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 » 扶老助弱
漂泊70年,亡故17载,台湾老兵终靠头条寻人“归家”
2019-04-23    来源:公益中国网

4月19日,下午6点50分,是台湾立荣航空B72298航班飞机降落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时间。天刚刚擦黑,苏州孙梅云一家人就早早拿着锦旗,等在了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港澳台到达处,等待着飞机降落。

“里长——”伴随着孙梅云的一声呼喊,52岁的台湾志愿者刘德文抱着怀中的包裹快步走向孙梅云,这短短几米的距离,两岸志愿者和亲属走了17年,亡故17年之后,苏州籍台湾老兵孙惠林终能漂洋过海,魂归故里。76岁的孙梅云跪在地上,抱着哥哥的骨灰泣不成声,她不住地说到:“哥哥,你终于回家了!”

(老兵亲属在机场等待台湾志愿者刘德文)

十多岁被抓壮丁去台湾,30年杳无音讯

孙梅云介绍,哥哥孙惠林约1930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他是家中的长子,下有三个妹妹,孙绮文、孙梅云与孙雪云。

1949年,十几岁的孙惠林在上海一家五金店当学徒,“那是六七月份,当时哥哥应该是刚下班,在海边上玩。”说到这里孙梅云忍不住红了眼眶:“谁知道会发生那样的事呢?”

在海边玩耍的孙惠林被当时的国民党抓了壮丁,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人硬拉上了船。直到这艘船到达了目的地,孙惠林才知道他来到了一个自己从未听说过的地方——台湾。到台湾后,孙惠林在部队被要求顶替另一人的身份。因此,他改名叫蒙韬,关于孙惠林的所有个人信息都被更改。

谁知,这一去就是30年,一湾浅浅的海峡,隔断了多少台湾老兵的回乡之路。孙惠林呆在台湾的每一天,都在思念着故乡。然而,当时两岸处于隔绝状态,想要回家难如登天。孤家寡人的孙惠林就一直朝思暮盼着,直到时间走到了1987年,两岸开放交流后,离开故土30年的孙惠林在1989年,立即动身回乡,寻找家人。

准备回乡定居之际病逝,“衣冠冢”慰藉台湾老兵回乡心愿

1989年6月,孙惠林来到了苏州外跨塘,循着30年前的记忆寻找家人。

“哥哥先是找到了堂舅、堂姨,三个人相认以后,哥哥马上问他们‘我妈妈还在吗?’堂舅他们便赶紧带我哥去找妈妈。”孙梅云说,当时堂舅他们怕她妈妈年纪大了,激动起来承受不住,所以带孙惠林回去的时候先不让他进门,而是等堂舅他们和她妈妈慢慢说了这事之后,再让她们母子相见。

“当母亲得知哥哥回来时,她简直不敢相信,高兴的不得了。”然而,孙惠林的父亲已于1988年12月离世,说到这里,孙梅云哽咽道:“如果大哥再早半年回来,那么爸爸还在世,他能够见到爸爸最后一面。”

(1989年,孙惠林返乡时与母亲、妹妹的合影)

自此之后,孙惠林年年都会回苏州老家尽孝,在他在70岁生日时,孙惠林特地回到家乡,在亲人的陪伴下庆生。2001年,从苏州返台时,孙惠林向家人表示,明年他要回到苏州定居。亲人们得知这个消息无比开心,“一家人终于要长长久久地团聚了。”孙梅云说。

令人遗憾的是,自那以后,孙惠林的愿望就再也没有实现,当妹妹孙梅云再次收到哥哥的消息,竟是他离世的噩耗。

2002年,孙惠林在台湾病逝,苏州的亲人一直希望能实现孙惠林在世时的愿望,让他的骨灰还乡,落叶归根。但由于种种原因,还乡之路困难重重。无奈之下,远在苏州的家人只能给孙惠林造了一个“衣冠冢”,来慰藉老人未实现的愿望。

但即便归乡路重重,孙梅云从未放弃让哥哥叶落归根。

血浓于水,两岸志愿者助力台湾老兵归乡

2018年10月,孙梅云在报纸上,看到了今日头条“两岸寻亲”项目帮助江苏盐城籍赴台老兵陈必寿魂归故里的报道。孙梅云重新燃起了将哥哥骨灰带回家的希望。

“两岸寻亲”是今日头条公益寻人项目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的项目,致力于帮助海峡两岸失散家庭团聚。截至2019年4月19日,该项目已经帮助147个两岸家庭团圆。

2018年11月,孙梅云正式向项目组求助。“我哥哥已故去,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哥哥落叶归根。”

