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校园欺凌,我们可以做什么?
2024-03-20    来源:瞭望智库
       无声的排挤、不堪入耳的谣言和外号、拳脚相加的恶意……可能在隐秘的角落,一场校园欺凌正在发生。

       台湾作家蔡仁伟曾在《封闭》一书中用含羞草比喻遭受校园欺凌的同学:“小时候觉得好玩,用手去碰含羞草,看它缩起来,可是,从来没人认真想过,要过多久,它才能重新打开。”

       他们可能很久才能修复创伤,甚至付出无可估量的代价,也可能被“玻璃心”,得不到外界的理解与支持。后果之重、处理之难,说明了校园欺凌的复杂性。

       文 | 刘春建 教育部基础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委员会委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怎样才算校园欺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具体到校园事件中,有四个判定校园欺凌的重要指标。

       一是蓄意。欺凌行为并非偶然无意和一时冲动,而是有目的、有预谋、有针对性的。欺凌者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实施欺凌,从第一次实施欺凌开始,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角色就建立了。

       二是重复且长期对待。一个或多个学生长期重复以负向行为对待某一学生,或一个、多个学生经常反复以负向行为对待不同学生,都视为校园欺凌。在偶然发生的打架、骂人情境,如一方有明显优势,却不顾对方生命安全,长时间发起殴打等行为,哪怕只有一次,也属于欺凌。

       三是明显权力优势。欺凌者或身体强壮,或人多势众,或具有颠倒是非的能力和经验,或拥有一些重要地位或资源,与被欺凌者对话时,表现出明显的权力优势。

       四是以被欺凌者的感受为准。如果调查干预中,被欺凌者迫于压力、恐惧说“没事儿”“开玩笑”,而从被欺凌者的面部表情、行为表现已能判断其受到伤害,这种情况就可判定为校园欺凌。

       如果欺凌事件初期得不到及时干预,随着欺凌者权力优势经验的积累,被欺凌者就会像猎物一样,被一口咬住很难脱身。

       2 “开个玩笑”要较真吗?

       面对校园欺凌,经常听到欺凌者说“我就是开个玩笑”,也听到成年人说“孩子们之间在玩闹”“不至于那么严重”……这样的处理,往往可能将欺凌事件大事化小。殊不知,欺凌意识的淡薄,无形中合理化了欺凌行为,埋下了欺凌再次发生甚至升级的隐患。

       如何区别是欺凌,还是开玩笑呢?

       从面部表情来看,开玩笑时,双方表情是自然、愉悦的;遭遇欺凌时被欺凌者面部表情则是痛苦的。

       从参与意愿来看,玩闹是所有人可自行决定是否参与;欺凌则是被欺凌者被迫加入。

       从用力程度来看,开玩笑会有意识地控制力道,不会故意伤人;欺凌时欺凌者往往会失去理智地攻击他人。

       从角色转换来看,打闹是参与者角色轮流转换;欺凌是固定角色发生的行为。

       从是否群聚来看,打闹结束后参与者会一起玩乐;欺凌则是结束后一哄而散,只留被欺凌者独自难受。

       从蓄意程度来看,玩笑不存在故意伤害;而欺凌有明显故意伤害意图。

       从是否重复来看,玩笑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欺凌是特定受害者长期、重复地受伤害。

       3 只有肢体欺凌才算欺凌吗?

       推搡、抓挠、咬、拳打脚踢、掐捏……类似的肢体欺凌,容易发现且被重视。其实,还有一些欺凌,常常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孩子身上,如言语欺凌、关系欺凌、性欺凌、网络欺凌等。

       言语欺凌是欺凌者以取绰号、讥讽、威胁、吓唬、骂脏话、传播谣言和人身攻击等方式对他人反复进行欺负侮辱,对他人造成伤害,是最常见的欺凌方式。

       在班级里,言语欺凌者常常以他人的形体、肤色、行走姿势、名字谐音或口吃等某一方面特征为取绰号的依据,脱口而出,刻意宣扬,反复多次在公众场合喊对方“胖猪”“黑猩猩”“瘸子”等,抑或当众学口吃的同学说话,学他人行走姿势,引起哄堂大笑。当他人表达愤怒或表现出难堪被伤害时,仍不顾及他人感受,觉得自己说的就是事实,明里暗里表达“他/她就是这样子,还不让说啦?”等观点。如果言语欺凌者这种行为得到默许或者未被管束,会不断强化欺凌者侵犯他人的经验和对侵犯权力的认同。

