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强化路径
2023-12-07    来源:光明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不仅包括农村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还包括乡村文化的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推动下,各级政府度重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面向农村地区组织开展了多项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使乡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乡村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得到广泛培育,家庭和睦、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不断涌现,农民精气神进一步得到提振。
       同时,近十年来,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正凭借其便捷性、社交化和开放性的特征,通过移动媒体、数字电视等多种形式赢得人们的广泛关注,不仅仅是在传播领域,更是演化为一种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客观环境,对人们的交往和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网络直播、游戏、短视频平台等发展迅猛,广大农民群众已成为其重要主体。新媒体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有效的途径,通过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形态的有机统一,使传媒新技术和农民群体形成良性互动,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针对农民主体的独特性,从思想、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建构,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文化建设路径。
       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新媒体时代,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农村群众的思想引领、文化培育和道德建设,明确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特别要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软件”上下功夫。主流媒体应该发挥其引领舆论的优势,注重其理论性和先进性,对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针对农村群众进行及时宣传。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特别是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农民生活,使马克思主义在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深入人心。挖掘传统民俗文化,打造优秀的家风文化,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法治观念,扎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同时,继续加强对网络环境的规范和治理,打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
       创新形式把握农民群众需求。近年来中国新媒体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科技不断融入,随着社交媒体、移动传媒终端的迅猛发展,媒体中介中的精细化分工程度更加明显,各类媒体资源也不断升级整合。特别是2021年以来,随着我国AI、XR等技术助力网络视听行业开启了信息内容表达新的场景,农村群众对移动端的使用频率在逐年增大。新媒体时代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就要拓宽传统渠道和平台,针对农村群众不同的需求,将移动端特别是手机端作为开发重点,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创造出更多的移动端原生产品,开发出适配农民群众的创新媒体形态。同时,需要注重突出信息形式的活泼性趣味性,通过融情于物、寓情于景的体验式、互动式,让所展现的内容鲜活起来,借助精神浸润和人文渗透,以人们喜闻乐见和便于操作、利于参与的形式加强农民群众思想教育和文化引导,有效发挥新媒体技术在践行村规民约、树立良好家教家风中的作用,弘扬文明乡风、传承良好家风和滋养淳朴民风。
       以农民视角丰富传播内容。新媒体时代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善于发掘农民群众感兴趣的内容和主题。主流媒体要结合乡村受众和对象,挖掘更多具有农耕农趣农味、充满正能量、形式多样接地气、深受农民欢迎的文化产品供给。要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用农村人的话语进行表达,要以小切口展现大道理,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生动展现信息内容的时代气息和理论之美。同时,还要注重保留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赓续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农耕文明,展示民族特色等原汁原味的元素,发掘乡村多元文化价值,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增值,促进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让乡村文明展现出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要把话语权交给农民群众自己,让农民成为新媒体的主角,利用普通农民的视角、语言讲述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现实生活中的喜悦与苦恼,用真切的案例、基层的努力、奋斗的经历、特别是普通农民的实践见证家庭的变化、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凝聚智慧。新媒体时代,媒体新技术与传播内容的深度融合不断开拓出生机勃勃的新业态、新市场。包括自媒体在内的多元主体不断涌现,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新媒体场域发挥着大作用、展现着大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应重视和鼓励主流媒体以外的其他主体参与,调动普通民众的积极性,培育普通媒介主体的主体意识、自觉意愿和社会责任感。主体的多元代表了视角的多元化,尤其是农民主体,他们懂得并且理解其他农民群体的喜好,他们的创作就能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出发把主流的价值观传播出去。因此,政府在政策上要支持优秀的多元创作主体,搭建平台、给予机会,各地应该设立专项资金进行鼓励和扶持来提升各方主体主动参与意愿、汇集各方主体的智慧和力量。既帮助更多主体发挥所长,又能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成为建设乡村文化的有力途径。
       作者:蔡蓉,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责任编辑:子规)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