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开学第一课 播下科学的“种子”
2023-08-31    来源:中国气象报

    编者按:临近开学季,给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近日再度风靡网络。在众多独具匠心的课程中,多地以气象科普为由头开展的通识课程,在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颇为实用。

    不知从何时起,极端天气已不再是书本上的概念,它实实在在影响到了身边的你我。灾害天气多发频发,急需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的提升。

    “开学第一课”聚焦气象科普,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遇灾自救的能力传递给学生,为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打下基础,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为何每年开学都选这一天?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9月1日开学早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那么,为什么是9月,而不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阳光明媚的夏天、白雪皑皑的冬天呢?

       一般来说,阳历9月是中国农历的初秋,这时天气逐渐变得凉爽,更适合学生们开展学习和户外活动。

       夏季是一年中天气变化最剧烈、最复杂的时期。每年的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是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等地全年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段降水强度大,北方地区达到全年降水的最大峰值。另外,各种灾害性天气如雷电、冰雹、雷雨大风、洪涝、干旱、台风等多发生于此时。三伏天,一般处于小暑和处暑节气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气温通常在30℃以上,并且常常超过35℃,甚至达40℃以上。进入“蒸煮模式”的“三伏天”以及动辄来临的降水、强对流天气等都不可小觑,因此,相较而言夏季更适合在家避暑。

       而到了冬天,一拨又一拨的冷空气持续向南侵袭,时常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寒潮,局地极寒地区还可能出现零下40℃以下的极端低温天气,北方不少地区更是大雪连绵。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同样也不适合开学。

       春季作为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生机勃勃,但也是一年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气温乍暖还寒,冷暖骤变。此时正处于大气环流调整期,冷暖空气活动频繁,经常会出现大风天气,北方每年三、四月还是沙尘天气的多发期,而南方常阴雨连绵,低温与暖温交替出现。

       作为一个延续数千年的农业国家,将开学时间定在9月,也与农时有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往今来,春季都是一年中农事安排最紧密的时期,要根据不同作物的时令进行播种、插秧、春灌、施肥,农事工作异常忙碌。

       到9月初,粮食基本已经成熟,是收割的季节,一年的收成大部分归仓,可作为短暂的修整期,再加上秋季凉爽宜人的天气,正适合开始求学。

       除此之外,9月1日到1月10日,上半学期约为130天左右,一年两个学期的时间刚好符合课时的分配。在历史上,1904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首次明确全国中小学统一的开学时间,不过当时使用的是农历,推算下来,相当于阳历9月。1912年,孙中山先生正式定下9月1日为我国统一的开学时间。

       一年365天,选在这一天开学,既是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是对历史的延续。(刘倩)

关注气象,为健康护航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生于地,悬命于天”,揭示了气象与人类生命健康密不可分的关系。气温、气压、湿度,甚至特定时间的云层、日照以及来自太空的辐射等,都有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最常见的就是环境温度对人的影响。当环境温度为19℃到24℃时,人体会有舒适感。在炎炎夏日下,人们经常会有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中暑、“空调病”等一系列“气象病”一不留神就会跑到身上。而当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时,空气寒冷干燥,人体免疫细胞负担过重易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感冒、关节病等。因此,我们要及时关注气温、季节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预防天气变化引发的疾病。

       太阳辐射同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太阳辐射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紫外线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得血液的杀菌能力变强,但过多的紫外辐射会引发头晕、皮肤红斑等,所以要通过各种防晒手段,如穿防晒衣、带防晒伞、涂抹防晒霜等,来避免过强紫外辐射对自己的伤害。

       天气不仅影响着生理功能,对心理健康也产生着影响。研究数据表明,阴雨天气容易让人情绪低落,阴雨天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因此变得不那么活跃,人容易变得无精打采。高温天气也会导致人体“情绪中暑”,会使人产生焦虑不安、情绪暴躁等不良情绪。关注天气,不仅可以让我们有效预防疾病,还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

