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伏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2021-01-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摘要:“小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小康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辉煌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大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治理 制度优势

作者: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适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顾和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及含义

“小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但是,长期以来,受生产力落后和私有制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小康”愿望始终无法实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确保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即将如期实现。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思想

“小康”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概念,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诗经·大雅·民劳》中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诗句。“康”意为“安”,“小康”即“小安”,原意为召穆公劝周厉王“小省赋役而安息之”,即减少赋税徭役可以使人民得以喘息,生活安定。这里的“小康”主要指百姓的生活状态。

至汉代,“小康”从百姓的生活状态演变为儒家提出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描述了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此后的典籍中也出现过“小康”一词,如《三国志·吴书·赵达传》裴松之注曰:“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间生民殆尽。比至小康,皆百死之余耳。”唐代《大历八年夏至大赦文》记载:“关辅之内,农祥荐臻,嘉谷丰衍,宿麦滋殖。闾阎之间,仓廪皆实,百价低贱,实曰小康。”《旧唐书·牛僧孺传》中有奏曰:“臣等待罪辅弼,无能康济,然臣思太平亦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上无淫虐,下无怨讟;私室无强家,公议无壅滞。虽未及至理,亦谓小康。”明成祖朱棣重视发展经济,勤政爱民,善用人才,振兴文化,曾言:“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这些史料中出现的“小康”基本延续了上述两个层面的含义。而且,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这两个层面都不矛盾:只有经济社会取得较好发展,百姓才能生活安定。

“小康”描述社会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平稳发展,政治较为清明,社会相对安定,文化受到重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古人对“小康”的构想还包含了“安民”“保民”“利民”“富民”等重视民生的思想,为当代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素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并非终极目标,而是阶段性目标,它为追求更高的“大同”世界创造条件。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私有制的历史条件限制,无论是“小康”还是“大同”世界,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更多体现为人们的美好愿望。

(二)新中国成立后小康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对整个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迅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在短期内完成了土地革命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1964年,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两步走”战略,在20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从零开始建立了社会主义劳动保护、合作医疗和住房保障等惠民制度,民生保障事业得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充分意识到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以及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康”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小康”概念。“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谈道,“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1984年,邓小平同志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将“小康”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是对“四个现代化”和“两步走”战略的创新性继承,更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也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小康”目标确定为党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三步走”战略构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到1990年底,在我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水平进行了更加明确的定义。“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自此,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可操作性也越来越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三步走”战略的指引下,我国于2000年超额完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人民生活实现了总体小康。

然而,此时的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七大赋予了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新的时代内涵。“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在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进一步战略部署。“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全面建设”与“全面建成”虽一字之差,却蕴含着内涵的深刻变化。“建设”体现为过程,“建成”则体现为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清晰擘画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其之后党和国家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从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方面,为在更高水平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中国发展新蓝图。《建议》积极回应亿万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首次提出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提出了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行动指南。

全面小康的核心要义是“全面”,体现为“五位一体”的全方位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建共享的小康。我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没有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关键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着力转方式、补短板。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尽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要尽力补齐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领域等突出短板。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点更具现实意义。

综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小康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不断丰富的。从“实现温饱”到进入“小康生活”,到“全面建设”,再到“全面建成”,建设小康社会思想不断发展,目标越来越明确,内涵越来越丰富,要求也越来越高。实践证明,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变化,符合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深刻反映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邃认识和准确把握,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辉煌成就。

(一)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即将完成。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按照当年价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约7.7亿人,贫困发生率高达97.5%,占当时世界贫困人口近四成。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大规模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已减少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减少至4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至2020年11月23日,全国832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1981—2012年,我国减少的贫困人口占全球减少贫困人口的71.82%,是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脱贫成效和经验赢得世界广泛认可。

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3—2019年,我国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高出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2.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达30.2%。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结构趋于优化,劳动收入占比稳步提高,自主脱贫能力显著增强。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得到解决。截至2019年底,我国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村村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

(二)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奇迹,国内生产总值(GDP)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78年,我国GDP约为3679亿元,仅相当于同期美国GDP的6.3%,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2019年,我国GDP接近100万亿元,达到同期美国GDP的67%,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6%,稳居世界第二位。自2013年以来,我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1978年,我国人均GDP约为156美元,不仅大大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不到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居全球第134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稳居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大踏步地赶上了世界发展的步伐。

