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全团凝心聚力用心用情用功帮助大学生就业
2023-05-11    来源:中国青年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青年发展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始终将大学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近年来,共青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团的主责主业,全力以赴抓深抓细抓实。特别是近5年,各级团组织、团干部围绕大学生就业,大力实施精准帮扶,强化就业观念引领,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化能力,着力构建起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全周期工作链、价值链,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学业、就业、职业、创业协同发展。

  从团十八大提出“就业10万+”工作目标,到2021年年底启动“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从大学生就业实习“扬帆计划”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全团的共同努力下,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取得扎实成效,为党和国家“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大局作出了贡献。

  用心用情用功,千方百计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就业

  2020年7月中旬,宁夏医科大学2020届毕业生黄健哲来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工作。黄健哲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能找到一份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他很满意。“我是个不太自信的人,在找工作方面也没什么亲戚能帮上忙,进城市里的大医院工作,以前都不敢想。”黄健哲说,“幸好遇到了校团委的魏邦锐老师,他为我推荐了3所周边的地市医院。正是有了这次宝贵的机会,我顺利通过了宁医大总院的住院医师考试,并被录取。”

  共青团中央连续3年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是就业困难的主要群体。这一群体能否顺利就业,事关他们个人家庭生活的改善、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团十八大上,团中央书记处作出“就业10万+”工作部署,组织号召各级团组织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大中专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至2020年年底,累计帮助22.7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业,为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团江苏省委学校部部长付建龙说:“近年来,团中央指导各地持续加大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就业帮扶力度。江苏共青团统筹协调多方资源,通过开展团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切实增强工作精准度,打好提前量、贯穿全过程,结合学生细分专业领域和个性化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确保‘一个不漏’地帮助困难家庭学生找到合适工作。”

  2021年,共青团立足新发展阶段,将工作对象聚焦“双非”学校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等多种困难家庭学生,实施“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坚持采用“一对一”精准结对帮扶模式,继续为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全流程就业服务。据统计,团十八大以来,全团已累计帮助35.99万名困难家庭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化能力,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办公桌方寸间,重要文件的起草、流转、批示,每段文字都承载着全国一盘棋的蓝图。”来自暨南大学的香港大学生谢彬华2021年暑假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实习。在他看来,关于医疗资源如何配、“破五唯”后如何立、“双减”后如何学等问题的工作研讨给了自己深入研判、思索社会关切的动力。

  与谢彬华一起,2021年暑假,共有来自全国156所、海外18所高校的1212名学生走进47个国家机关开展实习,通过“扬帆计划·中央和国家机关实习”项目,收获不一样的人生经验。

  “在实习中,我能感受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站位之高、统筹协调能力之强、思路视野之开阔。”西安交通大学的“自强之星”李晓利在退役军人事务部实习结束后,在笔记本扉页上写下了一句话,“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一个月机关实习有归期,人生路悟道践行无穷期”。

  据了解,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自2014年启动以来,共组织了3000余名大学生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实习。“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的有力实施,为高校青年走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锤炼‘政治三力’,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宝贵机会;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面向高校青年弘扬部史部风、树立良好形象建立起长效机制;为高校和机关青年互学、互融、互鉴打通了‘绿色通道’。”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负责人介绍说。

  在此基础上,2019年起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各级团组织累计组织151.6万名大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政务实习、企业实习,57.1万名大学生参与职场体验活动,帮助他们提升社会化能力和综合就业能力。

  团福建省委聚焦大学生实习就业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多渠道募集实习见习岗位。“福建省每年的‘扬帆计划’不仅面向省内高校大学生开展,也为全国各地的闽籍学子返乡实习提供优质岗位和多种政策支持。”团福建省委学校部负责人介绍。

  除了政务实习,企业实习也是“扬帆计划”的重要内容,为大学生带去最真实的职场体验。“今年,中国建设银行计划为全国大学生提供至少3000个实习岗位,深度开展专项培训、跟岗锻炼、调研实践、项目沉浸和联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职场体验,同时对项目优秀实习生提供实习转就业的具体举措,为大学生走进社会,实现金融报国理想搭建平台。”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有关工作负责同志表示。

  “近年来,团重庆市委创新就业服务形式,结合‘我为同学办件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学联带你看企业’线上线下职场体验。同学们真实地走进企业,特别是科创企业、新兴行业,与HR及青年员工对话,亲身感知企业文化和发展前景,切实增强了就业信心和动力。”团重庆市委高校部负责人说。

  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事业观指路引航

  从“小镇做题家”到“985废物”,再到今年被频频提起的“孔乙己长衫”,每年的求职毕业季,都会有反映大学生求职升学困境的“热词”出现。在当前比较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学生们所面临的学习、就业、生活压力不容小觑,需要通过耐心引导、细致服务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共青团应有的作用。

  2023年,团中央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原有的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5项计划基础上,增加“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通过开展进支部、抓宣讲、出产品、树典型系列工作,抓好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思想观念引导和典型宣传引领,引导大学生立足实际、找准定位,树立理性、平实的职业观、择业观、就业观、劳动观,主动到基层一线“自找苦吃”、踏实奋斗、成长成才。