       那么,除了常见的天气预报,我们还有哪些了解天气及健康气象指数预报的途径呢?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柳艳香介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携手卫健部门,已经推出紫外线、高温中暑、流感等五类健康气象服务产品,并在极端天气时通过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新媒体平台等各种形式及时向公众发布预报产品。公众可关注中国气象局、中国天气网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和健康气象预报产品及服务提示,尽可能降低疾病风险、减轻疾病负担。(林禹彤)

8月28日下午,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气象局工作人员走进丹寨县长青二小,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气象科普课。正值秋季开学之际,通过“开学第一课”,将气象知识带进了校园课堂,激发了同学们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增强了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图为气象工作人员向学生们介绍手持气象仪。图/文 张辉丽 潘虹旭

开学季,请收下这份气象锦囊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8月即将收尾,天高气爽的9月悄然而至。9月,除了骤降的气温,还有一年一度的开学季。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同学们又要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然而,此时的天气也伴随着一些变化,无论是沿海地区秋台风频频“发威”,还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带来的天气变凉,都需要我们关注并提前做好应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阅读这份气象安全锦囊吧!

       台风活动依然频繁

       气象学上,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叫作“秋台风”。它们绝大多数生成在西北太平洋洋面,因距离陆地较远,便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壮大“自身实力”。同时,由于海洋表面在经过夏季阳光的加热后积累了很多热量,再加上阳光直射区向南移动过程中,再次加热热带海洋,使得海洋热量达到顶峰,为秋台风“发威”奠定基础。

       另外,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大多数生命史较长,利于台风强度发展;受南海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秋台风尽管体积普遍不大,但结构对称性更好,容易发展得更强。再加上秋台风路径复杂多变,预报难度大。因此,台风防御不可小觑。

       为何会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一时节,我国华西地区的秋雨逐渐开启。在一场场秋雨之后,气温往往明显下降,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入秋以后冷暖空气交汇时,暖空气节节向南方缓缓退去。华西大部地区被冷气团控制,天气放晴、气温下降。后续,随着西伯利亚或蒙古地区又有新的冷空气南下,与日趋衰败的暖湿空气再次交汇时,又会形成新的降水过程,导致气温进一步降低,这便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洋葱式穿衣” 了解一下

       秋季开学,正值冷热交替的时节,回归校园生活、适应新学期的第一步,就是要适应季节交替的天气变化。面对多变的天气和早晚较大的温差,保持风度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保持温度。这就不得不提到如今流行的叠穿搭配——“洋葱式穿衣”。

       所谓“洋葱式穿衣”,是一种根据气温变化进行多层穿搭的穿衣方式,因类似于洋葱结构而得名。这种穿衣方式可以方便我们根据气温的变化来增减衣物,保持身体温暖,做到保暖有层次,温度风度兼具,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健康。

       应对灾害天气是每个人都必须关注的问题,在新学期,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气象知识,及时了解最新天气,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暴雨、雷电、大风等,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提高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开学季,让我们一起为实现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吧!(李倩)

气象科普“第一课” 安全教育的关键一课

       眼下正值开学季,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陆续开启了新学期。背着书包、三五成群的学生们踏入校门,欢声笑语与琅琅书声在校园里响起。

       不同于古代的“开笔礼”,如今,新学期的仪式感,来源于开学第一课。正如教育部相关通知所明确的那样,“《开学第一课》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契机,并将作为中国梦主题教育和开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各地大中小学设计花式“第一课”,越来越多的主题被纳入这一“关键一课”,其中,也包括了气象科普。

       “开学第一课”聚焦气象科普,是给学生上的一堂更具真实感、更有感染力的“科学第一课”。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

       以气象科普展开“第一课”,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科技的“种子”,可提高学生对气候环境的关注度。通过讲授与生活高度相关的天气气候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能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开学第一课”聚焦气象科普,也是给学生上的一堂有“说服力”的“安全第一课”。学校是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公民接受防灾减灾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之一。近年来,极端天气灾害多发,尤其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新变化愈发引起公众关注与讨论,满足公众探知气候变化成因的需求,做好科普工作正是解决之道。

       通过面对面、体验式的气象科普,可以给学生播下防灾避险的“种子”,让面临危险时处于弱势的学生群体更直观、全面地了解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防范应对知识。同时,通过科普教育,也能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增强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灾自救技能。而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提高公众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也大有裨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如今,通过“开学第一课”“气象科普进校园”“防灾减灾公开课”等机会,越来越多的气象专家走进学校、课堂,满足学生对科普知识的需求,真正让气象科学惠及民生,让全社会的科普蔚然成风。(张宏伟)

开学季,要提防哪些“气象病”?