       关系欺凌是指欺凌者联合其他同学,有组织地孤立、排斥他人实施欺凌的行为,也是最隐蔽、最令人煎熬的欺凌方式。常常伴有阴阳怪气、轻蔑眼神等态度攻击和指桑骂槐等言语攻击,使被欺凌学生感到孤立无援,无处可逃、自卑无助,甚至出现社交障碍等。

       性欺凌指欺凌者通过语言、肢体或其他形式,对他人的性别特质、性倾向、性别认同等进行贬抑、攻击、威胁,对人的羞辱感最甚。如骂他人“死同性恋”“娘炮”“男人婆”。

       网络欺凌则通过网络威胁或侮辱他人,通常表现为在短信、即时消息、电子邮件、聊天室、社交网站等载体上对被欺凌者进行匿名恐吓、网络造谣、传播不堪资料等。

       现实生活中,遭受过一种形式欺凌的学生,更容易遭受其他形式的、多种方式的欺凌。

       4 “一个巴掌拍不响”?

       遇到校园欺凌,常会听到“一个巴掌拍不响”“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之类的言论,还会被教育:“凡事从自己找原因。为什么就欺负你?一定是你哪点做得不好……”这些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容易掩盖校园欺凌的复杂性。

       事实上,校园欺凌背后有非常复杂的因素。

       欺凌者个性霸道、自私、冷漠,忌妒心强,好勇斗狠,对他人缺乏同情和理解,沟通方式粗暴单一,内心寻求群体控制感等,易诱发欺凌。比如,有些学生凭借年龄大、高年级、成绩优秀、身体强壮、家长社会地位高等优势,会成为欺凌者。

       受“面子”“义气”影响,青少年易被群体氛围感染,随其他成员一起实施欺凌行为。比如,有些成员害怕被群体排斥,不得不加入群体欺凌,成为欺凌者;还有些成员认为“法不责众”,从众实施欺凌行为。

       家长疏于管教,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或是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动辄吵架、冷战等;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经常打、骂、吼孩子,或者实施关小黑屋、不让睡觉、罚站等惩罚;管教方法过严,要求过高,总是与别人比较,导致孩子忌妒心强;过于溺爱,孩子一切事务由家长包办,犯了错,由家长摆平,导致孩子骄纵跋扈、蛮横无礼……这些也是校园欺凌发生的诱因。

       校园管理松懈,缺乏有效监控和指导,容易频发欺凌事件;有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学生和教师长期处在分数竞争的压力之下,情绪得不到及时疏解,也容易引发校园欺凌。

       受不良媒体内容和价值观误导,一些学生崇尚叛逆、暴力、权力等,还有些学生缺乏对外来文化的辨识力,容易模仿一些不良行为,对他人施加欺凌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被欺凌者强大起来之后还可能爆发出攻击行为,转而欺凌比自己弱小的人,成为反击型欺凌。因此,对校园欺凌绝不能简单化看待,要透过现象洞悉背后的复杂成因,逐个击破。

       5 对欺凌大声说不

       然而,欺凌往往发生在隐秘的角落。真相往往潜藏在一些蛛丝马迹背后:

       当你的孩子出现社交回避,眼神躲闪,不再与人说说笑笑;

       身上出现明显伤痕,却躲闪地说是自己摔的、碰的;

       情绪长时间低落,莫名流泪,或突然激动,双手紧握,身体紧绷;

       近期经常发呆,双眼无神或充满悲伤;总是憋着回家才上厕所,回家后猛喝水;

       甚至开始出现偷窃钱财等行为……

       家长和老师既可能毫无觉察,也可能手足无措。正是因为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和处理方式的不当,让孩子遇到欺凌时不敢大声说出来:

       一是认为被欺凌是可耻的。受欺凌初期,学生通常有求助和摆脱困境的意愿,但多数学校和家庭对欺凌还缺乏正确态度和认知。有些老师、家长会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肯定也有错。”“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肯定是你不检点。”“你是不是先招惹人家了?不然怎么就打你不打别人?”受类似的“受害者有罪论”影响,学生感觉被欺凌是自己不好、无能,耻于求助。

       二是认为被欺凌者“玻璃心”。面对被欺凌的孩子,有些老师、家长给出貌似励志的鼓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经历被欺负也不一定是坏事”,这让被欺凌者感觉到不被理解和接纳,甚至觉得告诉老师或家长是自取其辱,于是放弃求助。还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取绰号”“散播谣言”“目光恐吓”“拿走别人的东西”不算欺凌,反倒会嘲笑求助学生矫情、小心眼等,并教育被欺凌的学生:“同学之间开个玩笑很正常,心胸开阔些,不要太计较了。”这也让学生遭遇欺凌后不敢声张。

