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聚焦五大方面 四川全面发力推进乡村振兴
2023-12-14    来源:华西都市报

  12月13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记者从会上了解到,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粮食产量数据,四川全年粮食总产量718.8亿斤,增产16.7亿斤、增长2.4%,创26年来(即重庆直辖以来)新高。

  会上,农业农村厅厅长徐芝文介绍了四川省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有关情况,攀枝花市仁和区区委书记班宏分享了仁和区是如何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

  四川粮食产量

  连续4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四川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理应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徐芝文介绍,四川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今年创26年来新高,生猪出栏、油菜籽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数量居全国第二,认定省星级园区155个,第一产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前两位;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全面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水平明显提升;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中央部署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任务全面完成,农村活力动力不断增强,呈现农业稳中向好、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良好局面。

  攀枝花仁和区

  芒果成为农民致富“金果果”

  2022年度攀枝花市仁和区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仁和区是如何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

  “从1987年在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种下第一株芒果苗,30多年来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40.5万亩,建成省五星级芒果现代农业园区,可以说芒果已经成为仁和区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的‘金果果’。”班宏说,得益于芒果产业的发展,混撒拉村也实现从当年的贫困村到现在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全省首批零碳村庄这一华丽的蝶变,2022年混撒拉村芒果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产值超亿元,全村426户农户收入10万元以上的占比达75%以上,“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富裕村。”

  “混撒拉村的发展就是仁和区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班宏介绍,产业的兴旺,让乡村保持了活力,也带动乡村各项事业协同发展。

  五方面发力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徐芝文介绍,下一步,四川将着重在五个方面发力,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聚焦粮食高产丰产发力,坚决保障粮食安全。坚持粮食生产首保粮食播面,制定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坚决确保动态清零;持续推进种植园地优化改造,严格实行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

  聚焦农田水利建设发力,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实施天府良田攻坚提质行动,坚持整市、整县、整片推进,建一片、成一片、用好一片,用8年时间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聚焦乡村产业、人居环境等短板弱项发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落实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加快打造功能完备、设施完善、富有特色的四川现代化乡村。

  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力,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监测帮扶机制。落实产业帮扶政策、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政策、落实好《帮扶39个欠发达县域农业产业发展12条措施》。

  聚焦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发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在“1+20”试点区域开展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积极探索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构建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共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实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责任编辑:子规)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