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文明浸润乡土 新风吹拂心田——乡村移风易俗成效见闻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聚焦推动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一项项有力举措破除乡村的陈规陋习;一个个典型模范带动乡亲们见贤思齐;一场场民间宣讲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长效治理 全面覆盖
“过去不少人家办酒席都是大鱼大肉、好烟好酒,一场席下来花费大几万,浪费不说,还形成了攀比的风气。”说起村里曾经的陋习,一生秉持勤俭家训的王扬铎很是不满。
为破除陈规陋习,前些年,王扬铎所在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耄耋之年的王扬铎被推选担任会员,全情投入这份工作,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更新村规民约、拟定婚丧简办制度明细……
“先前还需要我们上门去劝、多方协调,如今大家都自觉按照统一的规模和标准,集中在‘合约食堂’办酒。”王扬铎告诉记者,一桌花费不超过200元,村民得到了实惠,村里风气一新。
“一群亲朋好友、几张旧桌椅、几道家乡的特色菜……在村里依旧可以把婚礼办得精彩又难忘。”金秋9月,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梅源村返乡创业姑娘叶学真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自己在村文化礼堂的婚礼照片,短短一天,收到了百余条点赞和祝福。
“简办仪式的倡导和当代年轻人的观念相契合。”云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俞海波说,县里积极依托文化礼堂等阵地打造移风易俗馆,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9月开学前夕,安徽省合肥市48中肥东分校礼堂内气氛热烈,一场庄重又温馨的高校学子集体升学礼在这里举行。
“这样的升学礼仪式感满满,抛弃过去繁重的‘人情风’,真正以孩子为主角,为他们迈入人生新阶段上好重要一课。”回忆在仪式现场第一次听到孩子诉说对家长的感恩之情,学生家长汪为很动情。
升学宴大操大办、盲目攀比之风一度在不少地方盛行。自2019年起,肥东县依托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组织学生家庭参加庆祝仪式、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多样的集体升学礼,传播文明新风。2023年暑期,肥东县参与集体升学礼活动的准大学生家庭共有1516户,4000余户家庭承诺拒办升学宴。
模范带动 引领风尚
“比起彩礼的高低,我更看重女儿婚后的幸福。”聊起女儿的“零彩礼”婚事,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潭丘乡璜陂村妇联主席何冬英说,婚俗新风是为新人卸下“甜蜜的负担”,也是为双方家庭的经济压力“松绑”。
何冬英“零彩礼”嫁女儿的事很快传遍十里八村,潭丘乡利用这一移风易俗典型的示范作用,顺势成立了“何大姐工作室”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每当村里有新人要办婚礼时,志愿者们就会上门宣讲,加强对村民婚丧嫁娶等传统风俗的引导。
截至2023年初,“何大姐工作室”已开展各类宣传宣讲活动60余场次,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210余份,节省婚嫁开支80万余元。
今年年初,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雷村党总支书记李瑞涛的祖母离世。家里除了父辈,其他人免穿孝服,没有唢呐、鞭炮,精简仪式,没有铺张的酒席,亲朋不纳礼金。
“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在村里树立移风易俗的榜样。”面对亲人的犹豫、乡亲们的非议,李瑞涛态度坚定。
每到清明节,在集体墓地旁设立工作点倡导文明祭扫,用鲜花替换村民的纸花;联系街道妇联、司法所等相关单位,开展孝善敬老讲座和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在李瑞涛的努力下,村民们渐渐接受了“厚养薄丧”的观念,简办仪式,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还让整个村子的卫生情况、精神面貌等有了很大提升。
村道整洁,屋舍俨然,茶园青翠欲滴……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沙坪镇赛阳村坐落于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党总支部书记夏志敏回忆起推行禁放烟花鞭炮举措的经历,感慨良多。
过去逢年过节,村民们总喜欢放炮,全村一年燃放的鞭炮价值高达几十万元,高山有机茶园土壤里的高氯酸盐超出有机标准几十倍。
“为了保护环境,禁燃禁放势在必行。”面对村民们的反对,夏志敏组织了很多场屋场会,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一轮轮上门做工作。几年后,土壤情况好转,茶园鲜茶收益大幅增长,大家打心眼里接受了这项决定。
“开展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归根到底是为了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更加幸福。”夏志敏说。
激励宣传 深入人心
“控制办酒规格、做好家庭卫生都可以积分,到超市兑换商品。”广东茂名电白麻岗镇坑内村村民陈大姐受到文明家庭积分制的激励,主动向村干部了解移风易俗的相关规定。
据了解,坑内村把移风易俗的各项行为转化为数字积分,提高村民践行文明行为的积极性。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东省多地通过大数据为乡村治理注入科技动力,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化手段创新宣讲形式,通过推广网上祭扫、网上积分等典型做法,让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正常人情才珍贵,亲朋邻里多滋味。变味人情真可怜,一经风雨就粉碎……”一位老汉、一副快板、一串巧句,引得农牧民阵阵欢呼。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农场村党员孙强和他的“老孙话文明”招牌栏目远近闻名。2019年5月,“老孙话文明”在扎鲁特旗融媒体平台开设专栏,通过村民微信群、“大喇叭”“村村响”广播站,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草原书屋等线下志愿服务宣传阵地,以快板形式宣讲倡导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的内容。
“老孙话文明”团队已在农牧民群众间宣讲2000余次,受众近400万人次。
祁连山下,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的边麻掌村眉户戏业余剧团以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为切入点,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老曲新词”表演中,渐渐转变观念。
黑土大地,辽宁省沈阳市举办“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小戏小品大赛优秀作品展演,以移风易俗为主题,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弘扬时代新风的意义……
移风易俗、文明乡风正日益融入并影响改变着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