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钧:消除“赖贫”倾向更须精神扶贫
2018-04-10    来源:深圳特区报

扶贫工作中出现“赖贫”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中只注重物质扶贫,忽视精神扶贫。物质扶贫往往会起到立竿见影之效,但实现长期脱贫,则非急功近利的物质扶贫所能达到,必须依仗贫困户们在文化、心理、精神、信心、尊严等方面的共同进步。

《半月谈》近日报道,在一些地方扶贫工作中出现了脱贫不退贫、脱贫不摘帽现象,一些贫困户存在观望心态、依赖心理,争相装困、扮贫、哭穷,有“赖贫”倾向。

扶贫工作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000万,扶贫工作只能加强,不可减弱。

扶贫是过程,脱贫是结果,而稳定脱贫才是最终的目标和方向。从社会学的视野看,扶贫是社会现象,既要物质扶贫,也要精神扶贫,它既涉及到物质文明建设层面,也涉及到精神文明建设层面。乡村战略“20字方针”中提出的“乡风文明”就是指向了文化建设。那种只是物质上摆脱了贫困、精神上依然处于贫困状态的“脱贫”,肯定不是真正的脱贫。古曰:“风俗者,天下之大事矣。欲求治之道,必先正风俗。”说的就是同一个道理。

扶贫工作中出现“赖贫”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中只注重物质扶贫,忽视精神扶贫。物质扶贫往往会起到立竿见影之效,但实现长期脱贫,则非急功近利的物质扶贫所能达到,必须依仗贫困户们在文化、心理、精神、信心、尊严等方面的共同进步。只知“等”、“靠”、“要”,贫困户就会增长依赖心理;不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提高他们自身的发展意识、生活意识,一味实施“保姆式”的扶贫,很难使贫困户走上自主脱贫之路。

而滋长这些“赖贫”心理的,除了偏重物质扶贫,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环境的影响。一个地方如果集体产业兴旺发达、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对外来投资吸引力比较强,则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就高涨。而大部分出现“赖贫”现象的地方,往往都是环境支持率偏弱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下,贫困户有“赖贫”心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村民们有长期搭乘政策便车的心理,也不奇怪。一旦有了足够的环境支持,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户的安全感就会增强,进一步发展的期望就会提升,从而走上自主发展的快车道。

扶贫工作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贫困户的“赖贫”心理的存在,既有其客观原因,也有可治愈性,不能因为这种“赖贫”心理的存在就减弱扶贫工作的力度。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两手齐抓,营造脱贫致富的良好环境,推进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善良家风的文化建设,并大力搞活乡村经济,脱贫事业就会顺利实现。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更多内容请阅读公益中国网电脑版 -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appbw.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38996号-01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
公益热线:13811047288 QQ:8446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