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的蓝色梦想和愿景
2017-08-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相对于全国2亿多公顷的森林面积,塞罕坝的112万亩人工林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是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地处风沙前沿的这片绿色,却显得弥足珍贵。

       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京津地区实现碧水蓝天的重要生态屏障。

       如果说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的根基,红色精神是这片土地的灵魂,那么更加广阔的蓝则是塞罕坝人心中梦想的颜色。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天蓝、地绿、水净,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示范带动下,一幅美丽中国的新图景正在描绘之中。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

       “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这是作家魏巍当年在塞罕坝留下的诗句。

       塞罕坝展览馆里的几张泛黄的照片则记录着更早时候的场景:光秃秃的山丘,狂风肆虐的沙地,难觅活物……

       半个多世纪以前,北京的上空常常灰黄一片。如果不堵住这个离得最近的沙源,不扼住这个风口,首都的生态环境将难以为继。

       正是人们在塞罕坝上发现的一棵顽强的松树,让京城阻断风沙、重现蓝天变成了现实。

       树,在塞罕坝是最平常的东西,也曾是塞罕坝最稀罕的东西。

       从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部驱车向东北方向驶去,进入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在一整片低矮的樟子松林中,远远就能望见一棵落叶松兀自挺立。

       20多米高,枝杈密布,主干粗壮,两个人才能合抱起来,树龄已超过200岁。不知谁悄悄用红布把树干围了起来,树枝上还系着一条条五彩绳,随风飘动。

       “我们叫它功勋树。没有这棵树就没有今天的塞罕坝。”林场党委办公室主任赵云国说。

       时间回到上世纪60年代初,北京被几大风沙区包围,来自不同方向的“灌沙”让首都上空常常灰黄一片。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仍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此前当地曾搞了多个小型林场,不但树没种活,人都快活不下去了,只好匆匆下马。

       塞罕坝还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人们疑虑重重。

       1961年,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临危受命,带着6位专家登上塞罕坝。10月,他们先是在亮兵台和石庙子一带石崖下,发现被火烧过的黑黢黢的树根。反复辨认,确定是落叶松。

       在凛冽寒风中行进到第三天,不知谁喊了一句:“你们看!”大伙儿的眼睛瞬间都亮了:渺无人烟的荒漠深处,一棵落叶松迎风屹立。

       一群人扑上去抱住树,含着眼泪大喊:“塞罕坝能种树,能种出大树。我们要在它周围建起一片大森林、大林海!”此后55年的时间,三代人的青春和岁月奉献在了这里,眼看着河口由黄变绿、伴随着树苗从小到壮、见证着树木从“林”到“海”。

       “塞罕坝处于森林、草原和沙漠过渡地带,三种生态景观历史上互有进退,是全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专家沈国舫感叹。

       但塞罕坝交出的成绩单却令人惊讶: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百万亩林海已发挥出巨大生态效益,有效阻挡了浑善达克沙地风沙南侵。

       从造青山到保育生态

       站在林场的高点,朝远处望去,林海高低起伏,望不到边际。

       如今,塞罕坝几乎已经无林可造,林场的规模接近饱和,在攻坚造林完成以后,森林的覆盖率将达到86%。

       “能种的地我们都给栽上了。”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说,虽然造林的数量满了,但是从树林的蓄积量、质量上还有提升空间。

       未来,刘海莹希望逐步改善和提升林场不足地方,努力将林场打造成生态功能齐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塞罕坝,这句俗语显然不是意味着坐吃山空。

       记者7月下旬在塞罕坝采访时,在林场营林科办公室看到一块锯开的木段,数完密密麻麻的年轮线,算出的树龄竟然是43年。

       木材产业,曾经是塞罕坝的支柱产业,一度占全部收入的90%以上,那是塞罕坝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一段阵痛期。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近年来,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大幅下降,至近几年仅占全部收入50%以下。塞罕坝林场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双说,过去“以砍养家”,砍树是为了卖钱;现在则是“以砍养树”,遵循去小留大、去劣留优、去密留匀的原则,完善森林生态链,让树木长得更好。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塞罕坝林场的树种很少,主要是樟子松、落叶松、云杉等,很大的一片都是单个树种组成的“纯林”。

       久而观之,难免有些单调,但这也是独特自然条件和特定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促进森林的健康发展,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在试验新的树种,丰富生态的多样性。

       记者在林场一片实施改培作业的林地上看到,落叶松、云杉、桦树、樟子松、油松相伴其间,高低错落,层次多样,煞是好看。

       未来,林场的颜色或许更加丰富多样,一些能够适应塞罕坝的彩叶树会被引入。

       “我们也在逐步进行调整,使物种尽量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能够对生态平衡有很大好处。”刘海莹坦言,调整结构是为了森林发挥更大的功能,扩大林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也想引进,但适合不适合,还需要认真考量,不能说盲目引进。”千层板分场场长于世涛介绍说,林场正在积极试验,树种越丰富,森林越健康,生态系统越稳定。

