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网讯 4月20日下午,大型系列电视节目《绿色中国大讲堂》在国际湿地城市重庆市梁平区成功录制。来自全国13个国际湿地城市的代表齐聚西南地区唯一的国际湿地城市重庆市梁平区,分享湿地保护经验,畅谈湿地发展构想。
本期节目的主题是“国际湿地城市,美丽中国智慧”。湖南常德、江苏常熟、山东东营、黑龙江哈尔滨、海南海口、宁夏银川、安徽合肥、山东济宁、重庆梁平、江西南昌、辽宁盘锦、湖北武汉、江苏盐城等13个中国国际湿地城市的悉数派出重要代表参加,向世界展示出国际湿地城市建设的中国智慧。
湿地保护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成绩获国际认可
2022年,我国成功举办了《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期间举办了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颁证仪式,来自13个国家的25个新晋“国际湿地城市”获颁认证证书,其中包括安徽合肥、山东济宁、重庆梁平、江西南昌、辽宁盘锦、湖北武汉和江苏盐城7个中国城市。获评由公约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至此,全球现有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我国有13个,成为拥有“国际湿地城市”最多的国家。
由此,《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为本期《绿色中国大讲堂》致开讲辞时指出,中国积极履行湿地公约,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出台了《湿地保护法》,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湿地面积不断扩大,湿地生物多样性持续提升。中国作为《湿地公约》主席国,在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全力推动《武汉宣言》、《2025后全球湿地保护发展战略框架》的发布,号召全世界各方采取行动,遏制和扭转全球湿地退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彰显了中国推进湿地保护的决心和责任,为加快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穆松达·蒙巴指出,全世界近90%的湿地已经退化或丧失,使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当前迫切需要提高全球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建立强有力的国际保护机制,采取共同行动,以阻止和扭转湿地的丧失态势,恢复和保护这些重要的生态系统,共享湿地生态资源,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期待中国继续为世界湿地保护修复工作贡献独特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引领全球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中国湿地保护模式为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贡献出中国方案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维护着我国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
为协同推进世界湿地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1971年2月2日,《湿地公约》应运而生。作为全球成立最早最重要的多边环境公约之一,《湿地公约》已拥有172个缔约国,6个国际组织伙伴(IOP)。作为生物多样性联络组的成员,与全球众多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湿地公约》缔结50多年来,致力于引领和指导各缔约国加强湿地保护,围绕国际合作、国际重要湿地网络与湿地合理利用开展了大量工作,为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依托公约合作机制,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国际合作和援外培训,认真履行湿地保护国际责任和义务。基于生态优先和合理利用原则,构建了全球最大的湿地公园体系,在小微湿地保护、候鸟护航、休渔禁捕、红树林保护等方面贡献了中国方案。目前,我国已有国际重要湿地82处,面积居世界第四位;建立了60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90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积极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13个国际湿地城市保护湿地经验值得其他城市积极借鉴
节目现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主编邵益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湿地公约科技委委员、国际湿地城市独立评审组专家、国家湿地科技委副主任雷光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院长、中国生态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树青,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袁兴中等五位专家作为点评嘉宾,总结我国国际湿地城市建设宝贵经验,为国际湿地城市书写高质量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后半篇文章”出谋划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副局长李春良出席活动并做总点评。
无论是在国际湿地城市论剑环节,还是在点评中,大家一致认为,在广袤的大自然中,湿地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它承载着水、陆地和数以亿计的水生生物。水是生命之源,滋润着万物,也滋养着人类。无论是江河还是湖海,都以其丰富的淡水和可供人类食用的丰饶物产,孕育了最初的文明。湿地上没有孤立的生命,所有延续至今的物种都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们像一个个独特的部件,互相克制,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湿地,只有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才能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人类才能安全地在地球家园里繁衍生息。
大家认为,中国自古就有天地共生、道法自然的理念。传承至今,在湿地保护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13个国际湿地城市保护湿地的做法和经验效果,值得其他一些城市学习借鉴。与会者呼吁更多的城市加入到国际湿地城市的建设中,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大型系列电视访谈节目《绿色中国大讲堂》是绿色中国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人民网、央视频、绿色中国网络电视联合推出。以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绿色理念,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宗旨。
(责任编辑: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