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楠: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力量
2020-09-11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15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期望。这一重要精神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协同,做好制度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第一,进一步加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力。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系统性。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多方资源,实现区域间协同。

  现实地看,当前统分结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合作仍然虚多实少。对此,需贯彻“一盘棋”思想,真正将各地区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统筹兼顾、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围绕整体目标解决问题。一是加强全方位协同,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规划,不仅重视产业协同,还要做好监管合作、联合执法、司法协作等;二是尊重区域差异,根据各地的区位条件、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因素,找准区域定位,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政策安排,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并将试点经验及时推广;三是有效促进要素流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跨区域整合资源,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做长做强生态产业链;四是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从机构设置、信息整合、人员编制、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有效推进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其中,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为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切实提升治理效能,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对此,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要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要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加强对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等等。

  第三,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我们要更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离不开务实管用的激励机制。

  在具体工作中,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了解治理对象,综合运用法治、市场、行政等多种手段。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绿色发展的潜力与活力;以消费端带动供给端,培育绿色商业模式,催生新型消费业态;不失时机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在生态环保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前沿技术等方面切实发力;鼓励生态环保技术创新,落实对生态环保产业的减税降费支持,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产业。

  与此同时,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对评估和监管进行谋划。要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同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有效弥补传统评估和监管机制的不足,提高评估与监管的精确性、科学性。还要通过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局面。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楠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江淮论坛》编辑室主任)

(责任编辑:徐小刚)
- 更多内容请阅读公益中国网电脑版 -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appbw.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38996号-01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
公益热线:13811047288 QQ:8446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