       三是简单以打骂方式教育学生。一些学校对校园欺凌行为没有清晰界定和认知,对待欺凌者,只采取传统的处理方式,以批评、责罚、处分为主,不仅未阻止欺凌蔓延,反而导致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关系僵化,引发欺凌者更强烈的报复,促使欺凌升级。

       四是老师或家长就是欺凌发起者。有些家长为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待,讽刺、挖苦、辱骂、殴打孩子;有些老师认为“强迫别人做他们本不想做的事情”、社交孤立不属于欺凌。为让学生服从自己,他们有时会错误地使用一些方法惩戒学生,例如发动全班同学孤立某个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希望学生“知耻而后勇”,或者说“把成绩搞上来才有资格和别的同学玩”等;还有些老师对某一成绩好的学生太过偏爱,无形中给该学生树敌,导致该生被其他同学孤立、讽刺、捉弄等。

       只有厘清上述对校园欺凌的认知误区和不当处理方法,我们才可能让孩子在遭遇欺凌时敢于大声说不。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防患于未然,保护孩子免遭校园欺凌。

       6 反欺凌,我们可以做什么?

       正确应对校园欺凌,需要家校协同,把潜藏危害消灭于萌芽状态。

       学校方面:

       一是成立反欺凌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由接受专业培训的3-5位骨干教师组成具体欺凌事件干预小组。

       二是制定校规,规范师生言行。在醒目地方张贴反欺凌内容,提倡友好相处,学习交往技能。

       三是设立特定渠道,便于学生报告欺凌事件、寻求帮助,同时便于学校获知欺凌事件、及早干预。

       四是对教师进行反欺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欺凌含义、特征、发生原因等基础知识,以及帮助欺凌者、受欺凌者的恰当技能,与欺凌预防相关的班级管理知识,欺凌防治中家校合作的知识与技能等。

       教师层面:可利用班会或团辅活动设计相关活动,帮助学生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

       第一步,用图片或同学表演的形式呈现现实生活中的校园欺凌事件。

       第二步,明确校园欺凌的概念、判定指标、形式及危害。

       第三步,严正声明“校园欺凌不是开玩笑,学校对校园欺凌零容忍”,同时展示校规校纪、国家相关规定和法律条款。

       第四步,对如何面对言语欺凌进行实操训练。比如,教学生坚定大声地说“不”,教他们现场做暂停手势(双手在胸前交叉),手势做出后对方若依然不改,请旁边同学作证,并告诉老师。

       第五步,进行小组讨论。针对“面对不同的校园欺凌该怎么办?”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提出有效解决办法,一方面帮助被欺凌者,另一方面威慑和教育欺凌者。

       第六步,利用校园心理剧,引导学生自我成长。例如通过排练、演出心理剧,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和共情。

       此外,对被欺凌者、旁观者、欺凌者和欺凌助长者分类对待:

       对于被欺凌者,教师要及时发现蛛丝马迹,帮助他们求助专业心理老师,反复训练学生掌握表达、求助等技能;

       对于旁观者,要发掘那些积极旁观者,即有正义感,能够体会到被欺凌者所处困境的人,让他们做被欺凌者的朋友,主动站出来发声,为被欺凌者注入力量。还要教会消极旁观者,适当“和稀泥”,帮助被欺凌者解围,或者留存证据;

       对于欺凌者及欺凌助长者,要否定其行为,不否定其个人,宽严并济。给予适当惩戒,制止、批评、处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要针对性帮扶,发现其优点、进步,及时鼓励关注。要家校共育,让家长认识到孩子所犯的错误,为其欺凌行为负责,必要时给予家长辅导。

       家长方面,日常要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要帮助孩子获得友谊。当孩子说出欺凌遭遇时,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免得因情绪失控把事情推向不利境地。其次要接纳孩子情绪,耐心倾听,不能说“为什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要征求孩子意见,跟孩子表达“你希望我怎么支持你”,免得盲目替孩子出头,帮倒忙。最后要收集证据,方便找警察办案,并积极与学校沟通协作。最重要的是,做好事后复盘,借此帮助孩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对待校园欺凌,不能让孩子被欺负,孤立无援;也不能让孩子霸凌别人,肆意横行;还不能让孩子冷眼旁观,坐视不理。这需要成年人智慧判断,理性分析,细心观察,耐心倾听,给予支持、商量解决办法。

       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只有家校合力,才能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苏荔荔)
- 更多内容请阅读公益中国网电脑版 -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appbw.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38996号-01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
公益热线:13811047288 QQ:8446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