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中国公益元年”以来,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已在“新纪元”中走过了近10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有狂飙突进的飞速成长,也不乏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进展尴尬。其中如何进行专业化的公益救助、让公益行为的效果达到最佳,成为了公益慈善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公益需要细分,有针对性的救助更有效
目前我国的公益行动主要针对三类人群:贫困人群、重大疾病人群和边缘化人群。如何让每一类人群中的每个细项人群都可以得到应有的专业救助,成为了目前公益的瓶颈。
作为大病科普及大病贫困救助的代表性公益机构,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美扶爱基金有着独到的理解,其负责人介绍到:我们知道,援助对象的困境都是非常具体的,衡量一个国家慈善事业是否发达,就是要看其他社会慈善项目的细分程度,是否真正意义上号召各界优势资源进行针对性救助,我国慈善事业的未来发展也是不断细化的过程,中美扶爱基金是专业普及肿瘤肾病知识、救助这些大病贫困患者的专业公益组织,希望我们有的放矢的救助项目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群,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公益慈善发展需要专业技术推动
曾经,美国一个服务组织想在中国做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却因为在中国找不到专业的人才而无法进行。由此可反映出,曾经我们的专业化程度是很低的,特别这在公益慈善组织里面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而对于肿瘤、肾病这些重大疾病公益救助,是需要专业医学手段的介入才能实现,治愈效果及治愈率更是需要世界医学技术发展来推动的。
中美扶爱基金 联合专业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救助
无论是肾脏疾病还是肿瘤,都是影响生命质量、威胁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中美扶爱基金表示一直在联合更加先进、专业的医疗机构辅助公益行动,“中美扶爱基金在大病救助上会进行科普宣教、疾病筛查、贫困救助等方面的公益行动,但其中落实到专业方面,我们会聘请业界非常先进、专业度极高的医疗机构来进行,他们在肾病和肿瘤的精准诊断、治疗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产品研发等各项技术的科学研发上可以确保公益效果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