得知这一情况后,今日头条“两岸寻亲”项目组迅速联系身在台湾的志愿者刘德文。背负着家属的嘱托与期盼,刘德文一丝都不敢耽搁。七八天后,刘德文传来消息,说在台湾荣民之家,有一个名叫蒙韬的老兵符合孙梅云提供的信息。11月下旬,刘德文和孙梅云取得了联系,确定了这名叫蒙韬的老兵,就是孙梅云苦苦寻找的哥哥孙惠林。

然而,想要将哥哥的骨灰顺利迁回大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刘德文告诉记者,台湾那边需要一份孙梅云与孙惠林的直系亲属证明,才能允许将骨灰迁出。然而孙惠林已经更名换姓,在外漂泊70年,如何才能有这份证明?身在大陆的孙梅云前前后后跑了四个月,但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稀少,最终这份证明无法正常开出。

一份证明阻碍了老兵的回家之路,但刘德文没有放弃,他花了很多时间查找,在各个机关来回跑流程,终于在2019年的3月,刘德文开着车,从台湾彰化,把孙惠林老人的骨灰迁移了出来,并第一时间把照片发给人在苏州的孙梅云。

看到刘德文发来的照片,孙梅云说,“感谢他的付出,帮我们一家人完成了心愿,我们在苏州等着刘先生带着哥哥回家!”

台湾老兵魂归故里,终于可以长眠父母身旁

4月20日上午9点30分,孙梅云一家驱车来到苏州五峰公墓,通往公墓的道路掩映在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宁静而悠长,天空中飘着细细的雨丝,有股微微的凉意。这天,是孙惠林重新下葬的日子。

在孙惠林的衣冠冢旁边是孙惠林父母的墓碑。“2003年,我给哥哥设衣冠冢的时候,就把父母的坟墓也迁过来了。”孙梅云叹了口气,轻轻说道:“生前不能和父母团聚,现在可以一直和父母,和一家人一直在一起了啊。”

在墓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孙梅云取出了哥哥墓中的衣冠。台湾志愿者刘德文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硬币,细细地洒在墓穴的石灰上,随后抱起白色的大理石骨灰瓶,轻轻地放在墓穴中。封穴时,天空飘着的细雨忽然变大,孙梅云说:“这是福雨,说明哥哥自己都知道,他回来了啊。”

(刘德文跪在孙惠林墓前)

封上穴后,刘德文跪在孙惠林墓前说:“孙惠林伯伯,我终于完成了您的心愿,将您带回了老家,你在天上一定要保佑你的兄弟姐妹,亲人,身体健康,事事如意,平平安安。”随后刘德文走到孙惠林父母的墓前,深深地磕了三个头,“终于把你们的儿子带回来和你们常住在一起了。”

“灵魂摆渡人”: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

葬礼完成后,家属们就赶紧送刘德文去休息,原来刘德文在上飞机前重感冒,烧到了39.1度,为了保证这次活动顺利,一直靠着药物强撑。

据了解,刘德文从2003年起,就开始帮助两岸失散家庭寻亲,甚至有的时候差旅费还要自己贴。问起原因时,刘德文笑了笑,说:“没什么,台湾和大陆本来就是一家人,两岸血浓于水,只要是好事就应该坚持做下来,不要用金钱去衡量。”

刘德文说,2003年他在台湾做里长的时候,发现社区内有1000多名孤寡的退役老兵,他们没有结婚更没有孩子,一直都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2004年的清明节,刘德文无意间遇到了一名老人,他在海滩上摆着纸钱和水果,朝着大陆的方向遥遥祭拜。“一个快要90岁的老人还记着家乡。”刘德文说,那时候他自己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样痛,“从那以后,我就坚定了我要为老人寻亲的决心。”

但寻找亲人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年间,很多老兵都是直接土葬,过了很多年,丛生的杂草将坟墓的痕迹全部掩盖了,刘德文就因为独自去山上找墓地,不小心摔了下来,摔断了两根肋骨。“从那以后,只要我去山上找墓,我太太就会请假跟着我一块去,担心我出事。”

截至目前,刘德文陆陆续续跑了大陆21个省份,送了将近100份骨灰。每到一个省份,曾经帮助过的家属就都会来帮助他,“我把他们的亲人带回来了,他们把我也当成亲人。”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每当台湾有什么天灾的时候,我就能收到大陆很多‘亲人’的关心,像前几天高雄地震时,孙阿姨就特地打电话来问我有没有事。”刘德文握着孙梅云的手说道。

刘德文说,下个月,他将要去辽宁省,又一个老兵的亲人找到了,要把老兵的骨灰给亲人送去。“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

孙梅云说:“刘里长就像一位‘灵魂摆渡人’,帮助远离故土的人们,重新回乡。”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