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来源:公益中国网
公益中国网讯 奋斗者,正青春,一月实践结硕果。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与平谷区委区政府主办的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助力农业中关村建设暨首都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进入收官阶段,京内外62所高校的千余名大学生在平谷集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来自科技小院、博士农场、创业青年、归国人才、高校学子等领域的10名青年代表,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畅谈体会,共话发展,加速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
近年来,平谷区聚焦教育科技人才联动推动农业中关村建设,正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的平谷答卷。注重教育引领,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9所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道地药材重点实验室等相继落地。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加速推进。注重科技支撑,推动科技创新要素聚集,一批农业领域科创企业入驻,科技小院加快布局。注重人才汇聚,推出人才十条,创建“博士农场”117个,汇聚13位院士、411位博士来当“农场主”,打造大学生在京创业安家第一站初具成效。一批创新成果不断呈现,成为引领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地,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生动实践。
部分青年学生代表在会场外合影
自7月4日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来自京内外62所高校的1193名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平谷区各乡镇、单位,围绕“1+4+N”社会实践体系,聚焦平谷农业发展实际需求,通过走访调查、田间劳作、直播助农等,形成了1部舞台剧、2场汇演、3场千人村课、50余项校地合作意向项目、200余份报告、千部短视频、万场直播,为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强合作:校地携手,共谋发展
深化校地合作: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支持平谷加快建设一流农业中关村,做实做强农业产教融合新高地,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与平谷区共同发布了《汇聚首都教育资源 助力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工作方案》,通过联合科研聚力攻坚、产教融合聚能发展、劳动教育聚智创新,将教育、科技、人才等要素资源转化为区域发展优势;平谷区发布“支持青年人才发展六大计划”,着力打造大学生在京创业安家第一站;打造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和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着力打通农业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和从学校到创新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科技小院学生代表发言
建立长效机制:经过1个月的实践活动,平谷区各实践单位与高校主动对接合作,已形成50余个合作共建亮点,其中,大华山镇与北京工商大学共建高酒精度桃酒及桃味啤酒酿造项目,延长大桃产业链;峪口镇、夏各庄镇与北京农学院合作共建乡村振兴驿站,作为高校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平谷第一站”;镇罗营镇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围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校地强强对接,在高校学生培养、地区经济发展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实现双向奔赴。一个个合作的背后是校地资源的深度融合,是教育助力农业中关村建设、服务首都乡村振兴的真实体现,更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速农业中关村建设的重要成效。
突特色:精准对接,深度融入
乡镇出题,高校答题:实践活动采用课题制管理,平谷区在活动启动前期就统筹谋划,精准匹配乡镇需求,确保每个专业院校团队都能有效对接基层的实际需求,大学生们选准小切口,解决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世界休闲谷等建设中的真问题。山东庄镇中国戏曲学院实践团队依托专业特长,录制红歌、创作红剧、拍摄红色故事纪录片,打造艺术红谷、研学红谷、生态红谷;大华山镇北京工商大学实践团队开展大桃果酒酿造实验,攻克大桃果酒纯度不高、口感不佳等难点;马昌营镇北京化工大学以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助力攻坚镇域“水、土、气”治理需求。
北京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王荣焕发言
一团队一亮点:各实践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项目,呈现出多样化创新成果。大兴庄镇北京电影学院实践团队联合国农港供销村播产业园拍摄《大闹桃办公室》微喜剧。夏各庄镇利用大岭后村闲置土地,串联大岭后民宿、咖啡等旅游资源,发挥平谷区与湖北郧西对口协作资源,撰写小龙虾广场可行性分析报告,策划打造集儿童乐园和美食街区于一体的小龙虾广场。
“村课”“村耕”“村播”“村晚”,彰显青春活力:千名大学生同上三场思政课,全面了解平谷发展历程和特色产业。深入“博士农场”、科技小院、产销合作社、繁育基地等,实地体验大桃、玉米、西红柿、有机蔬菜、地黄中药的种植、采摘、装箱售卖等劳作,参与培土、除草、测绘等活动,通过实践锻炼,积累劳动经验。千名大学生化身“乡村主播”,推介平谷好物美景近万次,发布创意短视频1000余条,全网突破千万观看量,大学生们以创新活力将平谷进一步推向全国全世界。在亲农大舞台上演绎精彩节目,村民与大学生浓情联欢,以舞台促交流、增感情,以活动赋能乡村和美发展。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展示自我、服务乡村的多元化平台。
展亮点:成果丰硕,创新不断
科技赋能农业:多个高校团队将前沿科技应用于农业实践,如农大科技小院的学生协助村庄管理种植智慧农场、智慧温室、智慧果园和智慧渔场,引进新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帮助村集体探索农业发展新方向,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展现了科技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巨大潜力。
归国人才代表发言
文化创意融合:结合平谷区的地域特色,学生们创作了系列文创产品,如南独乐河镇北京农学院实践团队深度挖掘当地农耕文化,设计出蒜乐辣文创IP,为农耕文化创造承载物。南山村、清华美院联合京津冀8所艺术院校,携手当地村民和手工艺人,合作开启在地艺术创作,用艺术助推乡村文化建设,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真正做到了将课堂所学注入乡村振兴中。
电商直播助力:依托平谷打造直播电商产业功能区、建设村播学院基础,千名大学生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形式,将平谷好物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特别是时值鲜桃季,千名大学生为平谷大桃代言,讲述“科技桃、文化桃、诚信桃、致富桃”的故事,为大桃品牌建设和销售工作扩了流量,提了销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平谷大桃早桃品种,通过电商渠道销量占到总销量45.4%,较去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
育人才:实践育人,成长成才
锻炼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有效锻炼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了解,本次活动共实施了数百项课题项目,涉及农业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乡村旅游、电商直播等多个领域。其中,北京农学院的农耕文化挖掘项目、中国戏曲学院的红色文化推广项目、北京服装学院的乡村业态创新项目等亮点纷呈,充分展现了大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们带来充满青春活力的精彩表演
涵养社会责任:在深入乡村、服务农民的过程中,大学生们感受到城乡融合发展和政策体系建设尚需深化,村庄布局、土地集约利用有待优化,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他们用“青和力”成就新农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有机会,我肯定愿意再次回到平谷,用我所学的知识破解我们发现的问题,帮助果农菜农们提高收入。”北独乐河村北京农学院学生王焱肯定地说。
促进全面发展:提高人才素质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大学生们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1+4+N”项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崇高理念,为高校青年学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责任编辑:徐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