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度 » 热度机构
中国扶贫基金会:与百余企业共商脱贫攻坚大计
2017-01-02    来源:公益网

公益网讯 2016年12月28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2016年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扶贫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旨通过经验交流、案例分享、组织培训以及项目实地考察等形式,搭建中国最大的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交流平台。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副巡视员王黎,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江绍高、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翼、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相关部委、央企、国企、民企和外企代表200余人出席会议。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江绍高会长:公益组织与企业应合力推进脱贫攻坚事业

江绍高副会长首先向与会的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随后分析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形势。第一、目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55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今年会有一千万贫困人口脱贫),并且这些农户大多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关键时期。第二、扶贫目标要精准,措施要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分析扶贫工作存在问题时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精准。“精准扶贫”就是要紧紧瞄准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的工作要围绕这一目标去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使我们的扶贫工作,对象更精准、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晰、重点更突出、措施也更有力!第三、扶贫工作要立足实践,大胆创新。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隶属于国务院扶贫办,是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被民政部连续两次评为全国5A级基金会。成立至今,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区与生计发展、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等四大领域做了很多工作,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公益项目。特别是按照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推出了“特困高中生自强班项目”、“美丽乡村项目”、“善品公社”、“顶梁柱计划”、“童伴计划”等直接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项目,得到了受助贫困农户的普遍欢迎,也得到了捐赠企业与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慈善组织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主体,是政府的得力助手。2016年《慈善法》颁布实施并明确规定,国家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这就为慈善组织参与扶贫济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力地促进了政府与慈善组织的深度合作,慈善组织真正成为个人和企业参与扶贫事业的纽带,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的各个项目中来,发挥各自的专长,整合社会各种资源,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走在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的大道上!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2017年要整合资源多方共同发力

洪天云副主任表示2016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首战之年。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建立了健全扶贫责任体系、政策体系、制度体系、社会动员体系,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脱贫攻坚取得良好开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年也顺利完成了脱贫一千万的总体目标,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9月国务院扶贫办与相关公益组织联合发起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在全国动员一万家以上民营企业结对帮扶一万个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截止目前已有2.2万家民营企业与2.1万个贫困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帮扶对象精准、模式创新、帮扶成效明显的先进典型。在民营企业参与的结对帮扶中,大型民营企业不求功名,捐巨资致力于专项扶贫;中型民营企业不求回报,用心用情用力整村帮扶;小型民营企业发挥优势,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微型民营企业谋求共赢,在生存发展中共享成果

通过创新扶贫模式,以多种形式进行帮扶,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建档立卡户脱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社会效应,这些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动员社会资源在各单位的定点扶贫县也投入了很多扶贫项目,也希望在座的各单位、各企业能依托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平台和资源优势,共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有效助力贫困地区脱贫。

2017年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中心任务,以集中攻坚、稳定脱贫为工作重点,以扶贫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推动力量,深入实施重大扶贫工程,落实区域支持政策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强化脱贫攻坚支撑保障体系,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2017年要在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教育卫生扶贫、贫困村集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扶贫责任落实、扶贫资金监管、两项制度衔接、社会力量参与、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化解因病致贫返贫、保障安全住房、帮助特困地区特困群体脱贫等方面进行新探索,确保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副巡视员王黎:借助公益组织平台,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开创定点扶贫新模式

王黎副巡视员“首先介绍了十二五”以来的中央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简要情况目前国资委监管的102家中央企业以及3家电信央企出资成立的铁塔公司共结对帮扶了246个贫困县,遍及21个省(区、市),约占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42%。除以上定点扶贫任务,还有15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西藏21个县(区),16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青海省藏区16个县(行委),40多家中央企业参与了产业援疆工作。同时中央企业在各地的分支机构还承担了地方党委政府安排的大量结对帮扶、包村帮扶、企地共建等任务。其中,中国扶贫基金会与部分中央企业开展了良好合作,在定点扶贫县实施精准扶贫项目,如中国石油的“旭航行动”、“顶梁柱计划”,中国旅游的“希望之星自强班”,中国华能的“栋梁工程”等等,瞄准特定群众,实施精准帮扶,取得了一定成效,进一步丰富了中央企业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式和载体。

中央企业直接参与脱贫攻坚,与发展需求最迫切的贫困地区、贫困群体有效对接,是对开发式扶贫形式和内涵的极大丰富。

“十三五”期间,国资委将继续把组织动员中央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作为重要任务,组织中央企业继续承担定点帮扶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任务,不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量,积极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帮助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继续壮大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探索市场化、产业化扶贫路子。在此过程中,希望各有关部门对中央企业扶贫工作给予更多支持,国务院扶贫办提供更多指导,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有关单位合力汇聚更大力量,到2020年,通过与地方党委政府、当地群众共同努力,实现贫困地区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精准扶贫——公益慈善组织在扶贫工作中大有可为

