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智库
责任
明星
健康
教育
新闻
要闻
机构
明星
CSR
智库
民生
健康
农村
教育
助老
救助
生态
环境
动保
低碳
能源
项目
责任
爱心
创投
营销
报告
品牌
热度
机构
企业
项目
人物
专题
互动
招募
联盟
课堂
矩阵
导航
全程直播记录彝族年 快手开创非遗传播新模式
2018-11-27 来源:公益中国网
“我都不知道原来彝族这个时候过年。”
“彝族马布竟然是这样做成的!”
“彝族小伙子唱歌好好听!”
快手用户“玛薇少儿艺术团”的直播间里不时传出这种惊呼。原来,彝族已经开始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了。
玛薇少儿艺术团是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于2015年在美姑县民生银行红丝带爱心学校和昭觉县日哈乡中心校的学生中组建的一支儿童文艺团体。玛薇为孩子们传授彝族乐器、彝族童谣、原生态民歌,并创作儿童校园歌曲,使孩子们不仅从音乐中收获快乐、树立自信、传承彝族文化,还弥补了彝族儿童流行音乐的空白。为了让彝族孩子们的歌声被更多人听到,玛薇少儿艺术团于2018年9月开通了快手号(快手号:mw20050311),开始发布孩子们唱歌的视频。
玛薇少儿艺术团现场演出
15岁的黑惹日者是玛薇少儿艺术团的一名成员,目前在在日哈乡中心校爱心班就读,家住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且莫乡瓦吃觉村依觉洛社。由于上学路途遥远,玛薇少儿艺术团的孩子们平时都是住校上课,只有节假日才会回家。黑惹日者多才多艺,是团里的“身高担当”和“乐器担当”,他在玛薇少儿艺术团学会了马布、月琴、葫芦丝等多种传统乐器,还会唱很多已几近失传的彝族民谣。
2018年的彝族年对黑惹日者一家注定是不寻常的一次新年。11月21到11月24日,几位玛薇少儿艺术团的志愿者老师来到了黑惹日者家中,用快手全程直播了日者家四天新年过程,带着直播间的网友们真实体验了彝族新年传统习俗。
从彝历的“除夕”到新年第三天,玛薇少儿艺术团用4天8场直播吸引了10万老铁的全程围观,直播期间仅仅玛薇少儿艺术团发布的短视频播放量就超过150万,还引发许多快手老铁“隔空”送来视频祝福,播放量也超过了100万。截至2018年11月26日,快手社区内#彝族年#主题专区的参与人次已经超过600万。
快手#彝族年#标签页
短视频平台首次全程记录彝族过年
展现彝族民俗魅力
快手是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覆盖十几亿中国人线上的现实生活图景与社交生态,这话真不假。
我国彝族聚居地大多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等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成为了文化沟通的主要阻碍。4G时代的到来让快手走进了大山,让位于大山深处的玛薇少儿艺术团能够用快手直播的方式,将古老神秘的彝族文化展示给世界。彝族传统美食、歌舞、风俗首次出现在快手所搭建的人类历史博物馆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直播连续四天以儿童视角为主,通过美食、音乐、历史、仪式、自然风貌等多个维度真实地呈现了彝族新年的风俗习惯与独特的民族风土人情。
11月21日是彝族的“除夕”,玛薇少儿艺术团这次彝族年的直播也是从这天开始。家家户户照例打扫房间,除旧迎新。在快手直播间,黑惹日者和家人为大家展示如何制作彝族传统食物——豆腐猪肉汤配荞粑粑,这是彝族人过年的传统美食。年夜饭之前,日者在直播间现场用毛竹制作了一支马布,并吹奏了一曲彝族民谣《古莫阿芝》。马布是一种用竹子制作的彝族民间乐器,形制类似于短笛。晚上一家人在火塘旁边聊天唱歌,日者和妹妹为大家演唱了彝族民歌,日者还表演了一段彝族说唱。
黑惹日者在直播间吹奏彝族传统乐器马布
11月22日是彝族新年的第一天“库史”。早上4点,日者家的兄弟姐妹们就爬起来开始“腊粑开”,各家各户会将准备好的荞粑粑送给来献祝福的孩子们。孩子们回家后,全家便开始进行彝族年最重要的活动:杀过年猪和祈福仪式。日者家今年一共宰了三头猪,爷爷也给孩子们准备了一头小猪仔,最大的年猪是姐姐家特意从西昌带到家中。仪式完成后,家里的每个人都很高兴,共同期盼着来年的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11月23日,彝族年第二天上午,在快手直播间中,当地民俗老师卢进老师站在村口的山顶上,为大家介绍了古里大峡谷的地貌和当地人文环境,老铁们如临其境,感受到了凉山地理环境的特点。随后,黑惹日者和兄弟姐妹们完成了“社热”仪式——家族长辈为儿童祈福的聚会,俗称彝族儿童会,是彝族年非遗活动中相当有代表性一个部分。这也是“社热”仪式第一次完整出现在快手平台上。
黑惹日者的母亲主持家族“社热”仪式
11月24日,彝族年第三天“阿普博机”,玛薇少儿艺术团的直播间跟随日者和妹妹们去舅舅家拜年。在彝族人的传统里,母系亲族是更为亲近的亲戚,又以舅舅为大,因此拜年最重要的是去舅舅家。日者的舅舅为直播间的粉丝介绍了政府建造的新村,讲述了黑惹家族的故事。
