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0 来源:公益中国网
·逾2,000名公众参与“新纪录,心相通”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宣传活动
公益中国网讯 2018年10月10日,强生公司在华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杨森)宣布,其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宣传活动中成功创造了一项名为“最多人同时使用虚拟现实设备(多场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
西安杨森成功创造“最多人同时使用虚拟现实设备(多场地)”吉尼斯世界纪录™
西安杨森的“新纪录,心相通”公益宣传活动吸引了逾2,000名包括企业员工、医护人员、医学专家、非政府组织代表和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他们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西安特别设置的六个挑战场地通过佩戴虚拟现实(VR)眼镜同时观看了一部精神卫生主题的公益宣传片:《S先生的世界纪录》。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裁Asgar Rangoonwala现场接受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证书
该片由西安杨森拍摄制作,讲述了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治疗,并在家人、同事和医生的关爱和支持下回归社会的故事。公益宣传片借助VR科技使观众得以“进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在让公众通过“真实体验”的方式建立对精神分裂症的正确认知,从而消除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并以此倡导全社会共同为患者创造一个充满关爱和更为宽容的社会环境。
“最多人同时使用虚拟现实设备(多场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现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迁延性精神疾病,导致患者思维、感知和日常行为障碍,其高复发的特点不仅损害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劳动能力,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21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www.who.int/mental_health/management/schizophrenia/en/, Accessed Oct 2018.]。截止2016年底,中国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约为405万[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进展情况]。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社会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1/5,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到1/4[张伟波,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1): 156-160]。
“最多人同时使用虚拟现实设备(多场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现场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岳伟华教授表示:“精神分裂症需要全程的长期治疗,这种全程治疗和康复模式,是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一个连续的、全面的医疗服务;服务场所不仅仅是在医院,还包括社区,方法不仅包括药物治疗,还包括指导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康复,最终实现使患者更好回归社会的目的。”
公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偏见和歧视,是无形中加重患者疾病负担的因素之一。在全球,仍有很多人认为精神疾病患者具有攻击性,且精神分裂症是“无法治愈的危险疾病”, 这导致患者遭受来自疾病和社会的双重压力。
专家对话现场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李莹副教授介绍说,现在仍有不少精神疾病患者在基本生活、就业、就学方面面临各种困难,生活质量堪忧,无法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固然与精神疾病本身所导致的身体和社会功能损害有关,但也反映了我国社会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与污名化,以及我国公共政策对精神疾病患者支持的不足。
李莹表示:“近年来,我国的精神卫生政策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保障政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相关药物研发和应用也在不断进行中,比如将长效针剂引入社区促进规律治疗。今后应在这些政策进展和经验积累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公共政策支持的广度、深度与精准度,切实保障精神疾病患者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裁Asgar Rangoonwala发表演讲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裁Asgar Rangoonwala表示:“一直以来,西安杨森高度重视在精神疾病领域公众教育的投入,并致力于推动公众认知水平的提升。创造一个没有偏见和歧视的社会环境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及早接受治疗,并尽快过上富有成效的生活至关重要。”
“西安杨森将不断着眼于未来,在药物研发上推陈出新,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为中国精神疾病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与此同时,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与多方伙伴合作,携手推进创新治疗方案的发展,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从而帮助改善公众精神健康水平。未来,我们将不遗余力地继续帮助更多精神疾病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重返社会。”Rangoonwala补充道。
西安杨森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宣传活动主题画展现场
今天的活动是第八个“西安杨森精神卫生月”公益宣传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2011年起,西安杨森将“精神卫生日”延伸为“精神卫生月”,致力于更加广泛、深入地普及精神疾病知识,呼吁社会各界给予精神疾病患者更多的理解、包容、重视与关爱。
(责任编辑: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