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公益:第三届筑梦者公益大会温暖落幕
2022-11-23    来源:南方周末

  2022年11月17日,南方周末第三届筑梦者公益大会于北京举行,以“线上+线下”的联动方式,来自政府、企业、机构及传媒界的多位代表围绕“乡村振兴”“公益品牌”“互联网+公益”等热点议题分享真知灼见。南方周末APP、南方+ APP、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等十余个平台共同直播了当天活动。

  这是筑梦者公益大会举办的第三年,凝聚向善的力量,找到人与人之间休戚与共的关联,将理想情怀、科学理念与专业实践融为一体,让公益人人参与、公益成果人人共享,已然熔铸在大会的理想中。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社长、副总编辑,南方周末报社党委书记、主编王巍在主办方致辞中提出,公益不再停留于单向度的物质馈赠,而是将善意的触角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丰富的公益生态连接,更多元的组织机构参与,更先进的数字技术变革……让公益迸发出崭新的活力与能量。

  受全球经济下行导致的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公益圈内和圈外人,都对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但爱和温暖,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刚需。公益的存在,让人们心中的真善美有了载体。每年度“公益星力量”的获得者,或是重大灾害面前一个个自愿冲锋前线的普通人,或是耕耘学界多年、筑造公益桥梁的学者,又或是将公益使命融于自身职业之路的业界名人专家……他们用情怀与担当,诠释着公益的N种存在方式。

  大会上,重庆山火救援摩托队、公益慈善学园创始人李健、“凯叔讲故事”创始人王凯获评2022“年度公益星力量”。

  当天,还有包括年度公益贡献、年度公益案例、年度乡村振兴贡献等在内的多个公益单项奖揭晓。

获奖名单-1.jpg

获奖名单-2.jpg

  公益聚焦:乡村振兴,深耕细作

  今年是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五年,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公益慈善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支持民生兜底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刘文奎在当天的分享中指出,小农户进入大市场还存在三大瓶颈: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难以保证品质,难以达到质量标准化;即使有高品质,也难以得到市场的信任。

  如何让公益力量与乡村振兴接轨,让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要素在乡村发展链条中充分涌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主编杨团作了题为《公益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分享。她提出,乡村振兴要以村庄为主体,发挥自主性和整体性功能,并大力发展乡村社会组织,发展县域基金会,整合乡村内部与外部力量,聚成优势互补的合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教育无疑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赋能乡村人才队伍的重要支点。南方周末研究员赵明鑫发布了《中国乡村教育观察报告(2021-2022学年)》并进行深度解读。乡村教育观察报告报告立项于2017年,持续进行了五年的实地调研,并确保以学年为周期独立观察。其中,本学年报告基于对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累计112个学校的实地走访、超过340份线上访谈以及3718份有效回收问卷产生,报告聚焦学前教育、校园、教师资源、课程设置等主题,试图在乡野山间构建对乡村教育发展景观的立体描述

  报告中指出,宏观数据中的乡村教育在教育普及、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用慢镜头逐帧观察,依然会发现很多问题。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正处于资源冲突与深层激流涌动的新时代,寻找路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多元手段齐头并进。

赵明鑫.jpeg

  在当天的“年度关注:公益助力乡村振兴”单元,多个业界专家分享了优秀实操案例。

朱江柳.jpg

张翼飞.jpg

陈圆圆.jpg

苏雪燕.jpg

  公益观察:品牌构建与创新实践

  市场需要品牌,公益事业同样需要品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企业与消费者对公益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也对公益品牌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公益品牌的构建也不断拓宽着人们对于公益的想象空间。

  2017年,南方周末发起“中国公益品牌榜”,并陆续推出《中国公益品牌观察报告》《公益短视频、直播观察报告》《中国互联网公益观察报道》等权威观察报道,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公益行业的重视及认可,具有行业先导性和推动性。2022年,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通过对100家公益基金会品牌、50个公益项目品牌、50个企业公益项目品牌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推出《中国公益品牌观察报告(2021-2022)》。

  当天,南方周末研究员徐凡对该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她提到,今年南方周末中国公益品牌评价体系进行了重大优化升级,除了继续观察公益传播效果,也更加强调公益品牌所坚守的社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效果以及可持续影响力。

徐凡.jpg

  报告显示,公益品牌建设与基金会的使命以及实现使命的战略路径更为密切相关,机构规模并不是公益品牌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公募和大型基金会更有机会走向卓越,但各种类型机构均有机会打造优秀的公益品牌。从公益机构的品牌发展历程来看,品牌策略的确立和实施是一个不断更新迭代的长期发展过程。因此,品牌建设需要久久为功,这与公益慈善一直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愿景一脉相承。

  基金会中心网理事、《中国慈善家》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首席专家李劲从公益品牌的公共性、志愿性和功能性三个角度也分享了关于公益品牌建设的思考。他指出,公益品牌的打造需要保持品牌内核与外在的一致。任何立足于单一维度上的品牌都是脆弱的,只有内外一致的公益品牌,才是具有韧性的、经得起长久挑战的。

