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来源:公益中国网
公益中国网讯 2020年8月,由长江商学院策划、益美传媒参与采写的图书《无公益,不长江:长江商学院公益案例集2020》正式出版。这是长江商学院策划出版的第三本公益案例集,收录十大经典公益案例,涵盖抗疫、医疗、教育、扶贫等领域,十位公益大咖联袂推荐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十大温暖公益案例,十位大咖倾情点评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长江商学院的组织和倡议下,海内外长江校友第一时间投身到抗疫洪流中。
《无公益,不长江》之“战疫篇”,通过五个感人至深的案例勾勒了长江人的战疫纪实篇章:在疫情暴风眼湖北,长江商学院湖北校友会会长阎志和秘书长苏毅带领的志愿者团队,日以继夜奔波在抗疫路上;在美洲、欧洲、澳洲、非洲,长江校友从驰援国内同胞到驰援国际社会,打满了抗疫全场;为缓解护目镜告急的状况,长江EMBA24期和28期校友展开了一场雷厉风行的疾风救援;为解决方舱医院的供电难题,长江METI学员王雷将自己公司的1004台移动储能设备倾囊捐出;还有许多校友发挥个人专长,也在不遗余力地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大疫之下,长江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和希望,一定会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放眼全国,医疗、教育、扶贫等诸多领域的社会问题也亟需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通力合作。
《无公益,不长江》之“2019公益项目篇”,则通过五大创新公益案例展现了长江企业家校友如何运用自己的商业智慧、专业技能、社会资源,去探索更高效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长江EMBA31期同学,在公益委员王克勤的带动下投身到了持续救助尘肺病家庭的行列中;长江商学院广东校友会发起的“护曦行动”,实现了72小时救助早产儿的极限挑战;长江总裁16期校友,在贵州毕节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公益之路;长江金融MBA2017级北京班同学发起的“静绣项目”,运用商业智慧让无锡聋哑刺绣师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见;长江EMBA28期校友发起的“长江励志公益助学项目”,用一对一帮扶形式,照亮了上百名学子的求学路。
长江人的大爱担当和公益实践,赢得了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公益时报社社长刘京、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洲鸿、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三一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劲、深圳市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行甲、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胡广华、原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涂猛、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等十位专业公益人士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
王振耀院长点评说:“长江校友抗疫的杰出奉献,使得长江商学院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抗疫斗争名列前茅的第一商学院!”李小云教授亦评价道:“如果我们都能像长江校友这样做一些小而有效的公益,那千千万万这样的公益行动汇聚在一起就能推动社会大的变化!”
18年传承创新,长江商学院的公益之路
在本书的序言中,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项兵教授说道:“面向未来,我们希望,长江商学院培养的新一代商界领袖具备三个核心精神:第一,全球视野、全球责任、全球担当;第二,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第三,创新精神。长江的校友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不仅投入财力,更重要的是投入时间、精力,把商业领域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运用到公益项目当中,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在考虑商业决策的同时,考虑人类的长远利益;从而由富足的生活走向丰盈的人生,为中国和全球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贡献力量,为全球问题持续贡献中国的解决方案和智慧。”
自2002年创办以来,长江商学院就高度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并以培养企业家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全球担当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使命。18年来,长江商学院在管理教育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先后推出公益学时、公益第一课、长江公益奖等全球商学院首创的举措,推动了长江公益从“自发公益”的1.0模式,经由“项目公益”的2.0模式、“平台公益”的3.0模式,发展至“长江公益4.0:为全球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新生代颠覆性力量”阶段。在不断传承创新的过程中,“无公益,不长江”的精神也深深融入了每一位校友的血液中,并涌现了数以千计的校友优秀公益项目。
从2018年起,长江商学院每年策划出版一本《无公益,不长江》,精选校友优秀公益案例集结成书,将长江人的公益智慧和创新实践,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公益路上的同行者。在这本《无公益,不长江:长江商学院公益案例集2020》中,有对历史片段的记录,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有对人性温暖的呼唤,更有对个体与时代、中国与世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深叩问。相信这本书,必将为更多热爱公益和行走在公益路上的人注入能量和智慧,召唤更多人一起向善而行!
(责任编辑: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