王振耀院长做了主题演讲,提出了公益慈善组织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随着国家扶贫攻坚战的展开,必然会与公益慈善界产生紧密的联系,并形成一套相应的扶贫参与机制。从国际经验来看,各种各样的公益慈善组织,往往能将政府的扶贫政策像春风化雨一样精准化,落实到农户。未来5年,应该让公益慈善组织扶贫机制化,纳入扶贫体制中,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深化,有关政府部门也需要主动地和一些公益慈善组织形成合作关系,相互协调配合开展扶贫工作。

“要精准扶贫就应该有一套很好的机制”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实现精准扶贫一定要互相通气,既让老百姓的贫困数据与状况能得到及时的反应,也能让参与扶贫的各方互相协作,这样才会产生合理的秩序以及长久的社会效益。所以,我认为在机制建设方面,应该搭建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信息平台,让政府与公益组织都能在平台上施展手脚,通过合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扶贫的合力。

另一方面,公益慈善组织应该带头,让项目管理通过社会化的方式进行。比如通过让很有名望的人士等社会力量的介入,参与项目的管理、设计和对话,让监测机制人文化、常态化,这样就会从机制上让慈善资金使用得比较有效和透明。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公益慈善界应该成为政府的“好帮手”。中国扶贫基金会从成立之初一直定位的就是贫困群体,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扶贫体制,也积攒了比较成熟的经验,而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扶贫基金会更应该发挥其慈善组织应该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与政府、企业成为好搭档,这样才能与政府建立互相帮助、积极互动的关系。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2017年将牵头成立专业精准扶贫工作小组,与企业联动助力脱贫攻坚

刘文奎秘书长在主旨发言中,刘秘书长首先提出,此次交流会的举办是基金会和捐赠单位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会议,一方面分享一些工作上的经验,另一方面和各捐赠企业进行充分交流,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今后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他向与会的代表介绍了中扶贫基金会的项目经验,中国扶贫基金会从2002年开始探索整村推进、综合发展的扶贫模式,在过去开展的扶贫工作总结了一整套的扶贫工作经验,不仅通过具体的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当地的生存条件,更大的改变是对于政府扶贫理念和方法的改变,调动了当地人的发展积极性。对于我们的美丽乡村项目来说,一要解决老百姓居住环境的问题,以前我们可能做的就比较简单的,支持农户自己把房子盖起来就行了。我们现在做的比较重的是什么呢?第一我们要帮助做房屋设计同时还要督促村民按照设计把房子建好,房子作为发展乡村民宿的重要载体,要有实用的功能,还要有经营的价值,我们介入的程度会越来越大,第二个就项目的模式来说是越来越综合,而且涉及市场经营,越来越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化的引入,所以要求我们的平台上有更多的跨界资源。我们通过整村改造的实施,改变了当地的面貌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人意识的改变,这是公益组织在开展扶贫项目的优势,而公益组织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公益项目的开展推动了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真正发挥了公益组织的倡导性作用。

而基金会第二个角色其实就是一个城市和乡村资源、对接整合的平台。在扶贫项目中引入村庄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模式,搭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的专家、志愿者进入村庄的平台,我们找专业的设计团队进来,搭建同政府等资源对接的平台,跟政府来谈,政府整合相关政策和资源进行投入,政府能投入的,基金会少投;政府没法投入的,基金来投入,做到资源的互补。

在乡村合作的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合作社的概念,也就是现在我们的品牌项目“善品公社,”“善品公社”我们用合作社的模式和理念跟政府来沟通,产业扶贫资金“分股分红不分本”的模式同村民沟通,协助把这个合作社各种管理机制给搭建起来。通过后续合作社市场经营模式,基金会也会调动了一些资源,陪伴它慢慢来做自我运行、管理和发展,合作社逐渐成为村庄资源管理、经营和经济收益分配的主体。并且现在政府也在推这一块,让老百姓有财产经营的收益。老百姓单个的资产很难产生收益,但是把所有的资产放到一块,统一来经营的时候,财产才会产生收益。

并且在2017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将牵头成立专业精准扶贫工作小组,搭建与企业合作的平台,促进企业瞄准受益群体,切实的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也能够与企业的扶贫理念相结合,共同助力完成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任务。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助理丁亚冬发布了中国扶贫基金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企业能工通过基金会的平台切实的了解并解决贫困地区的民众的需求。

此次会议的召开既是对过去的一年当中企业参与社会扶贫工作的表彰,也是对未来工作如何落实的展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精准扶贫脱贫的要求,构建大扶贫开发格局,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我们希望通过扶贫政策解读、案例分享、经验交流及表彰活动,构建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企、外企等参与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交流学习平台,为未来的扶贫工作的开展贡献出公益组织的力量!

阅读排行