  多年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扎实推进人道救助、应急救护、应急救援,持续助力乡村振兴、生命教育,开展国际援助,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公益品牌建设之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在题为《定位与传播 公开和透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品牌治理的探索之路》的分享中提到,新时代、新征程要求公益慈善组织更加关注品牌治理,明确品牌定位,重视品牌传播,以此赢得企业、个人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他希望公益慈善组织把品牌视为最大的机构资产,用心呵护,精心运营,专业治理。

  企业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不但是企业具有价值纵深的隐形资产,也能增强企业对社会资源的号召力和公众的情感认同。会上,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联合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发布《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品牌观察报告(2021-2022)》。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创始人、主任,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王忠平在报告解读中指出,企业应该立足自身业务类型、志愿者技能特长等资源优势,结合社会需求,锚定方向,饱和发力,为企业志愿服务赋予鲜明的企业品牌辨识度,打造品牌力。

  公益新思:Z世代,新力量

  互联网公益的发展,让世界变成一个“公益村”,从远方抵达的善意源源不断,筑起数字公益向善的丰碑。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刘忠祥在题为《把握新时代发展机遇,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讲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技术与慈善活动正在深度融合,网络慈善的精准性和便捷性更强,透明度更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作用更加明显,网络慈善已经成为现代慈善最重要的形式和最鲜明的特征。

刘忠祥.jpg

  从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正在逐渐成为公益新生态下的主要参与者,对公益事业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Z世代”与公益之间,必然承载着更多的连接、更丰富的生态和更大的可能性。

  北京师范大学民生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谢琼在题为“新时代青年与公益慈善新力量”的分享中指出,青年一代具有更强的捐赠意愿,网络捐赠已经成为主要捐赠方式。80后、90后、95后甚至是00后,越来越成为互联网公益的主力军。新时代青年的公益活动参与率更高,相关统计显示,广东76%以上的高校青年参与到公益行动之中。

  壹基金互联网筹资总监张銮明在当天的分享中提到,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会为儿童后续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壹基金联合美团通过数字公益连结起商家与个体的善意,发起的美团“乡村儿童操场”公益计划,建立起帮助乡村儿童安全奔跑的操场。正是互联网公益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能够联结更多的爱,让善款落地开花,成就公益梦想。

  近年来,公益在互联网的加持下飞速发展,冰桶挑战、小朋友画廊、疫情捐赠等一系列热点事件,不断撬动公众关注。同时,各公募平台积极推动全民参与捐赠与社会实践,公益组织的筹款更加面向公众。公益生态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引发了对内生动能的思考与优化,公开透明的需求被持续放大。

  大会上,南方周末研究员郑硕作了题为《互联网与公益透明度》的演讲,他表示,拥有广泛“公众基础”的互联网与越来越面向公众的公益,双方经历了各种碰撞、合作,相互交织,已经延伸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公益发展路径。

  网络募捐等互联网公益的大众化、普遍化,一方面引发了对企业、组织机构公益生态内生动能的思考,使得公开透明的需求不断被放大。另一方面,决定了公益透明需要高颗粒度,让公益的透明度不再是简单粗粝地通过各种制度来约束公益机构进行信息公开、信息披露,而是可以通过更多元的互动沟通引导公益机构主动进行交流、公开、披露。

郑硕.jpeg

  他还指出,目前互联网公益给予青年人更多选择和可能性,优质的互联网公益平台通过不断的更新迭代,不停地赋予公益项目信息公开、财务公开的可能性。但是现有框架与公益生态不匹配、互联网公益尚未形成场景闭环、公益机构对数字化热情不高等问题仍存在,这表明中国互联网公益的透明化探索依旧任重道远。

  在当天的大会上,众多业界专家与公益一线实践者共同回顾2022年的公益热点,分享公益实操案例,梳理可推广、可借鉴的方法论,讲述独一无二的中国公益故事……大会在火热又温暖的氛围中落幕。

  作为一家以执守公共利益为己任的机构媒体,南方周末恪守“记录者”和“监督者”的媒体本色,持续担当公益“践行者”,努力做好“研究者”,把对公益的思考和实践凝练沉淀于心、讲述于口、深耕于行;更力求做好“链接者”,南方周末将继续以筑梦者公益大会为平台,链接公益领域的一切核心要素,持续打造一个分享知识成果、探讨公益业态、赋能行业发展,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和包容性的发展平台。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帮助每一个公益筑梦者,助力公益事业发展,让一个个公益梦想得以早日实现。

  特别鸣谢:南方+ APP、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公益时报、每日经济新闻、新浪广东、时代周报、经济观察报、新周刊、凤凰网、搜狐。

(责任编辑:徐小刚)
- 更多内容请阅读公益中国网电脑版 -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appbw.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38996号-01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
公益热线:13811047288 QQ:8446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