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城镇化进程突飞猛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9年的60.6%,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入城镇。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三次产业结构从1981年的33.4∶44.8∶21.8,转变为2019年的7.1∶39.0∶53.9,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跃升,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第一位。科技实力显著提升,一些领域从跟跑向领跑转变,彻底改变了科技水平全面落后的局面。自2013年起,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2019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我国已基本建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高铁营业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均居世界第一位。亿万农民“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为现实,开始享受“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的双向运输服务。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财政实力极大增强,197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到2019年已超19万亿元,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强大资金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33元,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城乡、区域和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消费质量明显提高,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1559元,恩格尔系数降至28.2%,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小康型向富裕型、享受型转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质量显著提升,2018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9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7.3平方米,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群众解决了住房困难。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为我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新的制度,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不断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显著提高。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更加完善,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更加完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完善,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各民族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满活力,广大群众充分发挥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民法典》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即将正式实施,使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实现有法可依。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擘画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制度体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国民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国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2019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7.8/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5.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7.8‰,均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国民文化素质持续提升,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超过80%降至目前的4%以下。2018年,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达13%,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26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从1990年的0.501跃升到2018年的0.758,增幅超过51%,是同期世界上唯一从“低人类发展水平”跃升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幸福感从2013年的75.3%上升到2019年的83.9%。

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服务设施日趋完善。1978—201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从1218个增至3196个,流通人次从7787万增至9.01亿,群众文化机构从6893个增至44073个,博物馆从349个增至5132个,分别增长1.6倍、10.6倍、5.4倍和13.7倍。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文化馆(站)、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从2000年的0.23亿增至2020年6月的9.4亿,增长近40倍,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五)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我国已初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涵盖养老、医疗、低保、住房、教育等多民生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1978年我国开始基本普及小学教育。2019年小学净入学率已达9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2.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城乡义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困难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贫困地区与农村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显著扩大。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1978—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7%增至51.6%,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增长35.4倍,达3031.53万人。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197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仅有212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2%左右;2019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规模已高达1576.4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46%。

现代化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投入持续增加。1978—2019年,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从3%跃升至6.6%,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从17.0万个增至100.8万个。1986年全国有卫生防疫站3516个,2019年全国已设立3499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成。

多元化多层次全民医保和社保体系加快构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城乡医疗和社保体系是完全隔离的两套制度体系。1998年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2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19年全面启动实施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截至2019年底,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亿人,参保覆盖率近年来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覆盖10.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从2000年仅覆盖1亿城镇职工,发展到目前超过9亿城乡居民,我国已构建起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网。

(六)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30年实现“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2019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3.8%、27.5%。清洁能源占比迅速提高,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19年,清洁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7.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8.1%,提前完成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

水土资源和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实施化肥农药“双零增长”行动方案,2015—2018年,我国农用化肥使用折纯量从6022.60万吨持续降至5653.42万吨,农药使用量从178.30万吨持续降至150.36万吨,提前实现于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2019年,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年均浓度下降23.1%,全国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

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90%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84%的行政村,近30%的农户生活污水得到管控。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意义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历史上一些王朝出现过“治世”和“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但这些“治世”和“盛世”只是相较于乱世,国力相对强盛、经济相对繁荣、民生相对安定的景象。单从经济层面看,据美国学者麦迪森研究,公元元年中国GDP占世界GDP总量的26.2%,公元1000年占22.7%,公元1500年占25.0%,公元1600年占29.2%,公元1700年占22.3%,公元1820年占32.9%,经济总量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一些研究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生产、消费和人口都出现了大规模增长,15—19世纪中期的世界经济秩序名副其实地是以中国为中心的。虽然GDP占比的具体数字存在争议,但学界普遍认为,19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口在世界居首,外贸长期处于出超地位,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当时世界最为强大和富裕的国家。尽管如此,广大人民并未真正实现温饱,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只是梦想,小康社会更无从谈起。可见,“小康”并非经济总量的概念,而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方方面面。在私有制和剥削制度下,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主要由统治阶级占有,不可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即使在被称为“盛唐”的唐朝开元、天宝年间,依然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由于长期受封建专制统治,缺少先进阶级和先进政党领导,古代中国始终走不出“治乱兴衰”的周期律,兴盛时期的发展成果在乱世被消磨殆尽,社会演进只有量的积累而无质的飞跃。由于没有科学的思想做指导,无法通过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无法用宽广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无法不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只能闭关锁国、妄自尊大,最终落后于时代和先进国家。总之,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在政治、制度、思想、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全面落后,使小康社会注定难以实现。