       中国林科院评估结果显示,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据测算,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目前已经达到约200亿元。

       从生态林到林木惠民

       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眼下正是塞罕坝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吸引了各地的众多游客。

       旅游仅仅是惠及民生的一个部分,塞罕坝机械林场正由单一的生态林业向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并重的方向发展。

       “塞罕坝的账不能只在林场里算,这是笔大账。”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副总站长刘春延认为,塞罕坝促进绿色发展、促进生态脱贫的作用是巨大的,“是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天空真蓝,没想到会有这么美的一块地方。”在塞罕坝林场商业区,记者遇到了来自北京的张女士,她和丈夫趁着暑期,带着一家老小出来游玩。

       林间道路上,随着可见挂着京、津、辽等地牌照的自驾车辆,商业区道路两侧的餐馆生意红火。

       从1993年开始,塞罕坝森林旅游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游客自发到来而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大发展,目前公园内共有各类宾馆、度假村120余家,日接待能力达到1万人次以上。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也不免让人产生忧虑:这样持续下去是否会破坏这片青山绿水?

       塞罕坝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以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为主,发展生态旅游为辅。林场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已有十几年未曾批准林地转为建设用地。

       “现在人们来塞罕坝旅游的热情高涨,但我们没有大幅扩大旅游。”刘海莹介绍说,旅游是双刃剑,“破坏了生态环境是让我们很心痛的。”

       林场商业区的东南方,几座风车在蓝天白云之下有节奏地转着,一个好奇的孩子,拉着父母兴奋地叫着:“大风车。”

       塞罕坝有优良的风电资源,但在引进风电项目时,林场管理者对选址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只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不占用林地,不采伐林木。

       只要不在防火期,周围村民就可以进山采集野菜、蘑菇、药材等林下作物,一年可为一个家庭带来5000元左右收入。

       在围场县,从苗木种植到旅游开发,从手工艺品制作到发展交通运输,越来越多的人争相搭上塞罕坝这趟绿色发展快车,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紧邻千层板分场羊场营林区。34岁的村民程小刚7年前利用自家房屋办起了农家院,一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

       “我特别在乎这些树,看有客人出门,一定要提醒他们爱护每一棵树,千万别吸烟。”他说,村里人有个共识,宁可让家门上的门号牌掉了,也不能让防火责任牌掉了。

       从塞罕坝到美丽中国

       如果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塞罕坝的林木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相当于给这个蓝色星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

       塞罕坝精心培育的优质苗木,现在已经输送到北方多个省市,来自塞罕坝的技术团队,承接了国内多个绿化工程。

       塞罕坝的造林和营林碳汇项目,已在国家发改委备案,如实现上市交易,保守估计可收入上亿元。

       在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带动下,全国将涌现更多的塞罕坝,共同绘就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新蓝图。

       近年来,绿色、生态理念在全社会得到空前重视,绿化苗木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迅速兴起。

       塞罕坝人的眼光也没有“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曾经丰富林场生态多样化而培育新品种的苗木基地如今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需求,塞罕坝正在建设规格梯次化、数量规模化、品种多样化、品质精良化的苗木基地,增加产品种类。

       目前,已建成8万余亩的绿化苗木基地,储备苗木1800余万株,培育了云杉、樟子松、白桦、油松、落叶松等多品种、多规格的大量优质绿化苗。

       “我们苗木基地的优质绿化苗,很快就卖掉了,最远的销往甘肃。”刘海莹说,依托丰富的苗木资源,林场利用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先后承担了河北省内外的十余项绿化工程。

       数据显示,塞罕坝的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按照中国碳汇基金会测算,塞罕坝机械林场有45万余亩的森林可以包装上市。

       经过两年的努力,总减排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造林碳汇和营林碳汇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备案,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林业碳汇签发碳减排量最大的自愿减排碳汇项目。

       绿色,是生态文明的象征。

       塞罕坝绿色发展理念正向更远处铺开,作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口塞北、承德丰宁千松坝、围场御道口等地大力植树造林,阻挡风沙南下进犯华北。在首都正北方,形成了一道宽约30公里、长约36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构筑起更为牢固的京津冀生态防护林体系。河北省的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8%增加到现在的32%,防沙治沙重点区域内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由沙尘暴加强区转变为阻滞区。

       红色,是艰苦奋斗的传统。

       塞罕坝精神正在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示范带动下,承德市加速推进了造林绿化,全市森林面积达到了336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5.8%提升到现在的56.7%,增长了9倍,成为华北最绿的地区。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说:“华北唯一一个不缺水的城市,是承德。承德一年产生水资源量达37.6亿立方米,流向京津的界面出水量达22亿立方米。弘扬塞罕坝精神,对承德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蓝色,是更加广阔天空的模样。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中国的样貌。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坚信,在生态文明观的引领下,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终将实现。

       文/本报记者  郑林  李强  综合新华社

- 更多内容请阅读公益中国网电脑版 -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appbw.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38996号-01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
公益热线:13811047288 QQ:8446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