有拆的快,这成为菜市场搬迁后市民心里的隐忧。在八里桥市场附近居住近30年的王大爷,见证了八里桥市场1998年的建成与之后的繁荣,对于市场搬迁他更多感觉到的是不习惯,“关键它不是整体搬迁,是树倒猢狲散,资源被分散了,以后买东西还得各处跑,太折腾”。
规划后考虑人口规模、设施面积等因素,每个行政社区蔬菜零售网点数量不少于2个。据北京市商务委发布的数据,今年1-10月,全市共建设提升蔬菜零售等7类基本便民商业网点1181个(其中新建849个、规范提升332个)。分业态来看,新建提升的蔬菜零售网点405个,便利店(超市)178个,早餐店140个。
新旧转换
昔日皆地处繁华闹市区的四大菜市场都经历了命运的变迁,如今西单、东单菜市场已经不复存在,朝内菜市场迁址,并改为超市经营,崇文门菜市场独自守候至2010年,之后也告别崇文门,外迁广渠门,走上了超市化经营轨道,这些只是北京菜市场“内升外扩”的部分缩影。
新民菜市场作为十五年前的北京市第一批“菜篮子”工程挂牌市场,经历了2016年5月开始的四个多月的升级改造,在9月份恢复营业。现在它是市中心区为数不多的大型菜市场,成为见证北京菜市场十多年来从露天式到大棚式再到封闭式形态不断升级的典型。
“在这里还能看到老北京菜市场的影子”一位刚从新民菜市场出来的大爷说道。在这里,年轻人和共享单车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上午九点钟,500多辆老式自行车与电动车在人行道两侧呈三列一字排开将菜市场东西南入口团团围住,相约去菜市场的邻居从菜市场周围的居民楼中涌出,此时菜市场外的交通是短暂混乱的,五六名治安巡逻志愿者在菜市场几个入口指挥着交通。
只是即使经历过改造的新民菜市场,它的购物模式也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背离。北京旧式菜市场的未来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新式超市也在变革中前进。
“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购物习惯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80后一代人来说,生鲜食品的需求本身不是那么迫切。因为年轻人呈现小家庭化,做饭很不经济,只对加工食品要求高。而老年人有时间,习惯于买东西自己回家做。所以零售业正在经历着变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对记者表示。
对于住在离新民菜市场不到两公里的80后刘春来说,新民菜市场是个遥远的存在。“陪我妈去过一次,里面就像一场大混斗,呆五分钟耳朵都受不了”,他表示自己现在基本上都选择去商场或直接网购生鲜食品送货上门。“不用忍受夏天批发市场30几度的高温,还有卖不完的蔬菜、海鲜的腐烂气味,进那种菜市场走一圈,白鞋子基本就得废掉”。
“北京一些老旧社区老年人非常集中,在社区周边传统批发市场外迁的情况下,中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购物问题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陈立平说道,同时他向记者介绍北京市为解决此类问题而提出了北京社区商业的八种业态,包括便利店、生鲜超市等。
便利店主要解决了年轻人即时性消费问题,而生鲜超市立足于社区,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的生活问题,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社交场所,领里之间、居民与店员在聊天的同时就把菜买完了。“生鲜超市成为了老年人购买生鲜食品的新去处,它80%的顾客也都是老年人”。
作为立足于社区商业的超市发也在这轮变革中寻求着改变。“为了满足中老年人的购物需求,吸引从传统市场转过来的中老年客户,超市发开早市,六七点钟便开门,同时根据需求丰富菜的种类数量。在传统市场搬走之际,为了填补消费者购物需求的缺口,在政府的指导下,超市发也根据市场利益走,在相应的点开设‘小而美’的门店。”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燕川对记者表示。
物美、京客隆、超市发
2016年时任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卢彦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时表示,只占整个北京总面积8%的城六区,承载了60%的人口,70%的产业,70%的三甲医院,70%的高等院校。所以城六区要做减法,疏解非首都功能。而郊区新城要承接城六区的好资源,做好相关配套设施,让住在那里的人在那里工作,实现职住平衡,避免来回潮汐式的钟摆式的格局。
疏解后的农贸市场仍有部分留在京城内,例如八里桥的蔬菜、水果等农贸市场将留在通州境内,但是将不在中心城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从占地1680亩缩减至670亩,并不是整体搬迁,一些农产品的初加工等部分被疏解了出去,迁到河北高碑店、沧州、大同等地。
菜市场旧貌换新颜,不少民众却表示喜忧参半。“我60多了,没工资收入,我们普通老百姓(57.050, -0.05, -0.09%)想的就是随之而来的物价上涨,就比如说我在市场上买条鱼就五块钱,在商场就得七八块钱”。住在八里桥周边的王大爷向记者表示。
果蔬价格平稳的在于果蔬的供应。根据北京市商务委联合河北省商务委、商务厅的联合规划,在2020年将建设完成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一核双层、五通道、多中心”的流通网络来保障北京市鲜活农产品供应,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到2020年,津冀供京蔬菜数量比重由2015年的20%提高到25%;北京农产品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过境物流比例下降90%以上;津冀环京地区年产地预冷、冷藏鲜活农产品数量超过300万吨。
今年上半年,市发改委和市商务委发布《关于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商业便民服务设施项目的暂行规定》,计划每年安排约两亿元用于补助商业便民服务设施项目,以引导、带动更多企业投资商业便民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从今年起连续安排3年,新建、在建网点都可以尝试申请政府补贴。
第一批补助项目主要涉及便民服务综合体、蔬菜零售、生鲜、便利店、早餐店等。在公布的第二批申请补助的项目中,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申报的51个项目经过初步筛选、专家评审,符合支持条件,拟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
申请企业中还有北京市民非常熟悉的物美、京客隆、超市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