  “我们聚焦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在就业链条前端下功夫,邀请基层优秀毕业生、基层政策专家等,组建讲师团,开展宣讲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勇于乐于到基层一线吃苦奋斗、建功立业。”团四川省委学校部部长李路桥说。

  据了解,今年年初,四川发布《四川省高校“青春就业大讲堂”活动方案》,联合教育厅、人社厅遴选100名代表组建省级“讲师库”,组织各级团委组建市级、校级“讲师库”,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培养、就业政策解读等方面组织开展1000场覆盖20万名大学生的“青春就业大讲堂”;广西制作广西大学生留桂就业专题宣传视频;重庆持续开展“千校万岗·启航青春”就业主题团日活动;北京从各战线征集了22名宣讲员,宣讲主题涉及基层政府、企业工作、创新创业、服务西部经验等。

  全面构建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全周期工作链、价值链

  除了个人简历,甘肃农业大学庞亮亮在面试时通常还会拿出自己的“第二课堂成绩单”,“上面记录了我在校期间参加实习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信息,可以让面试官对我有更全面直观的了解,为面试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课堂成绩单”由团中央和教育部于2018年正式启动,已持续推进4年多,覆盖国内85%以上的高校。这份由团组织出具的对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社会工作、参与社会实践等情况予以认定的成绩单,正逐渐成为用人单位评估学生的一项重要依据。去年,部分学校的毕业生已拿到完整覆盖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将其作为求职的“敲门砖”。

  “我们要着力构建突出共青团优势和特色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不仅要在学生毕业阶段提高岗位信息供给,还要前置就业指导帮扶,从入学阶段甚至更早,下功夫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有关工作负责人说,“继续深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既要为学生提供一张相对权威的素质能力证明,也要以此为牵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提升社会化能力和综合就业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数字化水平,各级团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创新载体形式,相继推出多种数字化岗位信息供需对接平台。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依托团广东省委既有的“展翅计划”,搭建“全国大学生实习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投递简历、在线面试等多种功能,使企业和学生的对接更加便捷;团江苏省委上线“U+展翅”平台发布实习岗位,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投递简历、完成申请;团福建省委开发“福建省扬帆计划”微信小程序,打造岗位发布与简历投递的可视化、扁平化平台,将实习政策、实习岗位、实习活动等直接送抵学生。

  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支持,是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拓展价值的增长点。创业既能帮助大学生直接解决自身就业,又能发挥“倍增效应”,带动更多大学生就业。在今年举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终审决赛闭幕会上,来自浙江大学“谓尔”团队的大学生创客在现场喊出了“招工启示”:“我们团队结构年轻,工作氛围很棒,欢迎感兴趣的同学扫码加入我们!”

  5年来,团中央以“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为统揽,全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先后实施大学生创业金种子计划、大学生返乡创业帮扶计划,累计提供各类资金、物资等超1.4亿元。自2023年起,团中央升级实施大学生创业帮扶计划,通过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重点面向硬核科技和涉农领域创业大学生,每年遴选3000个创业项目,为每个项目直接提供不少于5000元的资金资助和配套金融服务。

  为奉献者奉献,全团接力帮扶冬奥会大学生志愿者就业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北京、河北两地共有2.4万余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鉴于冬奥会与毕业生求职季重合、志愿者进入闭环管理后找工作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团中央早就着手准备冬奥会志愿者的就业帮扶工作。

  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刚一结束,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及团北京市委、团河北省委立即开展摸排,并与各高校逐一核对,确立了629名2022届毕业生志愿者就业帮扶数据库,132名各类政策保障和表彰优秀志愿者被确定为重点帮扶对象,按照“抓两头、带中间、全覆盖”的工作思路,带动各级团组织对家庭困难的志愿者优先保障就业,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促进高质量就业,为全体志愿者提供满足不同需要的就业服务。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马玉担任了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冬奥村广场区保障专员,负责每日巡查广场区安全隐患。服务期间,他累计进店巡查106余次、室外巡查278次,出色完成了志愿服务工作,但也因此错过了不少求职面试的机会。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学校团干部杨薇主动为他推荐实习单位,鼓励他通过团省委“千校万岗”招聘活动投递简历。在辅导员和杨薇的共同帮扶下,马玉顺利就业,成了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

  “做好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本来就是共青团的本职工作。把冬奥会志愿者纳入重点服务范围,是让这群在关键时刻冲在前面的青年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他们为国家奉献,我们为他们护航。”团中央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在团中央的统筹组织下,54所高校团委、23个就业意向地省级团委团干部与毕业生进行跨省帮扶“双结对”,一对一进行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对接、就业进展跟踪,直到帮助他们找到就业岗位。同时,团中央和省、市团组织协调央企国企、青联、青企协等单位提供优质岗位,筹措“就业帮扶礼包”,为132名困难和优秀志愿者提供500元求职交通补贴,为全体629名志愿者提供线上求职课程及免费的职业测评、证件照拍摄等支持。

  “各级团组织将进一步探索形成共青团服务参与国家、地区重大赛事活动志愿者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团中央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苏荔荔)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