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奇迹从何而来
2017-10-26    来源:南方周末
       (本文首发于2017年10月19日《南方周末》)

       2017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四个扶贫日。日前,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里,中国一共有近6500万人脱贫。

       精准扶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过去五年在民生领域取得的历史性重大成就。中国过去五年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联合国副秘书长盖图予以高度评价:“中国对待扶贫工作一丝不苟,堪称全球典范”。

       消除贫困,人类有史以来即为无数仁人志士之宏伟理想,然而实现之难,亦是人类公认之难题。中国历史上,大同小康之梦从未停歇。到当下这个节点,到中国贫困人口只剩几千万规模之时,人们才惊觉,执政党关于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消除贫困人口的梦想已经触手可及。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消除贫困是最重要的民生。从这个角度而言,本届中央政府在民生政治上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奇迹从何而来?大背景当然是中国经济过去近四十年的增长和社会总财富的积累,但如果仅靠经济发展就能够消除所有贫困,那扶贫就不会成为一个困扰很多国家甚至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公认难题。事实上,扶贫工作极具技术性难度,因为扶贫的目标不只是让贫困人口接受资助,资助永远消除不了贫穷,而是要让贫困人口同时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这才能导致结果并非“济一时之贫”而是“开终身财富之源”。

       中国经济发展积累的确为扶贫打下深厚基础,但过去五年的扶贫工作相较之前仍然取得了重大进步,不只体现为消除贫困人口数量和速度的增长,还表现为质量的明显提升,扶贫工作越来越趋于扶贫的本质——造血功能增强,形式主义弊病大为减少。

       过去五年扶贫工作的进步来自两大推动力。首先是本届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将精准扶贫作为民生政治的主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本人在多个场合多次就精准扶贫问题发表精辟见解,事实上,他提出的“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已经为社会耳熟能详,更是各级扶贫干部工作遵循的基本准则。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扶贫工作自然日进千里,新模式新案例层出不穷。

       精准扶贫能够取得如此成效既归功于中央的战略眼光,也得益于市场和社会力量的配合。过去五年里,中国政府深度利用了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并且引领相关企业一同参与扶贫事业,成为过去五年中国精准扶贫的一大特色。这也是此次互联网精准扶贫论坛的主要议题。这方面的著名案例是农业部一直作为范例推广的精准扶贫洛川模式。陕西贫困县洛川产苹果,2015年洛川县政府与电商达成合作,2016年洛川农民曾11个小时内卖掉了18万斤苹果,一时名声大噪,目前该县农民九成以上的收入来自种植苹果,全县贫困人口基本消除。

       由此,中国扶贫奇迹从何而来也就不难解释了。战略层面空前重视,执行层面充分发挥创造力,利用新技术创造“政府主导、市场引领”的精准扶贫模式,将企业和社会都调动起来,配上扶贫干部的高效执行,完成人类史上的罕见奇迹也就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升平)
- 更多内容请阅读公益中国网电脑版 -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appbw.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38996号-01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
公益热线:13811047288 QQ:8446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