晚上是老铁们期待已久的“幸福彝族年”火塘晚会。这场晚会在日哈乡的乡创驿站举办,平时这里是玛薇孩子们活动和学习的彝族文化传习馆,今夜则变成了民族文化交流的中心。十余位玛薇少儿艺术团的孩子们,和彝族的民间艺人们一起围坐火塘,欢庆彝族年,唱歌跳舞,不亦乐乎。
彝族年火塘晚会的直播间感动了许多老铁
晚会还请来了村里德高望重的毕摩为大家祈福和献唱。毕摩是彝族传统部落的大学士,掌管彝族历史文化传承。玛薇少儿艺术团的音乐老师、凉山彝族歌星吉牛日者老师也激情献上了自己的代表作《不想老》、《望乡》等,粉丝们纷纷表示“听哭了”“太感动了”,来自家乡的音乐唤起了粉丝的乡愁和乡情。玛薇少儿艺术团和民间艺人们还表演了马布、月琴、吉他等多种乐器演奏。最后晚会以一首彝族传统的《留客歌》结束。
开创非遗传播新模式 快手为非遗
注入“新鲜血液”
彝族年是彝族民间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团聚走亲访友的时机。这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节日在2010年就被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非遗既需要保护传统技艺,更需要拓宽传播渠道。尤其在非遗传承的主体发生了巨变的当下,非遗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其中,玛薇少儿艺术团利用快手对彝族新年进行直播就是一种极具参考性的示范。除了玛薇少儿艺术团,快手上还有不少用户也在长期记录和传播非遗文化。
在本次彝族年的直播期间,快手用户“迷藏卓玛”、“格桑芝玛”、“浪漫侗家七仙女”、“杨丽丽麦秸画”分别与玛薇少儿艺术团进行了直播连麦,送去了新年祝福,让直播间成为了多民族交流的盛宴,不经意间给网友们呈现了更多的非遗文化。比如快手用户“杨丽丽麦秸画”(快手号:925451247)所创作的麦秸画,同样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与快手的联系有着深厚的渊源。
杨丽丽与玛薇少儿艺术团直播连麦
杨丽丽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打开杨丽丽的快手页面,一幅幅制作精美、惟妙惟肖的麦秸画作品,内容多反映蒙古族和草原文化,配上高亢悠扬的草原歌曲,底下小伙伴纷纷留言“求定制”。麦秸画又被称为麦秆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源于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成熟的麦秸画作品可以追溯到隋唐时代。虽然来自民间,但由于工序复杂、技艺精湛,麦秸画一直很受欢迎,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杨丽丽制作的麦秸画
“通过快手,我向全国网友介绍我们的麦秸画,很多网友会专门来订做。目前快手也是我们最重要的线上推广和销售平台。”杨丽丽利用快手这一时下热门的短视频平台,不仅能获得更多收入,还能更好地传播家乡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用古老工艺反映现代生活,把莜麦秸杆承载的农耕文化传承下去。
此外,快手用户“格桑芝玛”(快手号:1085075268)的普米族口弦技艺、“浪漫侗家七仙女”(快手号:langmannvshen)的侗族大歌,都是快手平台上知名的非遗内容,与众多非遗类快手用户一并成为了快手平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就地域分布而言,快手用户扎根于我国的“土壤最深处”,从一线城市到基层乡村,都有快手用户的足迹。无论是此次玛薇用快手直播彝族新年,还是杨丽丽利用快手宣传麦秸画,既能拓宽非遗文化深入“毛细血管”的触达范围,也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契机。使得年轻群体自发地传播和转发,从而为非遗这棵“老树”注入新鲜血液,发出“新芽”。
继承、弘扬非遗文化任重而道远,而快手正不遗余力地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正如快手CEO宿华所言,“快手一直致力于用自身的产品、技术和社区优势赋能每一个个体,帮助他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快手希望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通过影像方式真实记录各地民众的多彩生活,深度挖掘不同文化的多样魅力,让快手成为非遗文化特色表达的传感器,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窗口。
(责任编辑:徐小刚)
- 更多内容请阅读公益中国网电脑版 -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appbw.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38996号-01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
公益热线:
13811047288
QQ:8446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