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基层政府产业扶贫不宜直接插手和大包大揽
央广网北京1月16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说到扶贫,2016年初,贵州省剑河县南明镇搞起了土鸡养殖。前段时间,几万只“扶贫鸡”集中出栏,但是缺乏销售渠道,遭遇大面积滞销。虽然问题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很快解决,但“扶贫鸡”遭遇的尴尬,不是个例,它还具有普遍性。
有媒体报道,在西部一个扶贫任务极重的贫困县里,政府给贫困户发“扶贫羊”,一户5只,用来繁育。过了几天,扶贫干部到一户贫困户家里去,一数羊少了一只。一问才知道,孩子他舅来了,给宰了吃了。由于“扶贫羊”损失太大,当地政府不得不和扶贫干部签订责任书,天天到贫困户家里数羊。而经过一段时间调查,扶贫干部发现,也不能完全怪村民,很多人家里一没羊圈,二不会养羊。最重要的是,家里吃水全靠水窖积水,连脸都舍不得洗,你让他养羊,还不如吃掉。
扶贫扶不起来,可能是“扶姿”不对。有的地方脱贫任务重,搞扶贫时急于求成,匆匆上马。有的产业明明已处于供给过剩状态,产品价格已经进入下降通道,地方政府依然“闷着头”发展。那么,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这件事上,政府到底怎么做才对?怎么样才能行之有效,不再发生“扶贫羊”这样的尴尬?对此,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魏永刚认为:基层政府应该做支点,而不是当杠杆。
魏永刚:产业发展是帮助农村脱贫的重要举措。以产业为支撑的脱贫,才是最有效的脱贫。这个道理,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所接受。但在如何发展产业,怎样依靠产业脱贫,却有不同的做法。贵州剑河县“扶贫鸡”的尴尬,再一次说明,基层政府在产业扶贫方面,可以发挥组织动员的作用,但不宜直接插手,更不能大包大揽。基层政府要发挥支点的作用,不能直接当杠杆。
贫困村往往地理分散,常住村里的人口少,土地上的产品形不成规模,市场信息又不够灵通,这都是农民致富的绊脚石。魏永刚认为,如何撬动社会资源来帮助贫困农民克服这些困难,这才是基层政府需要动脑筋的事。
魏永刚:基层政府需要发挥支点的作用,动员各种资源来帮助农村形成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我想起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前些日子我在江西井冈山采访调研时了解到,他们精准扶贫的一项有效措施就是帮助农村成立合作组织。政府给贫困户发放产业扶贫资金,这个钱不是直接发到贫困户手里,而是联合几家贫困户成立合作社。政府提供了产业资金,但不是把钱发给农民,更不是自己直接进行产业经营。他们动员返乡创业的致富能手或者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来领办合作社。这些人熟悉市场情况,懂得当地实际,选择的产业往往能够把当地实际和市场需要结合起来。井冈山这一年多来,成立了300多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这些合作社在帮扶农民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帮助贫困农村发展产业中,我们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可以说,基层政府可以做支点,不能当杠杆。政府要着眼于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建设好的发展环境,动员和支持当地经济组织来发展产业,而不能直接指导农民种什么养什么,更不可能帮农民去卖产品。好的扶贫办法和项目,一定是来自群众的,也是要符合实际的。更重要的还得和市场联系起来。咱们除去那些真懒汉不讲,真是想扶贫,那就没有扶不起来的,只有不对路的法子。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走进群众才能紧密联系群众,就不会再有“扶贫鸡”的尴尬,群众也才会“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