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这一根本立场的鲜明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和接续探索的重要使命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在实现生产力从相对落后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转变的同时,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巨大飞跃,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些战略性谋划和示范实践,意味着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也标志着我们对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共同富裕是分阶段实现的全体人民的全面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正确认识共同富裕的全民性。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在实现方式上强调全民共创,全体人民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倡导和鼓励全体人民勤劳致富、创新致富;在实现目标上,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富裕,强调全民共富,不是均等富裕,是人人享有。
科学理解共同富裕的全面性。共同富裕是物质共同富裕与精神共同富裕的统一,是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我们主张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体现出对共同富裕丰富内涵的认识由单一物质领域向多维领域的拓展,这是由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多方面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然逻辑。
充分认清共同富裕的过程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有的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我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能好高骛远,作兑现不了的承诺。我们必须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冷静睿智的头脑眼光,蹄疾步稳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征的体现
共同富裕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驱动下的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谋取利润为目标的无限扩张的商品生产。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逻辑追求的是资本的自我增值和利润最大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生产是为满足人民的需要,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工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幸福的美好生活。
共同富裕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困境,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而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之一,不仅是经济繁荣的体现,更是社会公正与进步的标志,体现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价值追求。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践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共同富裕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寓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中。无论是先发国家还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都未能解决贫富分化这一世界性难题。作为人类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史中最恢宏、最壮观的实践图景,14亿多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必将昭示出人类文明进步的向度。共同富裕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之中,共同富裕除了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达程度和社会进步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及其文化形态,这无疑是具有文明形态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所遵循“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价值旨归”的发展模式,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文明新形态,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原创性实践。
夯实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制约,也是发展质量不高的根本表现。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解决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
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基本经济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治理的显著效能。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多种分配方式各扬其长,各种市场主体各得其所,各种要素各显其能,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既让经济发展充满生机活力,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不断健全分好“蛋糕”促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实现共同富裕,就是把社会主义先进的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财富积累的同时,努力做到对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完善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
不断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追求体现着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发展,反映着经济社会的重要进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恩格尔系数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现每个国民葆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斗志以及自信的心态。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促进精神文化产品高质量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民心,鼓舞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