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脱贫故事】“瓷娃娃”张艳:手串里打磨出的希望
2018-07-23    来源:公益中国网

 ——从瓷娃娃到张老师再到张社长,张艳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生活的转变,更带动着周围的人,一起奔向更好的生活。

\
 

“小时候的经历,已经让我把眼泪都流干了,

所以现在我的生活,就只剩下阳光。”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她现在的阳光开朗,

你可能很难想象,这句话是从这个

从小就饱受疾病折磨的女孩口中说出的。

01

背篓里的上学路

今年34岁的张艳,出生在四川雅安。不幸的是,她出生就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的脆骨病。这种成骨不全症的患者,只要受到轻微的外力,就可能造成骨折,所以被俗称为“瓷娃娃”。

“最严重的一次,睡觉前妈妈帮我轻轻盖了一下被子,我的骨头就断了,”张艳回忆道,“那时候几乎整天都是在床上躺着,什么也做不了。”

根据医生的诊断,这种病症没有特殊的疗法。只能在一次次骨折之后,不断予以复位和固定,然后等待其自然痊愈。一年到头,张艳不是因为怕摔在家里的床上待着,就是因为骨折在医院的病床上躺着。张艳的父亲,也因为患病需要静养,做不了重的体力活,每年还需要回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家庭的重担,就这样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

\
 

院子一角的打磨机器和竹篓

张艳家的角落里,有一只旧旧的竹篓。小时候,张艳的母亲就是用这只竹篓,背着张艳往返于医院和家里。“那时候也没有现在的水泥路,都是泥巴路,”想起母亲的辛苦,张艳觉得感谢又感动,“十几里的山路,我妈每天把我从家里背到学校,再从学校背回来。”

为了能让张艳上学,张艳的母亲就这样背了她3年,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张艳也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不错的学习成绩。可是,3年后,家庭的微薄收入仍然难以维系学费,张艳只能选择了辍学。

“家里其实也想让我上学,但是学费真的太贵了,读小学一年就要三四百元。那个时候,妈妈既要照顾家里的两个病人,又要坚持务农。我也不忍心看她那么辛苦,就放弃了读书。”张艳说。

02

爸爸的拐杖 帮助我走出家门

在家人的细心照顾下,张艳的双腿逐渐成长得比以前有力。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张艳的父亲也开始慢慢帮助她进行站立的训练。一次、两次……恢复的过程缓慢而又艰难,父亲见状,四处问人讨来了一块木料,照着张艳的个子,亲手为女儿做了一副拐杖。

于是,17岁那年,张艳靠着这副凝聚着爱与希望的拐杖,第一次尝试着依靠自己的双脚站了起来。

“那时候的心情,是我终于可以开始为家里做点什么了,终于不再是一个需要被人每天照顾的病人了。”懂事的张艳,内心所希望的,是有朝一日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瘦弱的张艳

有了拐杖之后,张艳开始从每天能在家站立一会,逐渐锻炼到能够慢慢走出家门。可是,因为小时候常年在家,张艳很少能够接触到外面的人,就连同一个村里的人,很多也都不认识。

那个时候的张艳,想要走出家门,不仅需要双腿的力量,更需要内心的勇气。

“刚学会走路的时候,说实话,我真的很害怕出去。我就觉得人家看我的眼神就不一样,我自己也觉得我和别人不一样,”张艳说,“亲戚有时候想带我去参加镇上的赶场这些活动,我从来都不去,我怕人家笑我。”

03

重建家园 更是重建信心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而张艳所在的芦山县龙门乡,正是那次地震的中心地区。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芦山县有99%以上的房屋在雅安地震中垮塌。张艳家的房子,也在这次地震中倒塌了。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陆续有一些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对雅安地区进行帮扶。其中一个项目,便是培训当地残疾人加工木质佛珠。

“那时候,我还住在震后的安置房里,有人告诉我,镇上准备组织针对残疾人的培训,我就去看了。”就这样,张艳成为了手工佛珠打磨培训的第一批学员。

\
 

工作人员在进行佛珠加工培训

“当时的培训场地设在龙门菜花节广场的板房里,离张艳住的安置房比较远,每次培训张艳都要走将近40分钟的路才能到达培训点,”培训老师回忆道,“有一次,我准备去开教室的门,发现张艳已经提前在门口等了我半天。在整个培训中,她也是最积极认真的。”

因为张艳的个子,很多时候她只能站着操作机器。即使这样,她也从未抱怨辛苦。她告诉“吉时雨”工作人员:“虽然学习的过程很费神、费劲,但是我不像其他人那样,可以做其他的事。对于我来说,这个就是手上的活,我可以用心把它做好。”

\
 

张艳为其他学员讲解操作要领

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培训小组和老师们的认可,一致推选她成为培训小组的组长。她不仅自己认真学习好每一项技术,还在别的学员有不清楚的问题时帮她们示范。等到第二期培训时,她已经可以承担佛珠打磨的教学工作了,学员也亲切地叫她“张老师”。

\
 

张艳总是很细心地指导学员

“现在的学员里,有不少还是我的街坊邻居。之前,我还一直很怕被她们笑话。现在,我有一门自己的手艺啦,大家也都夸我做的佛珠好,还很开心地叫我‘张老师’,向我请教问题。”如今,张艳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收入,更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04

走出这一步 就是更大的世界

2016年,吉利控股集团“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在四川雅安开展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项目,协同雅安市群团中心和社会公益组织“大爱武术”,帮助像张艳这样的困难群众掌握技能、实现就业。

居家灵活就业,意味着张艳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就能自己在家用机器打磨,生产佛珠。“以前一点收入也没有,现在一年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我就觉得现在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张艳笑着说。

不仅如此,张艳还和学员一起,成立了“芦山县大爱残疾人手工艺农民合作社”,由她来担任合作社社长。这也是芦山县第一家农民手工艺合作社。

\

张艳在四川成都的柜台展示合作社手工产品

从张老师到张社长,张艳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生活的转变。有了合作社以后,张艳的干劲比以前更足了。她的这股正能量,也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因为 ‘吉时雨’ 项目,我还有生之年第一次去了北京!”张艳开心地说。

\
 

张艳在北京的培训班上发言

去年10月,张艳作为合作社社长,去北京参加乡工销售培训。在结业答辩时,张艳围绕合作社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出项目规划,得到了中国社科院老师很高的评价。不仅如此,张艳还带着合作社社员去福建仙游参观学习,细致了解手工艺打磨的市场情况。

\

社科院老师对张艳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出去学习让我的见识更宽了,感觉这个世界好美丽啊,我还有好多事情可以做,所以要更加地努力。”走出家门的张艳,如今满眼都是对未来的希望。

现在,在“吉时雨”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张艳还在努力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希望能够借助网络,来为合作社找到更大的销路。

\
 

努力学习电脑的张艳

“在知道我们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后,我们当地很多的贫困家庭,也都很想加入我们。我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给他们一点信心。”在改善自己家里的生活条件后,张艳现在更大的希望,就是带动合作社社员一起脱贫致富。

“比我还要困难的人还有很多,我觉得我已经算是挺幸运的了。” 张艳笑着说。

\
 

小小的身躯,内心却有大大的力量。自2016年吉利控股集团启动“吉时雨”精准扶贫以来,太多这样的故事让人动容。吉利将继续践行自己的公益之路,让更多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和希望。

 

(责任编辑:徐小刚)

- 更多内容请阅读公益中国网电脑版 -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appbw.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38996号-01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
公益热线:13811047288 QQ:8446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