近代以来,僵化落后的封建制度明显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加之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中华民族濒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虽然康有为和孙中山等有志之士对大同理想和小康社会思想进行了探索,但均未能取得成功。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胜利完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正式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剥削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8年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社会构想,被确定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长期奋斗目标。“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党领导人民,向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稳步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创造性地提出“两步走”的新战略构想。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的接续奋斗,我国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天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民主健全、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殷实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完全超越了中国历史上的种种“治世”和“盛世”。中国人民实现了数千年来丰衣足食的愿望,当今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斗成果,又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紧密联系、前后相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深刻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人民获得的实实在在的福祉利益,兑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将极大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进一步巩固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们应对危机变局、抗击风险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这一目标即将胜利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充分彰显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但始终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创造伟力,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二)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

中国的小康思想和西方的乌托邦思想,都包含人民安居乐业、共同富裕的理想。但直到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一理想才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揭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但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未能将共同富裕的理想付诸实践。

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进而从一国走向多国。苏联、东欧等国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未处理好农轻重以及积累消费的比例关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不仅难以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因社会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使人民逐渐对国家失去信心,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纵观500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从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全球传播,再到后来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没有哪个社会主义国家探索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也没有哪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且全面地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农业大国建设小康社会,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激发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经受住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严重冲击,以及其他各种风险考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再次用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重振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形成示范效应,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步。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走着一条与西方现代化迥异的道路。西方列强实现现代化,靠巧取豪夺、强权占领、殖民扩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基本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拓展海外殖民地和奴役其他民族,使欧洲国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为工业革命开辟了原料产地和海外市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奋斗。社会主义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说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出一条非资本主义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这大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经久历远。这些国家经历了“串联式”演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阶梯式发展,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达到当前水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并联式”同步发展,在很多方面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例如,新中国成功开启并快速推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时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又如,我国在中等收入水平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这一成就不仅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水平,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在世界发展史上亦是史无前例,为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工业革命以来,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都是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多为依附者、跟跑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率先恢复增长,成为世界经济震荡的稳定器。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发展中大国能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稳定器,能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是绝无仅有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14亿人口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进而整体迈入现代化,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个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贫困是贯穿人类发展史的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更多国家和地区重返贫困线的大背景下,我国如期完成整体消灭绝对贫困的历史性任务,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这些脱贫减贫的巨大成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绝无前例,在世界历史上也实属罕见。对于占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巨大奇迹,为促进全球人类福祉的整体性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扶贫减贫实践,已成为联合国构建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基本政策框架,以及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基础和思路来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减少绝对贫困提供了丰富的中国经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启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强调人民的发展不应只关注经济层面,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追求,注重每一个人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中国启示。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自“小康”构想提出以来,我们党一以贯之地扭住这个战略目标,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赋予小康社会更丰富的内涵、更高的实践标准,通过制定和实施长期发展战略,使之逐步得以实现。

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了如期高质量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因此,在这样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因地制宜。我们党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注重顶层设计和统筹兼顾,更好地满足了多方面的建设任务和多样化的民众需求,大大提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

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性小康,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唯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能做到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确保打好打赢决胜全面小康的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证明,只要党的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们就幸福安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其中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既善于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于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洪流中。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体现了党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体人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实实在在地共享发展成果,展现了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

(三)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根据人民意愿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提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奋斗目标,制定实施相应的战略布局和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特点,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使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正实现了“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证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从全局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和战略规划及其部署,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四)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夯实社会发展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得益于持续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及与之适应的经济等方面体制,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深刻而重大变化,在实践中形成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创造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概括,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证明,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必须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条件下进行,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五)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证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显著改善的过程,还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显著提升的过程,是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血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经验昭示,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厚力量。

(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证明,推动经济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些国家在谋求物质财富的进程中,对资源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日趋盛行的消费主义为地球家园增添了沉重负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科学地扬弃了“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注重末端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确立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良好的生态环境应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

结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辉煌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伟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责任编辑:苏荔荔)

- 更多内容请阅读公益中国网电脑版 -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appbw.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38996号-01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
公益热线:13811047288 QQ:8446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