       眼下正值开学季,秋风送爽,各地学子迎来新学期。然而,随着夏秋季节的逐渐转换,一系列和天气有关的“气象病”也悄然而至,不容忽视。一起来看看,开学季要提防哪些“气象病”呢?

       夏秋交替,感冒过敏悄然袭来

       随着9月的到来,夏季的余温逐渐消退,凉爽的秋风吹拂而至。然而,这一时节早晚温差大,易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成为感冒的“温床”。因此,学子们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增强体质,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穿着过薄或过厚,合理调节室内外温差,以提升身体的适应能力。

       同时,秋季也是过敏季的开始,树木花粉、灰尘、霉菌等过敏源在空气中浮动,易引发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问题。大家要保持室内通风,并根据过敏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以减少过敏风险。

       南北气候差异需要注意

       对于因求学而南来北往的学子们,气候的差异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9月初,北方气温相对凉爽,特别是早晚时分;且降雨较少,湿度低。北上的南方学子们,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和喉咙的不适,在面对北方气候时,可以选择适当的保湿霜,多饮水,补充皮肤所需的水分,同时注意喉部保护,避免出现不适。

       而此时的南方仍相对温暖,雨多,湿度高。对于南下的北方学子而言,容易出现中暑、湿疹以及对湿热环境的不适。在面对南方的湿热气候时,可以选择透气性较好的衣物,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同时保持室内的通风与干燥。

       新生军训,谨防中暑

       开学季,许多学校会安排新生军训。在军训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暴晒在太阳底下,易出现中暑,同学们要注意补水,避免过度运动,注意休息。同时,强烈的紫外线也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大家要注意做好防晒,使用防晒霜、戴遮阳帽等保护皮肤健康。此外,学校和教官也应提前做好热应激防范,设置遮阳设施,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于桐)

气象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自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愿景后,各行各业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前进。你知道气象部门在其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吗?

       首先是通过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强化科技支撑。气象部门在温室气体观测网建设、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等机理研究、气候系统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研发、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方面稳步推进,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双碳目标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是通过气候资源保护利用,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气象部门持续完善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监测预报体系,对新能源的资源分布、储量和开发潜力进行评估,做好重大工程、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发挥积极支撑作用。

       此外,气象部门还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探索降低碳排放的新途径;参与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相关政策和规则,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不仅如此,气象部门还着力当好气候治理的“智囊团”。全面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部署和行动,在《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十四五”科技专项规划等国家重大规划、战略和计划的编写中,都能找到气象部门的身影。而作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内牵头组织单位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气象局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并切实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提出了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为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进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而通过不断优化气候变化工作布局,加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气象部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正时刻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着气象智慧、气象力量。(王晓凡)

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南极冰川加速融化、夏威夷山火肆虐,夏季整个北半球经历高温热浪……面对极端天气增多的现状,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

       气候变化已经发生,而且在一定时间内还会持续,“适应”是一个更为紧迫和现实的需求,我们必须增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中国因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而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人口和基础设施等大量聚集的城市,城市热岛效应和内涝等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愈发凸显。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需要从现在开始采取果断措施,如短期实现碳中和,长期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和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等;另外,在生活环境建设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存,并深入开展地球系统探测研究,全面正确认识地球系统各圈层对气候系统的影响和关键作用,并作出有效预测预报;要加强极端天气应急机制建设,加强极端天气及其危害性的宣传等。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更需提高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能力。对于个人来说,我们应该采取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垃圾分类、公交出行、节约用水、节约粮食等点滴做起,珍爱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唐淼)

(责任编辑:闫泓)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